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88165.4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路轴向分级式双燃料喷嘴,包括气路外壁和安装在气路外壁里的主油路壁,主油路壁里安装副油路壁,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形成主油路通道,副油路壁里形成副油路通道,气路外壁和主油路壁之间形成气路;气路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路前腔、气路喉部、气路后腔,在气路外壁上,位于气路前腔的位置上设置气路一级喷气孔,位于气路喉部的位置上设置喉部喷气孔,位于气路后腔的位置设置气路二级喷气孔。本发明采用了气路轴向分级式结构,在减小喷嘴的径向尺寸的同时增大了气路流通面积,加强了燃料与空气间的掺混,强化了燃烧,缩短了火焰,同时又不烧蚀火焰筒壁面;在进行液体燃料燃烧时,气路还可以进行水蒸汽回注。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8165.4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路轴向分级式双燃料喷嘴,包括气路外壁和安装在气路外壁里的主油路壁,主油路壁里安装副油路壁,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形成主油路通道,副油路壁里形成副油路通道,气路外壁和主油路壁之间形成气路;气路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路前腔、气路喉部、气路后腔,在气路外壁上,位于气路前腔的位置上设置气路一级喷气孔,位于气路喉部的位置上设置喉部喷气孔,位于气路后腔的位置设置气路二级喷气孔。本发明采用了气路轴向分级式结构,在减小喷嘴的径向尺寸的同时增大了气路流通面积,加强了燃料与空气间的掺混,强化了燃烧,缩短了火焰,同时又不烧蚀火焰筒壁面;在进行液体燃料燃烧时,气路还可以进行水蒸汽回注。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19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2295.5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燃烧室头部的文氏管装置,包括安装边、文氏管进口、文氏管出口,安装边位于文氏管进口一侧,文氏管进口和文氏管出口之间为文氏管喉道,文氏管出口处设置扰流锥,扰流锥呈三棱锥形,锥头指向文氏管进口方向,锥底面与文氏管出口面平齐,扰流锥之间距离相同,均匀排列。本发明后部的扰流锥能够起到强烈的扰流作用,在背风侧形成液体与壁面的分离,扰流锥的楔形外形能够起到剪切油膜的作用,将整体环状油膜剪切成韧带状液膜,使韧带液膜置于内外两层不同速度气流间,强化液膜的表面波动,起到强化液膜雾化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88164.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空气助燃双燃料喷嘴,包括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主油路壁、副油路壁、油路喷口,主油路壁设置在气体燃料通道外壁里,副油路壁设置在主油路壁里,副油路壁内部为中空、形成副油路管道,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构成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的端部设置副油路旋流器,副油路旋流器的出口和主油路管道均连通油路喷口。本发明燃油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而水蒸汽与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也能够快速掺混形成湿空气环境,降低燃烧室排放;在进行气体燃料燃烧时,在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双重掺混的作用下,气体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组分分布将更加均匀,可以有效缩短燃烧火焰,提高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8164.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空气助燃双燃料喷嘴,包括气体燃料通道外壁、主油路壁、副油路壁、油路喷口,主油路壁设置在气体燃料通道外壁里,副油路壁设置在主油路壁里,副油路壁内部为中空、形成副油路管道,主油路壁与副油路壁之间构成主油路管道,副油路管道的端部设置副油路旋流器,副油路旋流器的出口和主油路管道均连通油路喷口。本发明燃油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而水蒸汽与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也能够快速掺混形成湿空气环境,降低燃烧室排放;在进行气体燃料燃烧时,在助燃空气和旋流器进来的空气双重掺混的作用下,气体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组分分布将更加均匀,可以有效缩短燃烧火焰,提高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1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92295.5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燃烧室头部的文氏管装置,包括安装边、文氏管进口、文氏管出口,安装边位于文氏管进口一侧,文氏管进口和文氏管出口之间为文氏管喉道,文氏管出口处设置扰流锥,扰流锥呈三棱锥形,锥头指向文氏管进口方向,锥底面与文氏管出口面平齐,扰流锥之间距离相同,均匀排列。本发明后部的扰流锥能够起到强烈的扰流作用,在背风侧形成液体与壁面的分离,扰流锥的楔形外形能够起到剪切油膜的作用,将整体环状油膜剪切成韧带状液膜,使韧带液膜置于内外两层不同速度气流间,强化液膜的表面波动,起到强化液膜雾化的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