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08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32415.9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氢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加氢站及加氢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分级加氢站,包括低压储氢单元,低压储氢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初级压缩单元,初级压缩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中级压缩单元,低压储氢单元、初级压缩单元和中级压缩单元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罐,还包括加氢机,加氢机分别通过管道与低压储氢单元、初级压缩单元、中级压缩单元连接;还包括冷水系统和热水系统,冷水系统和热水系统均分别通过管道与低压储氢单元、初级压缩单元、中级压缩单元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供氢、分级加氢的加氢站及加氢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15902.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B01J19/18 , B01J19/20 , B01J3/03 , B01D46/681 , B01D46/10 , C01B3/00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储氢材料制备方法,所述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所示:S1:将石墨粉等原料投入反应罐体的内部,进而启动抽真空装置,对反应罐体的内部抽真空;S2:当反应罐体内部抽真空后,启动加热装置对反应罐体内部进行加热;S3:启动转动组件,带动输送绞龙与搅拌杆转动,进而对反应罐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S4:当反应罐体内部的原料完全反应成石墨烯后,取出成品;通过转动组件带动输送绞龙与搅拌杆转动,进而搅拌杆带动搅拌片转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使得反应罐体内部的原料更加均匀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石墨粉转化为石墨烯时反应不完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0972.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4664 , H01M8/04992 , H01M8/04858 , H01M8/04955 ,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492 ,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多种传感器、无线通信装置、监控终端;多种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监控终端连接;多种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料电池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将运行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监控终端用于根据运行数据,确定燃料电池的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和运行数据确定燃料电池的健康状态。通过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析故障的类型,然后在根据故障类型和传感器的数据进一步分析燃料电池的健康状态,能够使用户快速确定燃料电池的运行情况,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5620.1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综合能源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历史风电出力数据,通过Wasserstein距离构建基于经验分布的风电出力分布模糊集;对所述风电出力分布模糊集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所述风电出力分布模糊集,建立所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通过仿射规则与对偶定理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模型,得到优化调度结果。该方法既将真实分布与经验分布进行了良好关联,又降低了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9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79503.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223 , H01M8/04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储氢为氢源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第一储氢装置、第二储氢装置、供热模块以及换热模块。第一储氢装置包括氢气暂存罐和第一供氢管路,第一供氢管路一端与氢气暂存罐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燃料电池的氢气进入口连通;第二储氢装置包括固态储氢罐、第二供氢管路和传热件;第二供氢管路一端与固态储氢罐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供氢管路连通;传热件设置在固态储氢罐内;供热模块与燃料电池电性连接,并与传热件连通,供热模块能够向传热件提供热量;换热模块与燃料电池电性连接,设置于燃料电池与固态储氢罐之间,能够将燃料电池工作产生的废热提供给固态储氢罐加热升温供氢。本发明中的系统能够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6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22520.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包括:罐体、多个储氢合金模块以及记忆合金应变缓冲复位器,其中罐体能够收容多个储氢合金模块,多个储氢合金模块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实现氢气存储,记忆合金应变缓冲复位器能够缓冲储氢合金模块吸氢过程产生的膨胀应力,并在储氢合金模块放氢时恢复形状使得储氢合金模块恢复原有外形,确保储氢合金粉末在罐体内均匀分布。上述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制作加工容易,吸放氢速度快,通过记忆合金应变缓冲复位器能够减缓储氢合金模块吸氢膨胀对罐体产生的过大应力,同时也能够防止储氢合金粉末在罐体内的局部聚集产生的应力集中,从而保证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安全性以及延长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1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25985.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态储氢系统,包括:固态储氢装置,用于氢气储存;温度采样模块,用于获取固态储氢装置内的储氢模组的实时温度值;气压采样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固态储氢装置内部主气路的实时气压值;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工作,为所述固态储氢装置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值及预设温度值生成温度控制信号,以及根据所述实时气压值及预设气压值生成气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为固态储氢装置加热,使得所述实时温度值及所述实时气压值位于预设范围内。本发明提供的固态储氢系统,能够在固态储氢装置的内部温度和气压偏离预设范围时智能纠偏,确保了装置的放氢压力一直处于正常的工作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7327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1420435.2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氢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低Pt负载量的Pt/C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t前驱体溶液加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加入碳基载体,采用三电极体系对混合溶液进行双脉冲电化学沉积法处理,沉积完成后,将碳基载体取出,冲洗,干燥,得到超低Pt负载量的Pt/C催化剂;碳载体与工作电极相连,对电极为Pt片,参比电极为Ag/AgCl;所述Pt前驱体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10mmol/L。本发明所制备的Pt纳米颗粒尺寸在1nm‑3nm之间,主要分布在石墨层边缘及石墨层上缺陷位,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比表面积,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超低Pt负载量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2820.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30/23 , F17C11/00 , F17C13/00 , G16C20/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储氢量的数据驱动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固态储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固态储氢装置的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得到固态储氢装置的分布式参数,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是基于固态储氢装置的结构特征构建;获取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的动态响应数据库,动态响应数据库用于表征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的分布式参数和固态储氢装置的储氢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动态响应数据库,对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进行动态辨识,得到固态储氢装置的辨识模型;将固态储氢装置的目标分布式参数输入至辨识模型,通过辨识模型对目标分布式参数进行数据驱动计算,以输出固态储氢装置的预测储氢量。该方法能够降低计算成本和求解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3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25268.5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包括:运载箱,其上设置有若干个储氢罐安装腔;若干个储氢罐,分别安装在所述储氢罐安装腔内;所述储氢罐内部设置有固态储氢结构;其中,所述固态储氢结构包括:导热管和若干块导热片以及若干块固态储氢材料;所述导热片和固态储氢材料由上至下依次交替堆叠,所述导热管上下贯穿所有所述导热片和固态储氢材料,并且呈蛇形周向环绕所述导热片和固态储氢材料;所述导热片和固态储氢材料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导热管的导热介质入口和导热介质出口均伸出所述储氢罐。本发明能够提高固态储氢材料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