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7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4523.4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机降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风力机塔筒的降噪装置及风力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叶片噪声经塔筒反射后增大了叶片噪声的声压级同时叶片噪声引发塔筒振动产生二次噪声的技术问题。降噪组件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塔筒上;安装组件包括上支撑环板和下支撑环板,上支撑环板和下支撑环板分别通过螺栓与塔筒的安装法兰连接,下支撑旋转环板与下支撑环板滑动连接,降噪组件安装在上支撑环板和下支撑旋转环板之间且降噪组件随下支撑旋转环板同步绕塔筒的轴线转动;通过在风力机塔筒上设置降噪装置,减少了风力机塔筒对叶片噪声的反射,同时减少了由叶片噪声引发风力机塔筒振动产生的二次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1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55418.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舵面系统非线性颤振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推导弯扭耦合梁传递矩阵;建立系统的总传递方程,并求解圆频率和振型;使用Theodorsen非定常流理论,建立舵面系统的运动控制方程;考虑间隙非线性和摩擦非线性,建立基于MSTMM的体动力学方程,得到系统非线性颤振模型;求解系统非线性颤振模型,得到舵面系统振动时域响应。本发明解决了线性颤振计算方法不能准确预测非线性系统颤振响应的问题,实现舵面系统非线性颤振响应的快速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96473.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噪声分布预测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基于工程尾流模型,生成考虑尾流影响的复杂地形上的风力机气动噪声声源;然后,提出“边界射线网格法”提高整个噪声分布预测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复杂地形的PE抛物线噪声传播方程求解,进行噪声的声功率对数叠加,获得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噪声分布情况。本发明创新提出了“边界射线网格法”,在具有较好准确性的基础上,又克服了目前噪声预测方法在复杂地形上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高了风电场噪声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由于风电场的大规模化以及向复杂地形发展的趋势,风电场气动噪声影响越来越严重,本发明对于风电场噪声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845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67811.4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坦地形风电场的噪声预测和优化布局方法。所述平坦地形风电场的噪声预测和优化布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风电场工程尾流模型,生成风电场中每台风力机的来流风速,计算出每台风力机气动噪声声源;步骤二:将三维PE抛物线方程进行简化,基于单台风力机的二维噪声传播方程,计算出风力机噪声传播数据库;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的风力机噪声传播数据库,利用风电场噪声传播的多维插值公式,进行风电场噪声数值模拟计算;步骤四:采用最大声压边界取值方法,优化出满足声压级等高线的风电场优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788267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11120180.7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水平轴风力机及其使用方法、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提高风力机发电量装置,以及采用浸入边界方法和致动理论耦合的混合式设计方法。随着风力机大型化发展,风轮的叶根附近功率损失越来越明显,通过设计一个可前后移动和分离合并的导流圆盘装置,改变风轮叶根附近流场,达到提高风力机发电功率的作用;面对该装置的气动外形和尺寸是其的关键设计问题,若采用工程方法,存在精度低缺点,若采用传统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量大,因此,本发明还针对该装置的设计,提出浸入边界法混合致动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保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精度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4268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0563.6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基于差分进化逆辨识的尾缘襟翼内模PID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属于风力机叶片高效安全运行控制技术领域。首先在基于尾缘襟翼的智能叶片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收集用于辨识的采样数据;然后利用采样数据和差分进化算法对智能叶片系统的等效模型进行优化辨识;再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智能叶片系统的等效逆模型进行优化辨识;最后利用辨识得到的最优模型参数和最优逆模型参数获取内模PID控制器的最优控制参数。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尾缘襟翼内模PID控制的优化参数,从而达到提高尾缘襟翼控制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20677.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1/065 , F03D1/0691 , F03D7/022 , F03D7/0224 , F03D7/0236 , F03D7/024 , F03D7/0268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水平轴风力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塔架、机舱、主轮毂、风轮叶片和收拢机构;机舱安装在塔架的顶端,主轮毂安装在机舱的前端,多片风轮叶片均匀地围绕着主轮毂布置,风轮叶片通过收拢机构与主轮毂相连,收拢机构使得风轮叶片能够在叶根处旋转并向机舱靠拢,从而使风轮叶片的展向垂直于风轮旋转平面。当风力机遭受强风或者台风时,通过改进风轮叶片和收拢机构,实现风轮叶片在叶根附近折起旋转,向机舱靠拢,叶片展向与来流风速方向尽量保持平行,减弱风力机的风剪切不稳定荷载,同时大大减少风力机的风荷载面积,从而减少水平轴风力机停机后受到的载荷,对提高风力机的抗台风能力,保证风力机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6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0101075.4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风型风力机,风轮(1)包括若干个叶片(1‑1),若干个叶片(1‑1)的内端固定连接风轮旋转机构的上端,若干个叶片(1‑1)围绕风轮旋转机构环形分布,在风静止时风轮(1)的竖向横截面呈现M型。背风型风轮配置不受“塔架干涉”限制,可以使叶片设计得比迎风式配置更柔;同时背风M型风轮随着风速的增大自动变形,使得叶片在额定功率附近的一段风速区间内尽量处于拉伸受力状态,充分发挥叶片的材料强度,使叶片被设计得更柔更轻,进一步降低叶片及整机成本。背风型的风轮可以凭借其复位偏航力矩自动对准来流,通常比迎风型有更好的偏航控制性能,也更适用于极端气象条件下的超大型风力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8434.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漂浮式平台及其设计方法,包括:1)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建立漂浮平台模型;2)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出平台结构及支撑组件;3)在实验池中搭建测试装置;4)各组件搭建完成后,进行设备安全性检查;5)设定初始环境参数,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6)启动实验,调节控制系统获得设定海况;7)进行平台性能测量,调整参数获得最佳状态;8)采集不同环境下平台的响应数据;9)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多次实验以优化平台设计;10)采集和处理所有数据。本发明从平台结构设计入手,优化步骤简洁、操作简单,适用于不同海况下的漂浮式平台设计和优化,为海上风力发电提供可靠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1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915769.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拆卸便携式风力机,包括叶片、轮毂、机舱、支柱和底座,还包括收束伸缩机构和偏航控制机构;叶片固定在轮毂上,轮毂与机舱通过主轴连接;支柱与机舱之间通过伸缩杆相连接,通过所述偏航控制机构、收束伸缩机构来实现风轮的偏航、收束和伸缩;收束伸缩机构与支柱和底座连接来实现风轮整体的固定。本发明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高度调节,对风轮进行偏航设置和对风轮进行收束,安装后稳定性强,且拆装后便于携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