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复合材料液相旋转焊料回填式焊接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42268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3111098.3

    申请日:2003-02-27

    Abstract: 铝基复合材料液相旋转焊料回填式焊接新方法,它涉及一种焊接方法,特别是一种针对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方法。它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a、装卡:将下被焊件(3)安装在钎液槽(1)上,将上被焊件(4)置于下被焊件的上方,向钎液槽(1)中加入液态钎料,并使液态钎料没过上、下被焊件的对接缝;b、旋转摩擦:将液态钎料加热至380℃~500℃,并保温,将上下被焊件对接,并使两被焊件产生接触式相对旋转;c、钎料回填:使上下被焊件分开,并旋转上被焊件(4),使液态钎料回流,d、加压缓冷:对被焊件施压,使焊缝对接,并保持压力缓冷。本发明的焊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复合材料钎焊过程中钎料很难在母材上铺展和润湿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旋转去除氧化膜后钎料被挤掉流失的问题。

    电子作用超高真空蒸发源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32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353532.X

    申请日:2021-11-16

    Inventor: 赵维巍 吴向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作用超高真空蒸发源,其中,包括基座、蒸发组件、水冷保护套和温控组件,所述蒸发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水冷保护套设于所述基座上,套设在所述蒸发组件外;所述水冷保护套与所述基座组成蒸发内腔;所述温控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同时与所述蒸发组件和所述水冷保护套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所述蒸发内腔中的温度。本申请公开的电子作用超高真空蒸发源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温控组件调节蒸发过程中的温度,从而控制蒸发速率,提升蒸镀效果。

    一种光伏电池正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及光伏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512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150489.1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浆料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正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及光伏电池,正面银浆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环氧树脂3‑8份、助剂2‑7份和球状银包铜粉85‑95份,制备方法包括:将环氧树脂、助剂和球状银包铜粉混合均匀,得到正面银浆,在混合过程中同步进行超声波处理,所述电极由光伏电池正面银浆在光伏电池正面烧结得到。本发明的银浆粘度低,可以应用于高精度丝网印刷中,采用该银浆在光伏电池正面印刷后得到涂层与基材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效果和接触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电阻。

    离子作用多功能蒸发溅射源

    公开(公告)号:CN1140325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353006.3

    申请日:2021-11-16

    Inventor: 吴向方 赵维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作用多功能蒸发溅射源,其中,所述离子作用多功能蒸发溅射源包括基座,以及堆叠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磁场分布组件、水冷组件、气体供给组件和阴极组件,所述磁场分布组件用于给所述阴极组件提供磁场;所述气体供给组件用于向所述阴极组件内供给反应气体或者惰性气体。本申请公开的蒸发溅射源工作时,通过气体供给组件向阴极组件内供气,通过阴极组件内部产生放电使进入阴极组件的气体发生电离,从而与靶材反应,有利于蒸发成膜,提高镀膜效果。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87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428639.X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赵维巍 尹锐 张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属于介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含纳米碳材料和丝胶蛋白的分散液;将可降解生物质材料加入所述分散液中,进行第一加热处理,然后加入防腐剂,进行第二加热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涂覆在基板上,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薄膜。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以可降解生物质材料作为柔性绝缘基体材料,以分散均匀的纳米碳材料为导电相,制备得到具有良好的柔性、可降解性和负介电性能的薄膜,该薄膜性能稳定,可循环再利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钙钛矿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493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14656.9

    申请日:2022-08-01

    Inventor: 赵维巍 王浩然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电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钙钛矿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卤化碱金属、第四主族金属卤化盐和卤化铵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有机酸和有机胺在有机溶液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钙钛矿纳米材料。卤化铵中的NH4+离子可以强有力的结合到钙钛矿纳米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富含NH4+的配体壳层,从而有助于控制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生长,并同时增强胶体溶液的稳定性。此外,卤化铵提供的富含NH4+和卤素离子的环境有助于消除Cs+离子空位和卤素离子空位,增强荧光强度,从而实现实现制备同时具有载流子高效注入、胶体稳定性和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理想发光波段的短链配体封端的钙钛矿纳米材料。

    一种半固化片及其制备方法与覆铜板

    公开(公告)号:CN1153200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1611.7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化片及其制备方法与覆铜板,所述半固化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PTFE破乳胚料置于成型装置中挤压,得到若干PTFE片料,其中,成型装置包括压板和压槽,所述压槽的侧壁上设有狭缝;将所述若干PTFE片料叠放至所述成型装置中挤压,得到若干经过二次挤压的PTFE片料;重复上述对片材的挤压步骤,对所述PTFE片料进行循环挤压,得到PTFE半固化片坯料;将所述PTFE半固化片坯料烘干,得到半固化片。本发明通过采用结构简单的成型装置,得到具有较好尺寸稳定性、介电性能均匀稳定的半固化片,有利于后续加工及产品的稳定;此装置是利用PTFE纤维化后的材料特性,采用循环挤压的工艺路线,得到自支撑、较高力学强度的PTFE半固化片。

    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4292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54217.3

    申请日:2021-12-17

    Inventor: 赵维巍 王浩然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光电器件。其中,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分散液;获取卤化胺盐,将所述卤化胺盐与所述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分散液进行混合处理,分离得到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其中,所述卤化胺盐中卤素与所述钙钛矿纳米材料中卤素相同。本申请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应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并且制备的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通过卤化胺盐释放的卤素对表面缺陷的钝化作用,使得钝化后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具有优异且稳定的荧光性能。

    打印信息的安全输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7439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974703.X

    申请日:2020-09-16

    Inventor: 赵维巍 袁云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打印信息的安全输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所述打印信息的安全输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采用隐形墨水打印的待测密码本,所述隐形墨水具有紫外响应性;采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待测密码本,获得显示有密码字符的待测样本;将所述待测样本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与所述待测密码本相对应的打印信息,其中,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训练字符为输入训练集、以与所述训练字符相对应的训练标签为输出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获得。这种安全输出方法,可以提高打印信息的安全性能。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药物载体纳米孔道的可靠性封装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8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194168.9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药物载体纳米孔道的可靠性封装制备方法,主要通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带有纳米孔道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米颗粒,然后利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在带有纳米孔道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纳米颗粒表面上生长一层超薄无机盐涂层,实现纳米孔道的完全封闭,并对负载的药物分子进行彻底封装,实现在药物传输的过程中保证“零释放”,同时,该封装层对酸性pH响应,可以在肿瘤微环境的酸性条件下实现药物的靶向控制释放,进一步确保肿瘤治疗过程中空心介孔二氧化硅药物载体使用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