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7463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6171.4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的活性检测方法。本发明包括:酶液的制备、反应液制备、对照液制备、酶活性的检测、酶活力的计算五个步骤。其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酶反应产物酯型儿茶素来检测酶活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抗氧化剂和水解酶抑制剂可以避免氧化酶和酯型儿茶素水解酶对酶活性检测的干扰。本发明方法简单,准确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准确检测到酯型儿茶素合成酶反应产物;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避免了繁琐的实验操作,检测时间在2-3小时即可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780656.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解单宁合成酶和编码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解单宁合成酶,所述水解单宁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水解单宁合成酶能够实现水解单宁的合成,即CoSCPL3重组酶可以有效催化βG至PGG的四步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0021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10253488.3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醇3‑O‑葡萄糖基转移酶CsUGT78A14基因,该基因从茶叶鲜叶中分离获得,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首次克隆并验证了形成茶饮料柔和涩味相关的黄酮醇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CsUGT78A14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CsUGT78A14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基因工程菌和重组蛋白,为开发具有改善茶叶滋味的酶类或工程微生物,深化茶饮料加工,开发不同滋味茶饮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02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297824.4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没食子酰葡萄糖基转移酶CsUGT84A22基因,所述CsUGT84A22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克隆并验证了形成1‑O‑没食子酰‑β‑D‑葡糖苷相关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依赖的没食子酰葡萄糖基转移酶CsUGT84A22基因的功能,并提供了含有该CsUGT84A22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基因工程菌和重组蛋白,为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大量合成1‑O‑没食子酰‑β‑D‑葡糖苷,进一步开展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053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9905.1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浓度半胱氨酸介导形成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红色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EGCG红色衍生物的制备、EGCG红色衍生物的初步纯化和再纯化、EGCG红色衍生物的检测和鉴定四个步骤。本发明的制备和纯化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红色衍生物的波谱特征明确,容易检测。并初步研究了红色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红色衍生物比EGCG和L-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真菌中的水稻颖枯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266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242158.0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 C09B6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矢车菊色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原花青素的提取,用新鲜的茶树根制得原花青素溶液;2.原花青素溶液纯化,制得原花青素粗品溶液;3.由原花青素粗品溶液制取矢车菊色素甲醇液;4.矢车菊色素的纯化,得矢车菊色素溶液;5.将矢车菊色素溶液旋转蒸发等处理,获得纯度大于98%的矢车菊色素粉末;矢车菊色素粉末呈胭脂红,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溶液。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昂贵实验仪器,所用有机溶剂价格低廉,且可回收使用,成本低;本方法能有效去除提取物中的糖、蛋白、其他类型花色苷及黄酮类化合物,适合得到高纯度矢车菊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64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046144.7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树酯型儿茶素水解酶的酶活性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操作步骤:1、用茶树鲜叶制备酶液,2、用酶液制备反应液和对照液,3、用反应液和对照液分别制备反应甲醇液和对照甲醇液,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别检测反应甲醇液和对照甲醇液中的非酯型儿茶素。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单,不需要纯化酶提取液;检测结果准确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准确检测到酯型儿茶素水解酶反应产物,证明检测到茶鲜叶中的酯型儿茶素水解酶酶活;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在1-2小时即可完成检测,避免了繁琐的实验操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