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套叠式伸缩立体舞台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0337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88055.1

    申请日:2009-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套叠式伸缩立体舞台,包括:多层塔体结构,具有依次套叠的一层固定塔体和多层升降塔体;升降机构,安置在每层升降塔体内,使每层升降塔体相对于邻接外部塔体升降,其中固定塔体包括多个固定立柱和安置在固定立柱间的桁架,每层升降塔体包括多个升降立柱和安置在升降立柱之间的桁架。升降机构包括:顶升装置,安置在每层升降塔体的升降立柱内;牵引装置,通过顶升装置的带动,拉动升降立柱升起和使其下降,其一端固定在其径向外部邻接的另一立柱的底部,中部由顶升装置支撑,另一端固定在每层升降塔体的升降立柱底部。本发明能够给演员提供一种平面到立体空间上表演舞台,在小空间范围内完成较高伸缩量表演要求。

    多层套叠式伸缩立体舞台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3375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88055.1

    申请日:2009-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套叠式伸缩立体舞台,包括:多层塔体结构,具有依次套叠的一层固定塔体和多层升降塔体;升降机构,安置在每层升降塔体内,使每层升降塔体相对于邻接外部塔体升降,其中固定塔体包括多个固定立柱和安置在固定立柱间的桁架,每层升降塔体包括多个升降立柱和安置在升降立柱之间的桁架。升降机构包括:顶升装置,安置在每层升降塔体的升降立柱内;牵引装置,通过顶升装置的带动,拉动升降立柱升起和使其下降,其一端固定在其径向外部邻接的另一立柱的底部,中部由顶升装置支撑,另一端固定在每层升降塔体的升降立柱底部。本发明能够给演员提供一种平面到立体空间上表演舞台,在小空间范围内完成较高伸缩量表演要求。

    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66108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340012.4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本发明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包括:浮动盘、六个摆动轮组、六根水平牵引绳、六根垂直牵引绳和动力装置,浮动盘为正六边形,在正六边形的相隔的三个边框的每个边框的外侧均装有两个摆动轮组,一根水平牵引绳穿过各自的摆动轮组后固定在水平支架上,对浮动盘施加水平力,垂直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浮动盘的二边框的焦点处,垂直牵引绳另一端固定在垂直支架上,对浮动盘施加垂直力,浮动盘的底部装有动力装置;本装置主要用于空间飞行器在微重力环境下的飞行试验,为适应目标飞行器的飞行动作,本装置能够通过吊挂方式悬浮于空中,并保持一定的水平刚度;以适应目标飞行器高速飞行的特点。

    月球着陆试验架的三维随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8227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016510.4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球着陆试验架的三维随动系统,以达到在月球着陆试验架中,提供月球探测器运动时所需的竖直拉力控制及水平移动跟随的目的;该三维随动系统包括塔架随动系统、快速随动系统、地面驱动系统和钢丝绳;快速随动系统包括水平快速随动子系统和拉力调节子系统;塔架随动系统包括一级水平驱动子系统、二级水平随动子系统和主提升子系统;地面驱动系统包括6个地面驱动装置;在探测器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拉力调节子系统提供竖直向上的5/6G拉力;在探测器进行避障和缓速下降的过程中,主提升子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控制探测器与圆盘之间的相对位移;水平快速随动子系统跟随探测器;二级水平随动子系统进行二维水平运动来跟随快速随动系统。

    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6627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39911.2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涉及一种用于高空重载情况下的轨道运动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高空重载的情形下能够实现平稳运行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本发明包括一级底座(1)、设置在一级底座上的二级底座(17)及设置在二级底座上的小车(18),一级底座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一级承重梁(2)及连接两个一级承重梁的两个一级主梁(3),二级底座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二级主梁(19)及分别位于二级主梁端头处的两根二级端梁(20),小车(18)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三级承重梁(33)及分别位于三级承重梁端头处的两根三级端梁(3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