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14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368412.X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6 , A61K31/635 , A61K31/337 , A61K9/107 , A61K9/5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COX-2抑制剂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药物组合物以COX-2为靶点全面调控肿瘤微环境增加纳米药物瘤内递送用于治疗肿瘤;本发明中通过抑制肿瘤部位COX-2,减少肿瘤基质细胞,破坏肿瘤基质成分,促进肿瘤血管的正常化,增加瘤内血流灌注和纳米粒的瘤内穿透,从而增加纳米药物的瘤内递送,提高纳米药物对肿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针对肿瘤的干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642178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478237.5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47/64 , A61K47/59 , A61K47/54 , A61K47/60 , A61K47/34 , A61K47/10 , A61K31/337 , A61K9/10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Hedgehog通路抑制剂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药物组合物以Hedgehog通路为靶点调控肿瘤基质增加纳米药物瘤内递送用于治疗胰腺癌;进一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针对胰腺癌的干预策略,该策略包括通过抑制Hedgehog通路调控胰腺癌的基质形成并增加肿瘤内的血流灌注,增加纳米药物穿透达到肿瘤局部,并减弱纳米药物在瘤内均一分布所遇到的阻力,从而提高纳米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8410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301743.3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337 , A61K47/42 , A61K47/2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可注射用紫杉烷类药物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以白蛋白和紫杉烷类药物结合、以磷脂加以分散和稳定而形成的白蛋白纳米粒,制成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利用纳米粒子对肿瘤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使更多药物被动靶向而浓集于肿瘤组织,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同时,由于注射方式的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所述的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存在被动靶向作用,可大大降低给药剂量,从而使得非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有效降低,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适宜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210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15516.1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8/00 , A61K47/42 , A61K9/00 , A61K9/127 , A61K9/14 , A61K49/00 , A61K49/14 , A61P2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级联脑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及用途。本发明的级联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由第一级靶向功能分子、第二级靶向功能分子和药物载体构成;所述的级联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第一级靶向功能分子特异性识别血脑屏障,通过第二级靶向功能分子特异性识别脑部病变部位而达到精确靶向的目的,并将成像分子或药物精确递送至脑部病变部位,达到良好的成像和治疗效果。本发明的级联脑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用于制备治疗或诊断脑部疾病如脑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99291.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6 , A61K41/00 , A61K31/352 , A61K31/655 , A61K31/44 , A61K31/366 , A61K9/127 , A61K47/69 , A61K47/60 , A61P35/00 , A61P15/14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药及纳米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马达及其在制备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马达由纳米载体、铁死亡药物和超声增强剂组成。纳米载体优选聚乙二醇(PEG)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铁死亡药物优选藤黄酸,超声增强剂优选全氟溴辛烷。所述纳米马达通过纳米沉淀法或微流控方法制备。本发明材料简单易得,制备操作简便,制得的纳米马达具有优良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响应性能,能够在HIFU的作用下向病灶部位的深部驱动和高效蓄积,并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可控释放。同时,该纳米马达能够与HIFU协同作用增强肿瘤细胞的铁死亡效果,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3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367277.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IPC: A61K49/14 , A61K49/12 , A61K49/18 , A61K47/62 , A61K47/69 , A61K47/64 , A61K47/42 , A61K45/00 , A61P25/08 , B82Y5/00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炎症靶向及微环境响应性纳米系统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分子影像学技术领域;纳米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分子、纳米载体、核心晶体;靶向功能分子为CD163靶向结合短肽,短肽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核心晶体以生物矿化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内。该纳米系统静脉注射后,通过靶向CD163阳性巨噬细胞在癫痫灶富集,与H+和H2O2发生反应使癫痫灶的磁共振T1信号增强成像,准确、直观的显示特发性/隐源性癫痫灶,有助于临床提高治疗精确性、安全性;还可以催化清除癫痫灶的活性氧物质减轻具有氧化应激,产生氧气改善局部乏氧微环境,保护癫痫区的神经元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993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13699.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细胞膜包被载药纳米粒/探针及其在脑胶质母细胞瘤诊疗中的应用;所述红细胞膜包载药纳米粒由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膜包被载盐酸阿霉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所得。本发明获得的红细胞膜包载药纳米粒具有相似的粒径和形状、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动物体内血液中循环时间长和生物相容性、肿瘤中靶向蓄积含量高等特点,可通过荧光成像实现肿瘤诊断,并可使药物在肿瘤部位释放,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动物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1475463.5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人工红细胞及其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用途,该纳米药物为红细胞膜蛋白整合到人工脂质膜形成的红细胞膜蛋白脂质体,其中,所述的脂质膜由磷脂酰胆碱,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和/或胆固醇构成。本发明所述纳米药物通过模拟红细胞将成孔毒素吸附于其表面,中和毒素的毒性,实现抗毒力因子治疗,从而提高抗细菌感染治疗尤其是耐药细菌感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25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260041.9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靶向纳米磁共振对比剂及制备、应用;所述磁共振对比剂由具有靶向结合功能的小分子、荧光标记物和磁性氧化铁纳米载体组成;所述的具有靶向结合功能的小分子为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EGFRvIII具有亲和力的短肽;所述荧光标记物以共价连接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表面,短肽通过共价连接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该对比剂可通过静脉注射,使得短肽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EGFRvIII结合,促进纳米载体在肿瘤部位浓聚,有助于临床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为肿瘤放化疗的疗效评价和患者预后的评估提高无创性可视化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82127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88439.3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IPC: A61K9/51 , A61K33/32 , A61K47/42 , A61K41/00 , A61K49/00 , A61K49/04 , A61K49/18 , A61P35/00 , A61P35/04 , B82Y5/00 , B82Y20/00 , B82Y25/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蛋白载二氧化锰及全氟溴辛烷纳米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白蛋白载二氧化锰及全氟溴辛烷纳米粒由牛血清白蛋白载二氧化锰及全氟溴辛烷所得。本发明还提供该白蛋白载二氧化锰及全氟溴辛烷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双模态成像和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免疫原性死亡中的应用。其优点在于:本发明获得的白蛋白载二氧化锰及全氟溴辛烷纳米粒具有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免疫死亡的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在肿瘤中主动靶向富集量高的特点,可通过CT和MRI双模态成像实现肿瘤诊断和实时监测,可通过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免疫原性死亡,体内抑制肿瘤生长及肺转移,提高动物生存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