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7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77954.0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共光路自校准薄膜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光源输出模块、膜厚测量探头模块、干涉与解调模块以及采集与控制模块等四部分。本发明的测量探头能同时实现对传输光线的透射和反射,无待测薄膜时可实现两探头间绝对距离H的测量;待测薄膜安置在两探头中间,实现两探头与待测薄膜前后表面绝对距离H1和H2的测量;待测薄膜厚度d可由d=H‑(H1+H2)确定。本发明实现不需标定样品即可对透明与不透明薄膜的厚度进行测量,干涉光束共光路克服了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系统内部机械不稳定和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自校准、测量结果可溯源、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843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71280.4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基于多主体随机决策过程的分布式系统自愈调控方法。借助多主体随机决策过程,构建多层恢复机制下分布式系统自愈调控系统,使决策主体能够通过迭代计算获得实时恢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具备多层恢复机制的分布式系统中应用该方法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实现分布式系统失效自愈调控机制。本发明所公开方法具有策略求解计算量和网络通信开销少,分散式控制,符合分布式系统动态、开放特点等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中失效自愈决策的难题;自愈调控方法的应用方案为分布式系统失效自愈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6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5433.4
申请日:2022-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一燃料低温重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供油系统、发动机系统、传感器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供油系统中燃料泵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进入所述进气歧管,随后喷入重整室后进入发动机;所述重整室与发动机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进气歧管的各支路上分别设置有重整室进气控制阀,用于调节重整室的进气量;所述重整室位于发动机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均匀分布,且重整室和发动机之间贯通;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数值调控重整气进气控制阀从而控制重整室内的燃料‑混合气占比。本发明的重整室策略为缸温缸压较低时,由最下方的重整室提供重整气;缸温缸压较高时,由最上方的重整室提供重整气。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6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2899.9
申请日:2022-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低温重整装置及其重整气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供油子系统、发动机、外置重整器、传感子系统及控制子系统;所述外置重整器设置在发动机外部,所述外置重整器具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重整器排气道的一端,所述重整器排气道的另一端连通发动机进气管;两个进气口分别用于喷入初始燃料和发动机废气,利用废气余热使发动机废气中氧气与初始燃料重整后形成重整气;进入所述外置重整器内部的所述发动机废气的流量由废气控制阀控制;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获得的发动机温度和压力值,调控所述废气控制阀,调节进入外置重整器的废气,从而调节重整气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63389.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563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多个电池单体和动力电池散热和排气组件;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和排气组件包括控制器、探头采集模块、风机驱动模块和报警模块;探头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探头采集模块的温度和烟雾浓度的电压数字信号,如果接收的温度采集电压值超过第一基准电压值,蜂鸣器报警,并驱动排风扇同向转动;当接收的烟雾浓度采集电压值大于第二基准电压值时,蜂鸣器报警,并驱动风机使位于一侧的排风扇正向转动,另一侧的排风扇反向转动;还公开了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散热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4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19118.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角度监测的薄膜厚度与折射率同时测量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测量领域,包括宽谱光输出模块、窄线宽激光输出模块、薄膜测量模块、解调干涉仪模块以及采集与控制模块等五个主要部分。本发明基于偏振复用的原理,利用双面四探头的测量结构,在对薄膜厚度及折射率测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其角度偏移进行监测及校正,提升厚度测量准确性的同时可对薄膜厚度均匀性的评价。偏振复用技术的采用消除了透射光影响,降低特征干涉峰的识别难度。本发明实现不需要额外的装置即可实现对薄膜的偏转角度进行测量,具有薄膜厚度与折射率测量准确性高、评价结果丰富、自校准、自标定、可溯源以及测量系统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53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082442.3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厚度与折射率同时测量的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光学测量领域。具体包括宽谱光源输出模块、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出模块、膜厚测量探头模块、解调干涉仪模块以及采集与控制模块五部分。本发明将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直接输入到解调干涉仪模块中,满足干涉信号共光路的同时避免了膜厚测量探头模块中激光透射光以及激光多次反射光对干涉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控制膜厚测量探头尾纤的长度避免了膜厚测量探头模块中宽谱光透射光对特征信号峰识别的干扰。本发明实现不需标定样品标定即可对薄膜的厚度及折射率进行非接触测量,具有自校准、测量结果可溯源、稳定性高、特征信号识别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9172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083755.7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G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面水下混合型航行探测器,包括同轴线依次相连的艏舱、浮力调节舱、姿态控制舱、控制通信舱和艉舱,其中艏舱和艉舱为非密封舱,与外部水域相通,浮力调节舱、姿态控制舱、控制通信舱为密封舱,艏舱内装有水翼收放装置;浮力调节舱安装有浮力调节系统,通过油泵对油囊内油的充放来调节浮力;姿态控制舱内装有姿态调整系统,通过电机移动重物滑块的位置来改变重心位置,继而改变航行器的姿态,控制通信舱内安装有航行器控制与通信用的电子设备;艉舱内装有操舵系统。本发明兼具水下滑翔器和波浪滑翔器的特点,增加了航行器的持续工作能力和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47843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1280.4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基于多主体随机决策过程的分布式系统自愈调控方法。借助多主体随机决策过程,构建多层恢复机制下分布式系统自愈调控系统,使决策主体能够通过迭代计算获得实时恢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具备多层恢复机制的分布式系统中应用该方法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实现分布式系统失效自愈调控机制。本发明所公开方法具有策略求解计算量和网络通信开销少,分散式控制,符合分布式系统动态、开放特点等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中失效自愈决策的难题;自愈调控方法的应用方案为分布式系统失效自愈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8828.9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均匀采样白光干涉信号的中心条纹位置识别方法。通过给每一个采样点引入修正系数,改进传统的白光干涉中心条纹重心法,从而抑制不均匀采样的影响,得到准确的中心条纹位置信息。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优势在于无需获取修正后均匀采样的白光干涉信号,即可准确识别中心条纹位置,因此可在有效补偿非均匀采样影响、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达到简化计算流程、缩减计算量、减少计算耗时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