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锆和钒微合金化挤压铸造制备高硅耐热铝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53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1233.3

    申请日:2023-09-18

    Inventor: 姜巨福 董健 王迎

    Abstract: 一种锆和钒微合金化挤压铸造制备高硅耐热铝合金的方法,涉及一种挤压铸造制备高硅耐热铝合金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Al‑Si合金的稳定性和抗粗化的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锆和钒微合金化提供更多异质形核位置细化组织,并且得到一种能够显著提升合金强度与抑制高硅铝合金粗化的析出相,通过挤压铸造抑制缺陷的产生,提升合金元素在基体中的固溶度,从而实现高硅铝合金室温高温性能的同步提升。本发明的中Zr和Ti能够通过包晶反应形成Al3Ti和Al3Zr,Al3Ti和Al3Zr的出现能够显著细化合金显微组织,并且Zr和V有利于形成(AlSi)3(ZrV)相,该相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自动工作模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0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35433.9

    申请日:2023-04-19

    Inventor: 王迎 周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自动工作模态分析方法,通过若干传感器随机采样获取目标结构的振动响应信号;设置初始频率范围并建立相应的频率字典,基于频率字典通过压缩感知优化算法获取稀疏系数;从频率字典中选择所述稀疏系数最大的前若干位候选模态;获取各候选模态之间的模态置信度,根据稀疏系数和模态置信度筛选出若干目标模态;根据各目标模态确定目标频率范围并建立相应的频率字典,根据目标频率范围和相应的频率字典确定目标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解决了目前基于压缩感知的无重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自动程度低,需要用户评判所得到的模态参数,存在人为误差、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无重构模态参数获取方法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2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19565.3

    申请日:2023-01-06

    Inventor: 王迎 周健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无重构模态参数获取方法及检测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结构随机采样下的压缩振动响应信号;为压缩振动响应信号设置第一模态频率搜索范围及第二模态频率搜索范围,根据第一模态频率搜索范围及第二模态频率搜索范围,通过基追踪降噪算法确定模态频率;根据模态频率设置第一模态阻尼比搜索范围及第二模态阻尼比搜索范围,根据第一模态阻尼比搜索范围及第二模态阻尼比搜索范围,通过基追踪降噪算法确定模态阻尼比;根据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确定待检测结构对应的模态振型。本申请利用基追踪降噪算法通过两步搜索的方式确定模态参数,避免了由于字典过大而导致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模态参数的识别效率。

    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长期工作模态分析方法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2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19314.5

    申请日:2023-01-06

    Inventor: 王迎 周健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长期工作模态分析方法及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随机采样下的压缩振动响应信号,将上一次采集的压缩振动响应信号计算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作为先验信息;基于先验信息建立模态频率范围,从模态频率范围内提取目标模态频率;基于先验信息及目标模态频率建立模态阻尼比范围,从模态阻尼比范围内提取目标模态阻尼比;基于目标模态频率和目标模态阻尼比确定模态振型。本申请将上一次采集的压缩振动响应信号计算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作为先验信息,无需传感器中增设额外单元,降低了无线传感器电源的电量消耗。

    一种海上风机的基准状态空间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8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021700.X

    申请日:2022-08-24

    Inventor: 王迎 梁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机的基准状态空间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海上风机的高阶有限元模型的前若干阶数的模态信息构建基准状态空间模型,由于基准状态空间模型仅由高阶有限元模型的前若干阶模态信息建立,因此采用基准状态空间模型代替高阶有限元模型对海上风机进行时域分析可以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高阶有限元单元的数量过多,因此采用高阶有限元模型对海上风机进行时域分析计算效率低、计算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结构动力学模型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7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674213.9

    申请日:2021-12-31

    Inventor: 王迎 张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结构动力学模型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结构,获取所述目标结构的结构响应数据和拓扑信息;根据所述结构响应数据和所述拓扑信息对预设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后的所述人工神经网络作为所述目标结构对应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应用本发明生成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可以计算(预测)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本发明通过将目标结构的拓扑信息引入深度学习网络的框架之中,可以在不失去深度学习网络对于目标结构的物理特征的提取能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实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不同拓扑结构中的转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模拟结构动力学的深度学习网络泛化能力差的问题。

    一种脆性高熵合金热压烧结体热机械致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5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10235.8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一种脆性高熵合金热压烧结体热机械致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合金热压烧结体热机械致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脆性高熵合金热压烧结体致密对相对较低,烧结体热机械加工致密过程中容易发生失稳开裂的技术问题。致密凸模、致密凹模和致密顶杆组成的闭式型腔实现了在小变形量镦粗的热机械变形过程中由模具型腔的作用使中合金内部快速建立三向压应力状态,避免了失稳开裂。通过合适坯料温度以及模具的加热使低塑性高熵合金通过热塑性变形流动实现孔隙闭合,可有效提高脆性高熵合金热压烧结体的致密度。

    一种铝合金反重力充填液固态局部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349884.1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反重力充填液固态局部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合金反重力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低压铸造和差压铸造无法有效解决大壁厚差类铸件的缺陷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局部加压限位块和局部加压固定套组成的局部加压限位系统能够有效保证沿局部加压限位块轴向实施精确的限位功能,保证不同铝合金产品尺寸特征所需要的局部加载距离,获得不同尺寸形状铝合金产品的局部加载效果;本发明通过气压驱动反重力充填和液压驱动局部加压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铝合金铸件在充型和凝固过程中缺陷有效调控和控形控性的双控成形,对提升产品表面质量、保证尺寸精度和提高产品致命性、力学性能都非常有益。

    一种轻合金真空高压铸造柔性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333288.4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一种轻合金真空高压铸造柔性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的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轻合金真空铸锻复合成形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合金真空压铸技术厚壁处铸造缺陷调控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真空泵在铝合金或镁合金熔体进入模具型腔前将型腔内气体抽出,大大降低了型腔内的气体残留,从而使压铸件卷气程度明显降低,对于提升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致密性作用明显;采用安装在动模上的柔性加载液压缸、柔性加载传力杆、柔性加载限位板以及柔性加载块组成的柔性加载系统对液固态铝合金或镁合金熔体进行局部加载和强制补缩,使厚壁处铸造缺陷明显降低,这对于提升铸件致密程度和宏观力学性能都非常有益。

    一种乘用车和商用车铝合金轮毂低压充型高压锻造变形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2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9224.0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一种乘用车和商用车铝合金轮毂低压充型高压锻造变形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汽车铝合金轮毂成形中无法彻底消除轮毂处的铸造缺陷且无法用铸造方法成形变形铝合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拓宽了铝合金轮毂材料的使用范围,实现了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都可以应用于铝合金轮毂成形的目标;传统铸造成形轮毂只能使用铸造铝合金,因为其流动充填能力强,而本发明可以实现变形铝合金用于铝合金轮毂,利用锻造变形解决其充填能力弱和易产生热裂纹的技术瓶颈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