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0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805453.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快速动态分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最小二乘向量机与细菌觅食算法数学模型,设定初始变量,获取参与运算的测量参数,构建学习样本,并计算BQ真实值BQ0;通过细菌觅食算法的数学模型解算最小二乘向量机得到BQ预测值BQ1;当BQ1与BQ0足够接近时获取最优的正则参数变量与核函数参数变量;通过最优的正则参数变量与核函数参数变量建立测量参数与BQ0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基于BQ1参照国标进行对应的围岩所属等级划分。结合细菌觅食算法与最小二乘向量机非线性映射函数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计算,鲁棒性强、全局优化好,能准确的评价或预测围岩所属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50392.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寻优算法的隧道逆向可靠度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支护阻力的初始值设置:在取值区间内,对支护阻力进行随机选取生成初始验算数值;步骤2:可靠度的正向计算:将当前的支护阻力进行隧道的可靠度计算;步骤3:可靠度判断:将步骤2中获得的正向可靠度计算结果与预期可靠度指标进行比较,当正向可靠度计算结果小于预期可靠度指标时执行步骤4,当可靠度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预期可靠度指标时执行步骤5;步骤4:参数反向寻优:对当前的支护阻力数值采用细菌觅食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并进入步骤2;步骤5:结果输出:输出支护阻力。该方法可以降低对本构方程的依赖,提高了逆向求解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5782.8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反馈分析系统,包括,建立隧道模型的BIM模型库操作模块、模型解析模块、数据读取模块、分析报告模块、围岩分级模块;所述的BIM模型库操作模块创建典型隧道模型和参数化组件库,并将典型隧道模型导出为IFC格式文件,形成IFC模型;所述模型解析模块、围岩分级模块、分析报告模块通过提取所述IFC格式文件相关属性数据并计算获得围岩动态分级、围岩识别参数,并生成报表;调用反馈分析计算程序获得开挖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所述数据读取模块将所述围岩动态分级、围岩识别参数写入所述IFC模型。本发明保证了各种数据和信息的综合快速分析及准确处理,对数据进行反馈分析,实现了数据的精准呈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05453.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快速动态分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最小二乘向量机与细菌觅食算法数学模型,设定初始变量,获取参与运算的测量参数,构建学习样本,并计算BQ真实值BQ0;通过细菌觅食算法的数学模型解算最小二乘向量机得到BQ预测值BQ1;当BQ1与BQ0足够接近时获取最优的正则参数变量与核函数参数变量;通过最优的正则参数变量与核函数参数变量建立测量参数与BQ0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基于BQ1参照国标进行对应的围岩所属等级划分。结合细菌觅食算法与最小二乘向量机非线性映射函数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计算,鲁棒性强、全局优化好,能准确的评价或预测围岩所属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209345413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20084238.5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人员定位信息远程传输装置,其包括:布设在隧道中用于获取隧道内人员定位信息的人员定位系统,用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的RJ45转RS485单串口服务器,用于将人员定位信息远程传输的多个GPRS-DTU模块以及多个服务器控制中心。该装置可以将基于ZigBee技术的人员定位系统获取的人员定位信号远距离传输,便于不同的安全管理部门实时获得隧道内人员的定位信息,降低布线成本,保证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1523241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276193.4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边坡稳定性控制的区域化综合监测装置,包括倾斜测量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光栅光纤和信息综合采集模块,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分别与倾斜测量系统、光栅光纤和信息综合采集模块相连,信息综合采集模块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倾斜测量系统和光栅光纤相连,光栅光纤上串联设有光栅监测点,倾斜测量系统包括倾角传感器、活动板、升降装置和微调齿轮,倾角传感器设于活动板上,活动板远离边坡的一侧的下端面与升降装置相连,微调齿轮设于升降装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稳定性监测的自动化综合系统,可用于边坡倾斜及区域化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100671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543337.1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石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固定于地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体全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上方,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上;本实用新型在刚性结构的第一支撑体挡墙基础上,结合柔性结构的第二支撑体,形成了一种适用于落石边坡的复合型被动防护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坡面可能出现的落石进行防护,且排水效果良好,所述第二支撑体易于更换修整,保证了结构的长久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946837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546065.0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山体上的防护墙组和铁丝网,所述防护墙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山体上的第一防护墙、第二防护墙和第三防护墙,第一防护墙、第二防护墙和第三防护墙上均设有开口,第二防护墙上的开口大于第三防护墙上的开口且小于第一防护墙上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防护结构,通过防护墙组和铁丝网联合作用,使裸岩边坡的碎石不易被冲刷至公路上,保障行车安全,而且,碎石不易从岩体脱落,为岩体提供一层保护,阻止了岩体进一步碎裂。
-
公开(公告)号:CN209483369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020494.6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nventor: 姜谙男 , 张权 , 张勇 , 吴洪涛 , 申发义 , 焦明伟 , 宋洪岩 , 李凤尊 , 段龙梅 , 郭庆龙 , 李海威 , 苗伟 , 姜旭东 , 白涛 , 常汝鸿 , 葛占钊 , 张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软下硬公路隧道拱盖法开挖支护结构,设置位于隧道两侧中部包括导洞超前锚杆、导洞初期支护、冠梁及导洞填充注浆的导洞;拱顶超前锚杆位于上方岩体内,扣顶的两端与冠梁固定连接。锁脚锚杆位于隧道下方两侧的岩体内;初期支护层位于隧道两侧岩体表面,与扣顶闭合成拱门状;二次衬砌设置于初期支护层的侧壁与扣顶的内表面,隧道底部设置仰拱,仰拱内表面设置仰拱填充物。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导洞支护,与隧道断面支护相对独立,施工更高效;扣顶支护有效防止上层软岩竖向过大变形;适用于三台阶法边开挖边支护,避免单块开挖面积过大,保证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导洞支护结构位于下层硬岩,增加脚座力,提高了拱盖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527377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20278527.1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隧道三维自动化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测量结构、保护结构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测量结构能够同时获取拱顶沉降、洞周收敛和监测位置距掌子面距离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监测数据;所述保护结构内容纳所述测量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隧道侧壁。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监测,更有效地弥补隧道空间效应带来的断面二维监测的误差;还能够为工程管理人员认知当前围岩的真实状态提供数据基础。因此本实用新型弥补了人工测量周期长、精度低的缺点,实现了隧道空间效应的实时自动化监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