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的传质传热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6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74790.X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的传质传热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涉及氢能储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固态储氢系统中的待优化参数,固态储氢系统包括多个罐体和多个折流板,待优化参数包括每个罐体对应的交错式设置参数和每个折流板对应的结构布置参数;根据待优化参数,构建固态储氢系统对应的调整决策变量;获取固态储氢系统中的传质传热性能指标,传质传热性能指标包括温度分布指标、局部过热指标、氢气流动均匀性指标以及吸放速率指标;通过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调整决策变量,进而调整所述传质传热性能指标,优化固态储氢系统对应的参数配置方案,参数配置方案包括罐体结构布置方案和折流板结构布置方案;根据参数配置方案对多个罐体和多个折流板进行优化布置,以完成固态储氢系统中的传质传热优化设计。本申请解决了通过经验和简单的物理模型设计的固态储氢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传质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燃料电池用固定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15979.7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固定架,包括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和竖向螺杆,顶板位于底板的下方,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放置空间,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位于放置空间的两侧,顶板通过竖向螺杆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竖向螺杆的数量为两根,顶板上开有左螺纹孔和右螺纹孔,两根竖向螺杆分别穿过左螺纹孔和右螺纹孔,两根竖向螺杆的底部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调节竖向螺杆可以调节顶板的高度,以此进行固定架的高度调整,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电池行固定,提高适用范围,同时从上下两侧夹持固定电池,提高固定效果,属于燃料电池固定装置领域。

    风能与氢能耦合供电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287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47063.8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能与氢能耦合供电系统,涉及氢能和风能耦合供电技术领域。风能与氢能耦合供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第一AC/D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双向DC/AC变换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氢气存储系统、超级电容、抽水储能系统、蓄水池和能量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抽水储能与氢能储能的配合,实现长周期的能量的存储;实时地控制抽水储能和电解水制取氢气,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电能分配,使白天送入电网的能量平稳可控,晚上利用低谷的电价,实现电解制取氢气存储能量,保证未来长周期的上网电能可控;提升燃料电池的寿命;实现突增发电量的就近消耗。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固态储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51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05266.0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固态储氢装置,包括罐体、端盖以及进氢口和出氢口,罐体内部过盈配合有用于搭载固态储氢材料的载体,载体包括外圆周侧紧密连接的多根载体圆管,载体圆管的顶端分别与进氢口和出氢口连通,载体圆管的底端固定于冷却板上;多根载体圆管呈环形阵列排布且相邻载体圆管之间形成冷却进入通道,冷却板上开设有与冷却进入通道相对应的冷却入口,冷却入口经管道与冷却机构连通;载体圆管内部套设有冷却输出管,冷却板上开设有与冷却输出管相对应的冷却出口,冷却出口与换热机构连通;冷却进入通道与冷却输出管连通。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散热效果好的固态储氢装置,通过强制冷却,可快速将反应热导出,安全系数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