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爆破开挖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0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38844.5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爆破开挖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型箱:用于放置相似材料,顶部敞口设置,相对的两个第一箱壁设置有水平加载件,用于向相似材料施加水平载荷,顶部敞口位置处能够设置箱盖,箱盖底面设置有竖向加载件,用于向相似材料施加竖向载荷,另外两个相对的第二箱壁设置有开孔;监测元件:用于埋设在模型箱内的相似材料内部;开挖件:包括电火花爆破件及开挖工具;喷射件:用于向开挖的隧道模型内壁喷射支护材料,本发明的试验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的隧道爆破施工环境,对研究爆破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一种基于BIM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492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54920.8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BIM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关系库,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关系库以测点ID为主键关联第一数据存储表和第二数据存储表;第一数据存储表中存储有测点ID、测点起始位置空间坐标及测点所属项目名称;第二数据存储表存储有测点ID、测点空间坐标和测点反射系数;访问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关系库,读取指定项目名称中指定测点ID相关联的测点起始位置空间坐标、测点空间坐标和测点反射系数作为建模原始数据;利用BIM软件调取建模原始数据,根据设定栅格密度值及反射系数等值进行插值拟合等势面,根据预设反射系数基准值作为地质预报临界值,确定出地质预报临界面,进而构建出超前地质预报体三维模型。

    一种公路隧道巡检与动态管养一体化机器人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521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85169.9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巡检与动态管养一体化机器人及其方法。其中,公路隧道巡检与动态管养一体化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连接有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还与定位部相连,所述定位部用于实时检测机器人本体的位置并传送至信号处理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安装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末端安装有感知部和养护部,所述感知部用于获取公路隧道预设区域的巡检数据并传送至信号处理部;所述养护部用于在信号处理部的控制作用下对公路隧道进行养护操作;所述信号处理部,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以及公路隧道预设区域的巡检数据,构建三维BIM可视化模型、生成巡检报告以及生成公路隧道故障预警信息。

    基于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循环流体加热桥梁融冰雪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128724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668090.2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基于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循环流体加热桥梁融冰雪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箱、恒温箱及设置在桥面结构内的桥面加热设备;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出水管路、储热箱、恒温箱及桥面供回水管路处均设置有温度检测设备,桥面结构内还设置有桥面温度检测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均将测量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测量的温度数据下发响应值的指令至对应的驱动设备,为桥面加热设备供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对冬季桥面冰雪的自动感知和主动融化,同时在炎热夏季关闭集热‑储热循环后也可以实现桥面的主动降温,达到延长结构寿命的目的。系统在设定好相关温度、积雪厚度和水位限值后便可实现自动运行,绿色环保。

    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5869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22118545.9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板、储热器、泵送装置、热量传输导管和导热线圈,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所述热量传输导管与所述泵送装置相连,形成光热转化回路;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储热器内部,所述储热器的壁面为双层结构,所述导热线圈设于所述储热器底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光伏板相连,形成光电转化回路;利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高效率的光热转化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储存于所述储热器中。由所述热量传输导管在储热器内部实现热交换,在螺旋传输导管的合理螺旋角下利用导热介质自重实现液体流动换热,可减少泵送装置的能量消耗。利用涡流加热原理对储热器进行加热,增加了热效率,加速了储热材料温度的提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斜拉桥监测用传感器紧固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65314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468587.5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拉桥监测用传感器紧固保护装置,属于斜拉索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传感器松动时会沿着斜拉索滑动,导致无法与斜拉索同频共振,进而无法获得目标监测数据,同时传感器受雨水、风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寿命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以有效的保护传感器不受雨水腐蚀,同时固定传感器的信号线,防止传感器损坏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斜拉桥监测用传感器紧固保护装置,包括相互对接固定的内侧套箍和外侧套箍,内侧套箍顶部固定底座,底座顶部固定保护罩,保护罩一侧的开口设置挡板,保护罩内顶部设有信号线固定组件,挡板上设置防水橡胶孔以允许信号线通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