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8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52064.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蚀高耐磨NiCrCoBSi高熵合金涂层及制备方法,属于高熵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申请首先以喷砂形式对抛光后的基体CrZrCu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将气雾化法制备的NiCrCoBSi合金粉末喷涂在铜合金表面制得,制备完成的样品整体在真空热处理炉中进行扩散退火。该涂层界面/基体结合处存在的过渡扩散层,提高了涂层结合力,涂层以HVOF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剧烈塑性变形使组织产生大量孪晶和超细晶粒,提高了耐蚀性能、硬度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231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68592.2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TC21两相钛合金硬度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钛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改方法通过对经β锻造后TC21两相钛合金在相变点以上加热、保温和水淬,得到全斜方马氏体组织,对斜方马氏体组织在500~550℃进行回火处理,得到纳米级孪晶α相组织,与锻造组织相比较,该组织组织显著提高TC21钛合金的硬度。由于TC21钛合金的淬透性好,容易得到全马氏体组织,本发明方法工艺参数少,可行性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有利于TC21工业化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00724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88162.2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低碳微合金钢材料中Fe3C溶解量、析出量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利用钢铁材料中Fe3C的析出和溶解导致钢中以固溶形式存在的C含量的变化对SKK内耗峰强度的影响;采用内耗法对经过热处理的试样进行测量,根据得到的材料SKK内耗峰的强度与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变化曲线和材料SKK内耗峰的强度与回火温度变化曲线,确定Fe3C的溶解量与析出量。该测量方法简便、测试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2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9744.6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膨胀法测定低碳钢中碳在奥氏体完全溶解温度的方法,其中碳含量小于等于0.2wt.%;将试样加热至预设温度,测定加热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确定碳在奥氏体完全溶解的温度。本发明的热膨胀法测定低碳钢中碳在奥氏体中完全溶解温度的方法,为该类钢材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提供生产依据。由于热膨胀法对相变过程反应敏感,且测试方法稳定可靠,对不同成分的低碳钢适用性较强,与以往的硬度测试法和热力学计算法相比,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且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13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183222.8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低合金钢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格高性能四级海洋系泊链钢及其加工工艺,其化学成分为:C:0.20%~0.25%,Si:0.30%~0.50%,Mn:1.40%~1.80%,Cr:0.80%~1.40%,Mo:0.30%~0.40%,Ti:0.01%~0.02%,Al:0.02%~0.06%,Cu≤0.25%,S≤0.006%,P≤0.010%,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成分优化设计,采用MnCrMoSiCu的合金体系,降低合金元素总量,具体措施为:不加Ni,降低Mo,提高Mn、Si,添加Cu的设计思路。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炉进行冶炼,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真空度和纯净度。对冶炼得到的大方坯进行锻造加工成Φ150mm以上棒材,使其获得和轧态一样的性能。本发明所生产的圆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同时其碳当量和冷裂纹敏感参数和该系列钢种(Ni含量达0.6~1.2%时)相差不大,但成本却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53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030576.1
申请日:2009-04-16
Applicant: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无镍耐候钢及其热轧薄板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无镍耐候钢存在的C、Si、Mn含量较高,会导致冷裂纹指数偏高,焊接性能不是很好等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该耐候钢的合金成分及重量百分数含量为:C:0.05-0.10%、Si:0.35-0.50%、Mn:0.38-0.50%、P:0.07-0.11%、S:<0.010%、Cr:0.45-0.60%、Cu:0.25-0.45%、B:0-50ppm,其余为Fe。主要用于替代高等级09CuPCrNi耐候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542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910030575.7
申请日:2009-04-16
Applicant: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油井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高频电阻直缝焊油井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ERW石油油井管用钢强度和韧性偏低,屈强比较高,且强度和塑性不能良好匹配,不能满足N80级别非调质ERW焊接非调质油井管用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频电阻直缝焊油井管用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5~0.13%,Si:0.10~0.40%,Mn:1.0~1.8%,Cr:0.1~0.5%,Mo:0.1~0.5%,Nb:0.02~0.06%,Ti:0.02~0.06%,P≤0.025%,S≤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元素。可用于制作石油套管和油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60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10191008.0
申请日:2007-12-05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炉卷轧机生产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的钢板,选用成份为:C≤0.30%、Mn≤2.5%、P≤0.015%、S≤<0.005%、Si≤2.2%、添加适量的Cr、Mo、Nb和V等合金(Cr:≤1.3%、Mo≤0.9%、Nb≤0.05%、V≤1.0%)的连铸坯;采用温装温送;中等厚度钢板在炉卷轧机上平轧,采用TMCP+离线回火工艺;薄规格钢板采用卷轧+控冷+离线回火工艺;通过控制粗轧阶段的动态再结晶和亚动态再结晶、控制精轧阶段应变累积和驰豫过程、控制冷却速率在产生下贝氏体范围内、控制终冷温度在下贝氏体形成温度与马氏体形成温度之间、采用离线低温回火≤350℃,实现组织的均匀、细化和强化,使钢板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77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810033921.2
申请日:2008-02-26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穿孔顶头表面强化的激光熔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WC/Co基熔覆粉末;2)顶头工件表面预处理,清污、铁锈;预热,温度400~600℃,预热2~5小时;3)CO2激光器采用逆向同步式或同轴式送粉方式,多道次熔覆已预制的复合粉末;并同时对激光熔覆处理区域进行同步的惰性气体保护;4)后续处理。本发明采用激光在穿孔顶头表面制备WC陶瓷颗粒增强Co基复合涂层,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涂层厚度最大可达到几个毫米;WC颗粒表面包覆Ni,可以减少WC对激光能量的吸收,降低其在激光熔池的烧损率。WC颗粒在涂层中分布均匀,具有高的涂层硬度,提高顶头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4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634847.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疲劳强度大梁钢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大梁钢组分为:C≤0.06%、Si≤0.45%、Mn≤1.70%、P≤0.015%、S≤0.003%、Nb≤0.05%、Cr≤0.80%、Cu≤0.10%、Ni≤0.5%、Ti≤0.05%、Mo≤0.70%、B≤0.0030%、V≤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微合金超低碳贝氏体成分体系,大穿透力控轧技术及组织调控热处理技术,制备的大梁钢厚度为20mm~50mm,拉伸性能(横向)满足屈服强度≥620MPa,拉伸强度700~890MPa,延伸率(A50)≥17%;冲击韧性为F级,冲击性能(Akv)≥47J(‑60℃),横向冷弯(D=3a,180°)无裂纹;该大梁钢在应力比0.1下疲劳强度≥625MPa,疲劳强度比0.8~0.85,高于其他薄板高强钢的疲劳性能,其力学性能可达到超高强F级大梁钢级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