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8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137437.5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嵌入式筋槽互锁的异种金属轧制复合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板制备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单侧凸筋轧制:利用平辊和带有沟槽的花纹辊相配合,对第一板坯进行轧制,使其单侧表面成型有凸筋;S2、预装轧制:将第二板坯与第一板坯进行嵌装,将第一板坯嵌入第二板坯内部形成链式连接,形成嵌装复合工件;S3、异步轧制:对嵌装复合工件进行异步成型轧制,形成异种金属复合板。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双金属复合板结合强度总体偏低的问题,采用在异种金属接触上制造嵌入式筋槽,经异步轧制后实现筋槽互锁的轧制复合方法,利用机械式连接、生成互锁结构增加扩散几率结合的措施,以充分提高界面接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231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68592.2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TC21两相钛合金硬度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钛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改方法通过对经β锻造后TC21两相钛合金在相变点以上加热、保温和水淬,得到全斜方马氏体组织,对斜方马氏体组织在500~550℃进行回火处理,得到纳米级孪晶α相组织,与锻造组织相比较,该组织组织显著提高TC21钛合金的硬度。由于TC21钛合金的淬透性好,容易得到全马氏体组织,本发明方法工艺参数少,可行性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有利于TC21工业化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60313.6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钢加工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Mn-Al高强度钢热变形组织演变机制及热加工性能的确定方法。本发明首先对新型C-Mn-Al高强度钢进行高温压缩实验,获得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数据,然后建立钢的流变应力预测模型,模型选择基于蠕变理论、考虑了杨氏模量和奥氏体的自扩散系数与温度关系的一类具有物理基础的本构模型,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准确预测钢的流变应力;建立钢的热变形加工图,结合显微组织确定加工图中不同区域的组织演变机制。将热变形本构模型和加工图结合起来,分析任意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流变应力和热变形功率耗散效率,从而得到对应的组织演变机制及热加工性能信息,结果对高强度钢热加工过程控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684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72650.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珠光体钢丝及其拉拔工艺和拉拔系统,属于高强钢丝生产领域。本发明的珠光体钢丝拉拔工艺,包括:在钢丝拉拔过程中,对钢丝出模温度以及最后道次的模具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下式调控喷淋液的喷淋流速L,单位mL/秒:当出模温度T1>T0时,控制喷淋流速#imgabs0#当出模温度T1<T0时,控制喷淋流速#imgabs1#本发明在钢丝拉拔过程中引入喷淋冷却单元,通过对钢丝拉拔过程中喷淋速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拉拔过程中的温升效应,抑制拉拔过程中渗碳体晶化现象,避免扭转分层现象的出现,改善钢丝的扭转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723593.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中熵奥氏体耐热钢的方法,涉及合金钢加工工艺技术领域,通过回收304或316奥氏体不锈钢废料,通过真空冶炼中添加合金元素Mn、Al、Mn、Cu、Nb、Si、Nb和中间合金CrN,可分别得到两种系列中熵奥氏体耐热钢,中熵奥氏体耐热钢冶炼后铸锭通过开坯锻造,得到板坯,两种中熵奥氏体不锈钢板坯基体具有密排面向立方(FCC)结构,两种中熵奥氏体不锈钢经过时效处理后,在FCC结构基体上弥散分布纳米级的析出相颗粒,具有优异的室温和600℃‑700℃高温力学性能,该方法制备中熵奥氏体耐热钢简单易行,实现304或316奥氏体不锈钢废料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75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459032.2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C‑HRA‑5奥氏体耐热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方法,属于C‑HRA‑5奥氏体耐热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对C‑HRA‑5奥氏体耐热钢试样进行两步高温固溶处理,第一步先将C‑HRA‑5奥氏体耐热钢试样升温至1100℃~1150℃,并保温20min~30min;第二步,将C‑HRA‑5奥氏体耐热钢试样继续随炉升温至1200℃~1250℃,并保温20min~40min,随后水冷;冷轧;退火处理。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C‑HRA‑5奥氏体耐热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方法,无需改变材料成分,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就能显著提高C‑HRA‑5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且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85444.4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锰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阻尼的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高锰钢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Mn:17.0%、Si:0.3~0.5%、C:0.04~0.06%、V:0.1~0.3%、其余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步骤:根据高锰钢的元素配比,选择工业纯铁、电解锰、硅和钒原材料;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冶炼,同时辅以Al、Ti脱氧;将冶炼获得的铸锭在1200℃保温2h,进行均匀化处理;锻造开坯成厚度为35mm,宽为80‑120mm的矩形方坯,继续轧制成6‑8mm厚的板坯并进行空冷;在1000℃下保温1h固溶处理后水冷。本发明通过添加V元素将高锰钢的高阻尼性能与高力学性能实现了非常完美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3593.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中熵奥氏体耐热钢的方法,涉及合金钢加工工艺技术领域,通过回收304或316奥氏体不锈钢废料,通过真空冶炼中添加合金元素Mn、Al、Mn、Cu、Nb、Si、Nb和中间合金CrN,可分别得到两种系列中熵奥氏体耐热钢,中熵奥氏体耐热钢冶炼后铸锭通过开坯锻造,得到板坯,两种中熵奥氏体不锈钢板坯基体具有密排面向立方(FCC)结构,两种中熵奥氏体不锈钢经过时效处理后,在FCC结构基体上弥散分布纳米级的析出相颗粒,具有优异的室温和600℃‑700℃高温力学性能,该方法制备中熵奥氏体耐热钢简单易行,实现304或316奥氏体不锈钢废料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4049.3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C‑HRA‑5奥氏体耐热钢中微量第二相的方法,属于碳化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阳极试样制成扁条状后,放入电解烧杯中电解;待电解液变浑浊时将阳极试样取出,放入清洗烧杯中,振落阳极试样表面未脱落的碳化物;将阳极进行翻面后再次放入电解烧杯内进行二次电解;待二次电解完成后再次将阳极试样取出,放入清洗烧杯内,振落阳极试样表面未脱落的碳化物;将二次电解结束后电解烧杯内浑浊的电解液静置沉淀,取下层碳化物沉淀溶液与酒精溶液相混合;分离试剂与碳化物,反复清洗再次分离。本发明通过优化阴阳极形状,优化萃取过程以及采用离心的方式清洗,分离碳化物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碳化物的萃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62014.4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板疲劳试样的高低温疲劳试验装置,属于材料疲劳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薄板疲劳试样、夹头、轴连杆、卡槽、夹具、加热炉及疲劳试验机;轴连杆通过夹具与疲劳试验机连接,卡槽与薄板疲劳试样夹持端过盈配合,薄板疲劳试样夹持端整体镶嵌入卡槽内,实现试样的有效夹持与固定;薄板疲劳试样放入卡槽后,合盖与固定销及螺栓进行配合,将薄板疲劳试样固定和夹紧于卡槽内,防止高频疲劳过程中试样的松动和滑动。本发明结构简单,试样安装夹持易操作,能够进行高温和低温的拉-拉疲劳试验和静态拉伸试验,解决了现有试验夹具在高温下无法有效夹持厚度1-3mm的薄板疲劳试样和高温下疲劳试样容易松动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