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54073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410085059.1
申请日:2004-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该机动两轮车具有良好的重量平衡性,在确保收存性能的同时能增加车体后部设计的自由度,此外,还能给人以新颖且轻便的印象,而且能够舒服地采取跨坐型的乘坐姿势。腿部护罩(27)形成为侧视呈“ㄑ”字的形状,在穿腿部(29)的下方配置有燃料箱(36),踏板(37)以左右跨过发动机(16)的一部分的形式配置,腿部护罩(27)以与后部框架(23)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形式向后方鼓出,在腿部护罩(27)的上部左右部分设置有收存头盔(87)的收存室。
-
公开(公告)号:CN1939802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59568.3
申请日:2006-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使后摆动臂的体积增大并可抑制车辆宽度的机动两轮车。动力传递机构(42),设在后摆动臂(31)的后端部且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外侧,从发动机(14)的输出轴伸出驱动轴(41),将该驱动轴(41)的动力传递给后轮(39)。在后轮(39)的车轴(39J)的周边备有内藏着传递装置的驱动箱(170),该传递装置把驱动轴(41)的驱动力方向变换后传递给后轮(39)。构成动力传递机构(42)的驱动轴(41)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下方且枢轴(28)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288029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2141608.7
申请日:2002-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0 , B62K15/00 , B62K2015/001
Abstract: 在可缩短前后方向长度地进行收纳的电动二轮车中,为进一步实现紧凑化,它主要由支承前轮(FW)与其操纵机构的前构架(1)、支承作为驱动轮的后轮RW与其驱动机构的后构架(2)可使前述前后构架(1、2)向前后方向滑动并可向前后方向自由伸缩地将它们支承着的中构架(3)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80264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07428.3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辆,其具备:驾驶席;以及一对后部座席,它们在驾驶席的后方左右并列,在所述电动车辆搭载有多个电池,避免在后部座席落座的同乘人员的落脚部因配置电池而变高,能够确保驾驶室空间。在左右一对的后部座席(24L、24R)之间配置有中央通道护罩,所述中央通道护罩配置成从驾驶席(23)向后方延伸,多个电池(51A~51F)中的一部分电池(51A~51C)配置在驾驶席(23)的下方,其余的电池(51D~51F)配置在驾驶席(23)的后方而且是配置在中央通道护罩的下方和左右一对的后部座席(24L、24R)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6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078561.X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空气滤清器的吸气容量且具备不对其它的构成部件带来空间的限制的吸气通路的车辆。车辆具有:安装在车架上并具备使空气滤清器(23)与节气门区(115)相连的吸气通路(87)的内燃机(22);将该内燃机产生的输出向车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在车架的上拉力管上的座椅。空气滤清器设置在座椅(17)的前方的上拉力管(56)上,吸气通路构成为具有:以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口向车身后下方延伸且通过节气门区(115)的侧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延伸部(87a);使第一延伸部的后端朝向车身内方弯曲的弯曲部(87v);绕向节气门区(115)的后方而从后方与节气门区(115)连接的第二延伸部(87b)。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63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78561.X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空气滤清器的吸气容量且具备不对其它的构成部件带来空间的限制的吸气通路的车辆。车辆具有:安装在车架上并具备使空气滤清器(23)与节气门区(115)相连的吸气通路(87)的内燃机(22);将该内燃机产生的输出向车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在车架的上拉力管上的座椅。空气滤清器设置在座椅(17)的前方的上拉力管(56)上,吸气通路构成为具有:以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口向车身后下方延伸且通过节气门区(115)的侧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延伸部(87a);使第一延伸部的后端朝向车身内方弯曲的弯曲部(87v);绕向节气门区(115)的后方而从后方与节气门区(115)连接的第二延伸部(87b)。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08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174612.7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Abstract: 一种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在车体前部的中央具备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车辆上方引导的通风道,使在乘坐人员正面立起部位的左右侧壁部难于进入越过风挡的视场。在车体前部的中央具备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车辆上方引导的通风道(31)的挡屏(25)中,所述通风道(31)的在乘坐人员正面立起直线部(31b)被设置成:后侧的后壁部(35)的左右宽度(H2)比其前侧的前壁部(36)的左右宽度(H1)窄。
-
公开(公告)号:CN10193249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80109128.4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风挡装置。该跨骑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具备:弯曲壁部(36、37),其为了将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导向上方而弯曲成朝向后上的凹状;罩部(26),其从车外侧隔开间隔地覆盖该弯曲壁部(36、37),并且在车外侧形成为凸的弯曲状;左右侧壁部(39D),其从所述弯曲壁部(36、37)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向所述罩部(26)立设,通过所述弯曲壁部(36、37)、所述罩部(26)、及所述左右侧壁部(39D)形成将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导向上方的空气流路(34)。
-
公开(公告)号:CN101152885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49215.X
申请日:2007-09-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风装置,在抑制挡板对车宽方向的大型化的基础上,对来自挡板侧面的行驶气流具有良好的挡风效果。前罩(16)具有:挡板单元(25),安装在车身的前方并具有挡板(26);空气导入口(37),设置在挡板单元(25)的前部并向前方开口;空气吹出口(36),设置在在挡板单元(25)的上部并向上方开口;和空气通道(27),连通上述挡板单元(25)和上述空气吹出口(36)。其特征是在空气通道(27)的侧面设置有向车辆外侧开口的空气排出口(41a、41b、41c)。
-
公开(公告)号:CN1944170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41361.3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论车辆的大小、都可以确保足够大的踏脚板的搁脚空间,并可配置变速踏板的机动两轮车。在踏脚板(25)上,开设了供踏部(128a、128b)穿过的前后通孔(136、136),变速踏板(121)的一部分即踏部(128a、128b)从这些通孔(136、136)突出到上方。踏部(128a、128b)由减速用和提速用2个踏部(128a、128b)构成,为了乘员能将脚搁在踏脚板(25)上,这些踏部(128a、128b)的分开距离(L)比乘员的鞋子长度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