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1987643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10242931.4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将缓冲空间配置在动力单元箱侧方,能够使配线结线部等内燃机辅机的保护和维护性良好。在车辆用动力单元(17)的辅机配置构造中,内燃机(18)的动力单元箱(20)具有曲轴(35),在曲轴的后方配置有V带式变速机(33)的从动轴(37),在从动轴的后方配置有输出轴(43),在曲轴方向的一侧配置有V带式变速机,在另一侧配置有发电机罩(68)以及输出轴端的输出链轮(44),曲轴沿车宽方向地被装载在车辆上,其中,缓冲空间(147)沿曲轴方向观察与V带(40)的旋转轨迹重合且与动力单元箱的另一侧的侧壁(20La)相邻,而且,在发电机罩的后方,缓冲空间(147)被配置在输出链轮前方。

    小型摩托车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2142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46487.4

    申请日:2007-06-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缩短从辅助空气控制阀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辅助空气供给通道的长度,通过充分临近发动机主体设置辅助空气控制阀来简化管道设置结构,在一种小型摩托车中,其中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且用于将发动机的输出传送到后轮的变速箱由车架可摆动地支撑,其中,具有设置有空气滤清器的上游端的排气系统连接到作动缸盖的上侧面,以容纳所述变速箱,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设置在变速箱上部。用于控制从空气滤清器(27)供应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辅助空气的量的辅助空气控制阀(35),设置在进气道形成装置(26)的一侧,在空气滤清器(27)前面和发动机主体(19)上面,从侧面看至少一部分与进气道形成装置(26)相重叠。

    内燃机的平衡器构造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9643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741243.0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平衡器构造,其平衡器轴和曲轴能够从相同方向装配在曲轴箱,定位变得容易,装配性得到了提高。内燃机(3)具备:曲轴箱(30),该曲轴箱(30)是左箱体(30L)和右箱体(30R)在曲轴(31)方向上对合的左右分割式构造;平衡器轴(81),该平衡器轴(81)与曲轴平行,横跨左箱体和右箱体而被轴支撑,内燃机的平衡器构造的特征为,具备从左、右箱体的对合面(30a)侧分别安装于左、右箱体的曲轴的左、右轴承(47L、47R)和平衡器轴的左、右轴承(84L、84R),左、右平衡重(86L、86R)相对于平衡器轴可分离地安装在平衡器轴的两端侧,曲轴和平衡器轴夹在左、右箱体之间而被定位保持。

    鞍乘型车辆的内燃机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96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743267.X

    申请日:2014-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00 B21K1/44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内燃机,该内燃机成本低、构造简单且维护性优越,能够在内燃机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分解内燃机而拆下气缸盖及气缸体。该内燃机(20)具有以下构造:下端的嵌入螺纹部(71a、72a)螺合嵌设于曲轴箱(21)的多个双头螺栓(71、72)贯穿依次重叠在所述曲轴箱(21)上的气缸体(22)和气缸盖(23),在该双头螺栓(71、72)的贯穿气缸盖(23)而突出的上侧螺纹部(71b、72b)螺合紧固有螺母部件(71N、72N)。在内燃机(20)支承搭载于车架(2)的鞍乘型车辆的内燃机中,双头螺栓(71、72)在比上侧螺纹部(71b、72b)靠近上侧的位置形成有供工具卡合而能够转动该双头螺栓(71、72)的工具卡合部(71c、72c)。

    车速传感器安装构造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91994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180013142.6

    申请日:2011-02-07

    Inventor: 林宽 渡边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9/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速传感器安装构造,在实现车速传感器的保护的同时,以简单构造在整备容易的部位安装车速传感器。使车速传感器(77)在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78)的轴线(O)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以规定角度(θ)向车身后方侧倾斜的状态下,且在副轴(35)的车身上方侧且变速鼓(150)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使用紧固部件(81),通过与覆盖车速传感器(77)的上部的保护器(83)进行共同紧固从而固定于曲柄箱(64)。通过将车速传感器(77)的主体部(78)插入形成于曲柄箱(64)的贯通孔(73),从而使得车速传感器(77)的探测部(78a)与2档从动齿轮(G 2)的齿顶相对。在形成于曲柄箱(64)的紧固座(72)上设有供主体部(78)突入的贯通孔(73)和供紧固部件(81)插入的紧固孔(74)。将紧固孔(74)配置于贯通孔(73)的车宽方向外侧。

    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198764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010242931.4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将缓冲空间配置在动力单元箱侧方,能够使配线结线部等内燃机辅机的保护和维护性良好。在车辆用动力单元(17)的辅机配置构造中,内燃机(18)的动力单元箱(20)具有曲轴(35),在曲轴的后方配置有V带式变速机(33)的从动轴(37),在从动轴的后方配置有输出轴(43),在曲轴方向的一侧配置有V带式变速机,在另一侧配置有发电机罩(68)以及输出轴端的输出链轮(44),曲轴沿车宽方向地被装载在车辆上,其中,缓冲空间(147)沿曲轴方向观察与V带(40)的旋转轨迹重合且与动力单元箱的另一侧的侧壁(20La)相邻,而且,在发电机罩的后方,缓冲空间(147)被配置在输出链轮前方。

    车速传感器安装构造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199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3142.6

    申请日:2011-02-07

    Inventor: 林宽 渡边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9/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速传感器安装构造,在实现车速传感器的保护的同时,以简单构造在整备容易的部位安装车速传感器。使车速传感器(77)在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78)的轴线(O)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以规定角度(θ)向车身后方侧倾斜的状态下,且在副轴(35)的车身上方侧且变速鼓(150)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使用紧固部件(81),通过与覆盖车速传感器(77)的上部的保护器(83)进行共同紧固从而固定于曲柄箱(64)。通过将车速传感器(77)的主体部(78)插入形成于曲柄箱(64)的贯通孔(73),从而使得车速传感器(77)的探测部(78a)与2档从动齿轮(G 2)的齿顶相对。在形成于曲柄箱(64)的紧固座(72)上设有供主体部(78)突入的贯通孔(73)和供紧固部件(81)插入的紧固孔(74)。将紧固孔(74)配置于贯通孔(73)的车宽方向外侧。

    四冲程单缸发动机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9017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03823072.0

    申请日:2003-09-24

    Abstract: 一种四冲程单缸发动机,曲轴通过一对轴承支承在曲柄箱上并且自由旋转,在曲轴上固定设有缠绕驱动轮和驱动齿轮,该缠绕驱动轮用来向气门传动装置的凸轮轴传递曲轴的旋转动力的缠绕驱动轮,该驱动齿轮用来向油泵传递曲轴的旋转动力,在两轴承(47、48)的一方(48)外侧配置驱动齿轮(127),在该驱动齿轮(127)的更外侧配置缠绕驱动轮(78、248)。由此,可以缩小沿着曲轴轴线的方向的发动机宽度。

    小型摩托车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1428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6487.4

    申请日:2007-06-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缩短从辅助空气控制阀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辅助空气供给通道的长度,通过充分临近发动机主体设置辅助空气控制阀来简化管道设置结构,在一种小型摩托车中,其中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且用于将发动机的输出传送到后轮的变速箱由车架可摆动地支撑,其中,具有设置有空气滤清器的上游端的排气系统连接到作动缸盖的上侧面,以容纳所述变速箱,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设置在变速箱上部。用于控制从空气滤清器(27)供应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辅助空气的量的辅助空气控制阀(35),设置在进气道形成装置(26)的一侧,在空气滤清器(27)前面和发动机主体(19)上面,从侧面看至少一部分与进气道形成装置(26)相重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