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2639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130413.2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以白蛋白和难溶性替尼类药物结合、并以磷脂加以分散和稳定而形成的白蛋白纳米粒,制成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利用纳米粒子对肿瘤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使更多药物被动靶向而浓集于肿瘤组织,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同时,由于注射方式的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所述的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存在被动靶向作用,可大大降低给药剂量,从而使得非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有效降低,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22915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306978.1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递药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分子,药物和纳米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分子为来源于白介素13的短肽,药物为小分子抗脑胶质瘤药物,纳米载体为表面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粒、聚合物泡囊、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所述药物以包裹或共价连接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内所述短肽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该递药系统可通过脑胶质瘤细胞表面白介素13受体α2的介导作用,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摄取,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脑胶质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1706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9911.6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短肽修饰的脑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递药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分子,药物和纳米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分子为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的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短肽。所述药物以包裹或共价连接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内,短肽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该递药系统可透过血脑屏障靶向侵浸区肿瘤细胞,也可通过EPR效应进入脑肿瘤内,通过脑胶质瘤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介导作用,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摄取,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脑胶质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62291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6978.1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递药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分子,药物和纳米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分子为来源于白介素13的短肽,药物为小分子抗脑胶质瘤药物,纳米载体为表面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粒、聚合物泡囊、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所述药物以包裹或共价连接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内所述短肽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该递药系统可通过脑胶质瘤细胞表面白介素13受体α2的介导作用,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摄取,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脑胶质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5210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15516.1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级联脑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及用途。本发明的级联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由第一级靶向功能分子、第二级靶向功能分子和药物载体构成;所述的级联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第一级靶向功能分子特异性识别血脑屏障,通过第二级靶向功能分子特异性识别脑部病变部位而达到精确靶向的目的,并将成像分子或药物精确递送至脑部病变部位,达到良好的成像和治疗效果。本发明的级联脑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用于制备治疗或诊断脑部疾病如脑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6163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5531.3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9/19 , A61K47/42 , A61K45/00 , A61K31/506 , A61K31/5377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注射用替尼类药物白蛋白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将一种溶有替尼类药物的油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水相组成的混合物置于高压均质机内,使其经受高剪切条件处理得到纳米制剂;通过薄膜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冷冻干燥得到成品,本方法中加入增溶剂、油类稳定剂、pH调节剂等保证了纳米粒的稳定性和较小的粒径及分布。本发明方法重现性好,可以大幅提高替尼类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含量,且采用的技术具有相应的从实验室规模到大生产的配套仪器,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8410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301743.3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337 , A61K47/42 , A61K47/2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可注射用紫杉烷类药物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以白蛋白和紫杉烷类药物结合、以磷脂加以分散和稳定而形成的白蛋白纳米粒,制成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利用纳米粒子对肿瘤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使更多药物被动靶向而浓集于肿瘤组织,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同时,由于注射方式的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所述的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存在被动靶向作用,可大大降低给药剂量,从而使得非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有效降低,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适宜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210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15516.1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8/00 , A61K47/42 , A61K9/00 , A61K9/127 , A61K9/14 , A61K49/00 , A61K49/14 , A61P2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级联脑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及用途。本发明的级联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由第一级靶向功能分子、第二级靶向功能分子和药物载体构成;所述的级联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第一级靶向功能分子特异性识别血脑屏障,通过第二级靶向功能分子特异性识别脑部病变部位而达到精确靶向的目的,并将成像分子或药物精确递送至脑部病变部位,达到良好的成像和治疗效果。本发明的级联脑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用于制备治疗或诊断脑部疾病如脑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62639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30413.2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以白蛋白和难溶性替尼类药物结合、并以磷脂加以分散和稳定而形成的白蛋白纳米粒,制成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利用纳米粒子对肿瘤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使更多药物被动靶向而浓集于肿瘤组织,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同时,由于注射方式的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所述的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存在被动靶向作用,可大大降低给药剂量,从而使得非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有效降低,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05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25177.2
申请日:2012-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短肽介导的靶向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递释系统。所述基因递释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基、基因药物和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基为短肽,载体为聚β-氨基酯和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短肽与聚乙二醇共价连接,基因药物通过包载或吸附的方式与载体形成纳米级基因递释系统。该基因递释系统通过将基因主动靶向递送至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使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所需要的分泌型药物蛋白,并进一步将其分泌递送至脑内,从而实现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