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TC21两相钛合金硬度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31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68592.2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TC21两相钛合金硬度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钛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改方法通过对经β锻造后TC21两相钛合金在相变点以上加热、保温和水淬,得到全斜方马氏体组织,对斜方马氏体组织在500~550℃进行回火处理,得到纳米级孪晶α相组织,与锻造组织相比较,该组织组织显著提高TC21钛合金的硬度。由于TC21钛合金的淬透性好,容易得到全马氏体组织,本发明方法工艺参数少,可行性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有利于TC21工业化的生产。

    一种大规格高性能四级海洋系泊链钢的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23013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183222.8

    申请日:201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低合金钢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格高性能四级海洋系泊链钢及其加工工艺,其化学成分为:C:0.20%~0.25%,Si:0.30%~0.50%,Mn:1.40%~1.80%,Cr:0.80%~1.40%,Mo:0.30%~0.40%,Ti:0.01%~0.02%,Al:0.02%~0.06%,Cu≤0.25%,S≤0.006%,P≤0.010%,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成分优化设计,采用MnCrMoSiCu的合金体系,降低合金元素总量,具体措施为:不加Ni,降低Mo,提高Mn、Si,添加Cu的设计思路。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炉进行冶炼,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真空度和纯净度。对冶炼得到的大方坯进行锻造加工成Φ150mm以上棒材,使其获得和轧态一样的性能。本发明所生产的圆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同时其碳当量和冷裂纹敏感参数和该系列钢种(Ni含量达0.6~1.2%时)相差不大,但成本却大大降低。

    利用炉卷轧机生产耐磨热轧钢板的方法及其制得的钢板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60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10191008.0

    申请日:2007-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炉卷轧机生产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的钢板,选用成份为:C≤0.30%、Mn≤2.5%、P≤0.015%、S≤<0.005%、Si≤2.2%、添加适量的Cr、Mo、Nb和V等合金(Cr:≤1.3%、Mo≤0.9%、Nb≤0.05%、V≤1.0%)的连铸坯;采用温装温送;中等厚度钢板在炉卷轧机上平轧,采用TMCP+离线回火工艺;薄规格钢板采用卷轧+控冷+离线回火工艺;通过控制粗轧阶段的动态再结晶和亚动态再结晶、控制精轧阶段应变累积和驰豫过程、控制冷却速率在产生下贝氏体范围内、控制终冷温度在下贝氏体形成温度与马氏体形成温度之间、采用离线低温回火≤350℃,实现组织的均匀、细化和强化,使钢板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综合性能。

    一种穿孔顶头表面强化的激光熔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977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810033921.2

    申请日:2008-02-26

    Abstract: 一种穿孔顶头表面强化的激光熔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WC/Co基熔覆粉末;2)顶头工件表面预处理,清污、铁锈;预热,温度400~600℃,预热2~5小时;3)CO2激光器采用逆向同步式或同轴式送粉方式,多道次熔覆已预制的复合粉末;并同时对激光熔覆处理区域进行同步的惰性气体保护;4)后续处理。本发明采用激光在穿孔顶头表面制备WC陶瓷颗粒增强Co基复合涂层,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涂层厚度最大可达到几个毫米;WC颗粒表面包覆Ni,可以减少WC对激光能量的吸收,降低其在激光熔池的烧损率。WC颗粒在涂层中分布均匀,具有高的涂层硬度,提高顶头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高疲劳强度大梁钢厚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84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634847.1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疲劳强度大梁钢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大梁钢组分为:C≤0.06%、Si≤0.45%、Mn≤1.70%、P≤0.015%、S≤0.003%、Nb≤0.05%、Cr≤0.80%、Cu≤0.10%、Ni≤0.5%、Ti≤0.05%、Mo≤0.70%、B≤0.0030%、V≤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微合金超低碳贝氏体成分体系,大穿透力控轧技术及组织调控热处理技术,制备的大梁钢厚度为20mm~50mm,拉伸性能(横向)满足屈服强度≥620MPa,拉伸强度700~890MPa,延伸率(A50)≥17%;冲击韧性为F级,冲击性能(Akv)≥47J(‑60℃),横向冷弯(D=3a,180°)无裂纹;该大梁钢在应力比0.1下疲劳强度≥625MPa,疲劳强度比0.8~0.85,高于其他薄板高强钢的疲劳性能,其力学性能可达到超高强F级大梁钢级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