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修复软管在线一体化混胶灌注系统及灌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592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71028.2

    申请日:2022-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修复软管在线一体化混胶灌注系统及灌注工艺,包括供胶、脱泡、混胶、灌胶封闭式一体化,根据实时灌注流量反馈信号调节树脂高精度出胶泵转速,高精度混胶比例同步控制系统调节增稠剂高精度出胶泵转速跟随树脂高精度进胶泵转速实时高精度比例同步变化的同时保证实时灌注流量的稳定性,自动清洗系统待注胶完毕自动清洗装置。本发明通过封闭式树脂、增稠剂的供应、脱泡、混胶、出胶、灌注一体化将原料与外界空气隔离,避免环境污染,提高生产安全性,控制灌注流速同时确保高精度比例混胶,在混胶精度、脱泡时间、灌注效果上有显著改善,不但提升了非开挖修复软管生产效率、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灌注不良现象而且降低产品的次品概率。

    一种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0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57058.9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及成型方法,主要解决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传统固化中固化速度慢、效率低、质量不可控、能耗高等问题。一种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包括保护层、复合材料缠绕层和内胆。其成型方法为:将预浸料按照事先规划的轨迹由缠绕机缠绕至内胆表面,在外部照射紫外光实现缠绕和固化一步完成,在缠绕的同时需要在内胆内部进行充气加压。这种紫外光固化成型方法无需体积庞大的固化炉,能源清洁,且制作成本低,制作过程简单环保,树脂黏度可控。

    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体表面纤维走向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81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91035.X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体表面纤维走向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其中纤维表面3D模型重建模块和纤维走向识别模块均封装在外壳中,照明模块安装在外壳下表面上;纤维表面3D模型重建模块、纤维走向识别模块以及照明模块通过运动执行模块的多自由度机械臂夹持一起在复合材料预成型体上方运动;纤维表面3D模型重建模块、纤维走向识别模块和运动执行模块均与PC端通信连接。本发明可以建立复合材料预成型体表面的模型并实现三维复合材料表面纤维走向的识别,与期望的理想模型进行比较,得到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几何形状偏差参数和纤维走向偏差参数,通过偏差参数判断预成型体几何形状与纤维走向是否符合生产标准,并为之后的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了基础。

    一种碳纤维预浸带缠绕自行车车圈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6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067425.7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预浸带缠绕自行车车圈的制造方法,属于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碳纤维预浸带缠绕自行车车圈包括内、外两层:内层为芯模层,外层为碳纤维预浸带缠绕层,芯模层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碳纤维预浸带缠绕层由环形容器缠绕设备将碳纤维预浸带缠绕布满芯模表面,将布满碳纤维预浸带的芯模置于车圈模具上并通过定型模具压挤布,同时将芯模内气体释放,最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被加热固化成型。环形容器缠绕设备可以将碳纤维预浸带均匀的缠绕布满芯模表面,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碳纤维强度,制成的成品车圈质量更稳定。通过整体成型设备可以一次性成型自行车车圈,生产效率高。成品车圈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车圈的韧性与结构强度。

    植物纤维拉挤复合材料型材

    公开(公告)号:CN109575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46157.7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植物纤维拉挤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是植物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成可广泛应用的新型型材。该新型型材是将树脂和加捻植物纤维进行拉挤模塑及固化成型的植物纤维拉挤复合材料。拉挤成型的复合材料型材可用于制成房屋窗框、楼梯扶手和屋顶彩钢瓦。本发明既能保留传统型材的功能,又可以提高型材的防噪、抗震、防腐蚀、防水等性能,而且应用来源广泛且可自然降解的植物纤维作为生产原料可减少生态污染,缓解环境压力、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一种船舶下水纤维增强橡胶气囊及成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8360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174570.1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下水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下水纤维增强橡胶气囊及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两端囊头采用等应力结构,所述橡胶气囊囊体具有橡胶层、纤维增强层和保护层三层结构。其成型工艺:首先将橡胶带缠绕布满于芯模表面形成橡胶层,其次将干纤维纱以特定的测地线缠绕工艺布满于橡胶层表面形成纤维增强层;然后将橡胶带多层缠绕于纤维增强层表面形成保护层;最后将缠绕后的橡胶气囊进行硫化、脱模。所述工艺可实现一机自动加工,加工环境优,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所述产品柔性好、质量轻、成本低、寿命长、增强结构稳定、可回收利用、可承受高吨位的船舶下水。

    一种复合材料LPG气瓶成型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29842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174398.X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力容器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LPG气瓶成型工艺及装置,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塑料内胆的吹塑;吹塑成型内胆的修整;瓶口添加法兰、阀座及密封环等相关部件;对塑料内胆进行增强纤维的缠绕;添加阀门并确保气密性良好;将缠绕增强纤维的塑料内胆送至注胶工位,通过注胶管对模具内添加胶液的同时对塑料内胆进行充气加压以保持内外压平衡而不会发生形变;注胶完成后,对注胶模具加热固化、冷却。注胶工艺相比湿法缠绕或者干纤维缠绕后添加防护层的工艺更加简单高效、省材料且加工清洁。

    一种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光伏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6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57380.6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光伏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按照组串级采集同一时间段内的光伏的发电量以及气象数据;其次,对上述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而后,构建故障检测神经网络模型,故障检测模块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卷积层进行特征提取,使用通道重排增强特征多样性,然后经LSTM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故障分类结果。训练过程中,利用焦点损失函数作为模型的损失函数处理类别不平衡问题,保存具有最佳性能的模型权重,用于后续故障检测。本发明方法具有精确度高、收敛快、鲁棒性强、泛化能力好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发电阵列故障检测和分类的准确性并实现故障组串的精确定位。

    一种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缠绕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945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26568.5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容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缠绕生产工艺。本发明采用非金属非搪瓷的塑料内胆,通过机器人将塑料内胆按照链条传递单元‑表面处理单元‑纤维缠绕单元‑紫外光固化单元‑链条传递单元的顺序进行加工。且固化过程分为预固化和完全固化,纤维浸入光固化树脂后的预固化过程在无光环境进行,避免外部环境影响,更好地控制固化过程。同时整个生产工艺通过机器人进行物料运输,减少人工参与,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且成品质量轻、耐腐蚀、方便运输、制作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