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电动车辆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78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780095248.2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对所述蓄电池(100)及动力控制单元(320)进行支承的车身框架(11)、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车身框架(11)具备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13、14a、17),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比左右一对的所述框架构件(13、14a、17)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80017569.X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与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保护部(12),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保护所述端子部(9),在所述载台(8)设置有在与所述端子部(9)对应的部位开口的端子开口(80),所述保护部(12)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端子开口(8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与所述载台(8)联动地移动而使所述端子开口(80)露出。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80017045.0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蓄电池室(6),其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以及基板室(7),其收纳进行所述蓄电池(45)的充电控制的基板(71、72),比所述蓄电池室(6)接近设置所述充电器(1)的设置面(FL),所述蓄电池室(6)具备:蓄电池室底壁(60),其载置所述蓄电池(45);以及蓄电池室侧壁(61),其与所述蓄电池室底壁(60)连接,在所述蓄电池室侧壁(61)的外侧设置有从所述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周向与所述基板室(7)相反侧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62)。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887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5845.9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其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其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与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载台(8)与所述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所述蓄电池(45)与所述端子部(9)嵌合,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缓冲机构(1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缓冲机构(10)抑制所述蓄电池(45)向所述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

    蓄电池配置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164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780095249.7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蓄电池配置结构(100A)具备在车辆(1)的后部配置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40)、在左右后框架(140)之间配置的蓄电池(102),其中,左右后框架(140)具备从车辆(1)的下部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一后框架(145)、从左右第一后框架(145)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二后框架(15),蓄电池配置结构(100A)还具备:从左右第一后框架(145)的下侧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方延伸部(172)、配置在左右第一后框架(145)之间的收纳部(103),在左右后方延伸部(172)的后部设有将动力单元(10)支承为能够摆动的动力单元支承部(173),蓄电池(102)在左右第二后框架(15)之间配置于动力单元支承部(173)的上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