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994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078362.2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双旋流双燃料喷嘴,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副油路通道壁、主油路通道壁、第一级气路内壁、第二级气路内壁、气路外壁,副油路通道壁内形成副油路通道,副油路通道壁的端部设置副油路旋流器,副油路旋流器连通油路喷口,副油路通道壁与主油路通道壁之间形成主油路通道,主油路通道连通油路喷口,第一级气路内壁与第二级气路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级气路通道,第二级气路内壁与气路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级气路通道,第一级气路通道位于油路喷口一侧的端部设置第一级旋流叶片,第二级气路通道位于油路喷口一侧的端部设置第二级旋流叶片。本发明采用旋流叶片,两级旋流叶片的旋转角度相反,加强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掺混。
-
-
公开(公告)号:CN10506617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01122.3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多级双燃料喷嘴,包括主油路管道壁、副油路管道壁、气路通道组件,中层气路管壁设置在外层气路管壁里,内层气路管壁设置在中层气路管壁里,主油路头部管壁设置在内层气路管壁里,副油路头部管壁设置在主油路头部管壁里,外层气路管壁和中层气路管壁之间构成外层气路通道,中层气路管壁和内层气路管壁之间构成中层气路通道,内层气路管壁和主油路头部管壁之间构成内层气路通道,主油路头部管壁和副油路头部管壁之间构成主油路通道,副油路头部管壁里形成副油路。本发明提高了燃烧效率,缩短了火焰长度,改善了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均匀性,降低了喷嘴头部温度,同时又不烧蚀管壁。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088161.6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双燃料喷嘴,包括水蒸汽通道外壁、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油路喷口,气体燃料通道外壁设置在水蒸汽通道外壁里,主油路管道设置在气体燃料通道外壁里,副油路管道设置在主油路管道里,水蒸汽通道外壁与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之间构成水蒸气通道,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与主油路管道构成气体燃料通道,主油路管道与副油路管道之间构成主油路,副油路管道内部为副油路,副油路管道的端部设置副油路旋流器,主油路和副油路旋流器的出口连通油路喷口。本发明水蒸汽与空气掺混良好,降低了燃烧室排放,避免了熄火现象的发生;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掺混较好,可以有效缩短燃烧火焰,提高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16336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093501.4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C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回热器,包括油气掺混器、协同重整反应器、电磁阀门、等离子体电源;协同重整反应器包括外电极壳体、内电极,内电极安装在外电极壳体里,外电极壳体和内电极之间依次设置阻挡介质a和阻挡介质b,外电极壳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外壳体头部连接段、外壳体中部连接段、外壳体底部连接段,外壳体头部连接段上设置进气口,外壳体底部连接段上设置出气口,在阻挡介质a和阻挡介质b之间、位于阻挡介质a的两个端部处各放置一云母片,云母片上分布有孔,分别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油气掺混器通过电磁阀门连通进气口,等离子体电源连接内电极。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转化率,增加涡轮排气余热的利用深度,提高循环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1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086067.7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分级驻涡环形燃烧室,包括外机匣和内机匣,外机匣和内机匣均为具有大口端和小口端的环形结构,外机匣的内壁和内机匣的内壁形成火焰筒,外机匣的大口端和内机匣的大口端构成燃烧室出口,外机匣的小口端和内机匣的小口端构成空气进口,火焰筒里安装燃烧头部,燃烧头部包括燃油喷嘴和三级轴向旋流器,外机匣上设置燃油导管进口,燃油导管进口连通燃油喷嘴,火焰筒上设置主燃孔、掺混孔、冷却多斜孔,主燃孔位于在燃油喷嘴下游位置,主燃孔的中心线与火焰筒圆周切线的倾角为15°-75°。本发明比常规环形燃烧室更适合于高速度旋流进口条件下的燃烧,产生了多重驻涡效果,能提高火焰稳定性,拓展了稳定燃烧工作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88164.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空气助燃双燃料喷嘴,包括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主油路壁、副油路壁、油路喷口,主油路壁设置在气体燃料通道外壁里,副油路壁设置在主油路壁里,副油路壁内部为中空、形成副油路管道,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构成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的端部设置副油路旋流器,副油路旋流器的出口和主油路管道均连通油路喷口。本发明燃油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而水蒸汽与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也能够快速掺混形成湿空气环境,降低燃烧室排放;在进行气体燃料燃烧时,在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双重掺混的作用下,气体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组分分布将更加均匀,可以有效缩短燃烧火焰,提高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94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78377.9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可旋转双燃料喷嘴,包括气路管道、可旋转气路外壁、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副油路旋流器。气路管道包括一级带旋流叶片的气路通道和一级可通过旋转气路外壁关闭的气路通道,油路管道包括主副两个油路。本发明对气体燃料有两种喷出方式,一部分气体燃料经旋流叶片旋转喷出,一部分气体燃料经喷气小孔直接喷射,在气体燃料质量流量减少时,可以控制减小或者关闭第二级气路通道。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在三种使用工况中切换的问题,关闭第二级气路通道还可以解决当气流流量低于正常工况时喷射深度不够、喷射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7940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157815.1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预热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外壁、燃烧室底部、预热管、燃料进口壁,预热管安装在燃烧室外壁里,预热管与燃料进口壁以及部分燃烧室外壁构成燃烧区,燃料进口壁与燃烧室外壁其余部分以及燃烧室底部构成燃料混合腔,燃烧室外壁的燃烧区部分开有空气进口,燃料进口壁上开有燃料进口。本发明采用了非对称燃烧室结构,空气通过切向入口进入到燃烧区中,通过切向旋流来稳定火焰,此时火焰的高温区位于中心轴周围。在燃烧室中心轴处布置预热管道,提高燃料的初始温度,提高燃烧效率。通过非对称和预热这两项技术可以达到降低排放和调高燃烧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8164.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空气助燃双燃料喷嘴,包括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主油路壁、副油路壁、油路喷口,主油路壁设置在气体燃料通道外壁里,副油路壁设置在主油路壁里,副油路壁内部为中空、形成副油路管道,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构成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的端部设置副油路旋流器,副油路旋流器的出口和主油路管道均连通油路喷口。本发明燃油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而水蒸汽与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也能够快速掺混形成湿空气环境,降低燃烧室排放;在进行气体燃料燃烧时,在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双重掺混的作用下,气体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组分分布将更加均匀,可以有效缩短燃烧火焰,提高燃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