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41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662894.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形变的试验分析装置、方法及终端,装置,包括层状围岩模型和加压装置;方法包括构造不同深度的衬砌模型,对衬砌模型进行形变分析,确定衬砌模型的各个测点的形变状态;对衬砌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衬砌模型的各个测点的受力状态;确定埋深、侧压力系数以及衬砌模型允许的形变范围;确定各个测点的弯矩范围和轴力范围,筛选获得加深深度;本发明通过构建多个不同深度的衬砌模型,并在不同埋深和侧压力系数的情况下进行形变分析和受力分析,获得针对特定埋深和特定侧压力系数环境下的隧道结构,从而减少底隆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389354.8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结构安全预警的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降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隧址区的降雨情况,通过结构内力监测系统采集衬砌结构内力(包括衬砌表面应力和衬砌结构应力),再将降雨量监测系统与结构内力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均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建成降雨参数与衬砌结构内力(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库中的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建立衬砌结构内力(与结构安全度的关系曲线,根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的结构内力变化趋势值,结合结构全寿命曲线,对结构安全性进行预警。本发明保证了隧道的结构安全,为给岩溶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85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183667.5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包含有排水管、侧水沟、泄水孔和中心水沟,在同一横断面或距离排水下游方向一定纵向间距的两侧侧水沟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两个为一组的横向连通孔,每组横向连通孔通过横向协同工作水管连接使得两侧水沟相连通,在中心水沟两侧壁高度的4/5处顺沟安设纵向协同工作水管,至下游一定纵向距离时将纵向协同工作水管折出中心水沟再横向敷设至侧水沟下缘,然后垂直上敷至侧水沟上的纵向连通孔并接通。本发明充分协调、发挥隧道侧水沟、中心水沟的潜在排水功能,避免或减低或延迟单侧沟满溢或中心沟全部或局部满溢而引起水淹轨道水害发生,充分保障隧道的正常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5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08956.5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5/18 , E02D17/04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铁车站永临一体化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其在TBM注浆区域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修建,并兼做结构永久侧墙;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墙体一侧或者两侧预留有螺纹钢接头,用于与地铁车站大厅底板施工时的螺纹钢固定连接;地下连续墙与地铁车站通道底板相连的墙体由可敲碎板修建,所述可敲碎板拆除后的空位由钢筋混凝土填充。本发明大幅节约了以前拆除地连墙所带来的施工成本,减少了工序,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期,同时减少建筑垃圾,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7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51530.2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衬砌的形变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出设置在隧道的衬砌上的风速计测得的列车行经所述风速计时产生的列车风的实际风速;根据实际风速、理论风速、以及隧道的预设横截面积,确定出隧道的实际横截面积与预设横截面积的差异,其中,理论风速为列车以与实际相同的速度行进在理论上产生的列车风的风速。通过风速计测得的列车行进产生的列车风的实际风速,以及根据实际风速、理论风速、以及隧道的预设横截面积,便可确定出隧道的实际横截面积与预设横截面积的差异,即确定出衬砌的形变情况,在无需人工监测的情况下实现监测衬砌的形变,降低了测量成本,保证测量时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13319.7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列车活塞风因素的寒区隧道纵向温度实验装置,包括恒温库房、风速控制装置、隧道模型、列车模型装置、恒温槽、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恒温库房用以提供冷源,风速控制装置用以提供风能,隧道模型由隧道模型单元拼接而成,恒温槽由恒温槽单元组成且恒温槽单元之间相互独立设置,恒温槽单元包裹在隧道模型单元外表面,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隧道模型内且均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联。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单向或双向通风条件下寒区隧道纵向温度分布规律测试的实验装置,可以模拟不同隧道长度、不同隧道入口温度、不同隧道入口风速、不同围岩初始温度等条件下长隧道纵向温度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寒区长隧道保温层铺设长度提供准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26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538478.9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隧底填充结构隆起开裂的整治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01:在隧底填充结构隆起开裂段,交错间隔布设微型桩与袖阀管注浆桩位;步骤S02:采用钻机按顺序在微型桩与袖阀管注浆桩位处钻孔至设计深度;步骤S03:在微型桩孔中嵌入微型桩,利用浆液输送泵通过注浆管对微型桩孔灌浆,待浆液凝固后,在微型桩端头设置垫板,并施加一定的预紧力;步骤S04:在袖阀管注浆孔中嵌入袖阀管,在袖阀管中注入袖阀套壳料,通过袖阀管对基底围岩进行分段式注浆加固。本发明能够加固隧道基底围岩、降低隧底结构拉应力,有效整治隧底填充结构隆起开裂病害,且施工简便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503601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9782.7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11/042 , B61D15/08 , B66C23/04 , B66C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隧道多功能作业吊篮,包括轨道平板车,还包括有底座、旋转台、起吊装置、液压系统、电控操作装置、主控油缸、作业机大臂、作业主臂、二级臂油缸、二级臂、作业吊篮和作业臂油缸。本发明利用现有的轨道平板车为载体,吊篮可在运输状态时回缩,不超过铁路运输限界,在达到工作点位时可以迅速展开作业,其旋转台可使吊篮在工作区域内任意旋转移动,减少平板车的移动频率,同时其起吊装置,可进行作业范围内的物资的起吊和移动,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安全性,节约成本,可快速完成铁路隧道病害的检查及整治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16261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089127.0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DA隧道收敛量测系统,由尺带收敛计、PDA及采集软件组成,特征是:该收敛计机体为全封闭结构不设读数窗和张力指示窗,内装与外置天线联接的无线收发模块、容栅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模块;PDA与收敛计之间为双工无线连接,测量时以PDA为测读终端自动完成收敛计数据采集、记录、计算处理和传输;收敛计尺带张力荷载通过光电传感器实现自动准确控制加载;取消了现有收敛计的读数窗和张力指示窗,量测过程通过收敛计上的LED信号灯指示操作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收敛计人工控制加载不准确、人工记录不便和数据不能与计算机连接的缺陷,可使收敛计量测作业实现无记录、人工盲测和快捷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514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10185294.0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段免注浆自胀紧式锚固锚杆,包括锚杆体,锚杆体套有套管,套管上端设有锥形头,锚杆体上设有2~10个环形锥台,每个环形锥台下方的锚杆体上通过套箍固定安装有一组四个对称分布楔块,套箍设置在楔块的限位座内,在套管内侧的每组楔块下方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凸台,凸台上设有向上顶紧楔块的弹簧;楔块的对应位置的塑料套管上开设有条形方孔。本发明的锚杆结构设计独特,安装牢固可靠,施工工艺简单快捷,不需要锚杆注浆施工即可达到设计锚固强度,大大提高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效,并可增加锚杆锚固段长度,减小锚杆杆体截面面积,降低整个工程用钢量,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