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045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483025.2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H5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衔铁主体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对称的单侧截面,倾斜截面为焊接返簧簧片提供方便,并减轻衔铁本身端部重量,直接降低转动惯量,对称的截面设计也使得衔铁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正方向的问题,降低了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返簧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切削截面上,返簧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可进行调整;对于大部分紧凑型转动衔铁继电器,可以不再需要原有的返簧连接机构或返簧固定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94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77920.6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接触器吸合时间合格率预测方法,属于接触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触器设计过程中对吸合时间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存在的需要加工制作样品导致设计和测试成本高和设计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接触器设计文件确定对吸合时间有影响的三种参数设计值及上下限、采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利用MATLAB产生N组参数组合;然后根据该N组参数组合获得N组吸合时间特性参数;进而获得吸合时间参数的分布特性;最后根据该分布特性和接触器的吸合时间设计参数利用Simpson法则获得接触器吸合时间合格率。本发明适用于在接触器的设计环节对接触器吸合时间的合格率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为接触器的设计者提供修正设计参数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642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77619.5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接触器触头接触压力合格率预测方法,属于接触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触器设计过程中对接触压力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存在的需要加工制作样品导致设计和测试成本高和设计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接触器设计文件确定对接触压力有影响的三种参数设计值及上下限、采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利用MATLAB产生N组参数组合;然后根据该N组参数组合获得N组接触压力特性参数;进而获得接触压力参数的分布特性;最后根据该分布特性和接触器的触头接触压力设计参数利用Simpson法则获得接触器接触压力合格率。本发明适用于在接触器的设计环节对接触器接触压力的合格率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为接触器的设计者提供修正设计参数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077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6252.0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H50/16
Abstract: 一种转动式硅钢片铁芯的交流接触器,属于电器领域,涉及一种接触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直动式的交流接触器的抗振性差,现有交流接触器交流电磁系统的铁芯中涡流损耗较大和吸力具有脉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转动式交流接触器,且该转动式交流接触器中的两个铁芯均为硅钢片叠片铁芯,在每个铁芯的上端套有一个短路环,且短路环与铁芯紧密接触。转动式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采用串联双绕组励磁线圈结构。本发明采用硅钢片的叠片式铁芯减小铁芯中涡流损耗,在铁芯上会增加短路环结构消除吸力脉动引起的噪音并达到较好的电磁特性。本发明适用于转动式交流接触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45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83025.2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H5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衔铁主体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对称的单侧截面,倾斜截面为焊接返簧簧片提供方便,并减轻衔铁本身端部重量,直接降低转动惯量,对称的截面设计也使得衔铁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正方向的问题,降低了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返簧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切削截面上,返簧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可进行调整;对于大部分紧凑型转动衔铁继电器,可以不再需要原有的返簧连接机构或返簧固定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408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1192762.0
申请日:2018-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盒传输线模型的二维非线性静磁场模型的有限元求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确定待求解的变量以及求解域;二、建立rz直角坐标系;三、列出二维轴对称非线性静磁场中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式并组成一微分方程组;四、对求解域进行分网;五、计算有限元的系数矩阵;六、建立等效的黑盒电路模型;七、在黑盒电路模型与线性电路之间插入一段传输线线段;八、进行传输线法迭代;九、重复进行迭代,直到迭代结果收敛到固定误差,结束求解。本发明能够对所求问题并行地进行求解计算,并且能够用于复杂的有限元分网模型求解当中,从而解决牛顿迭代法求解有限元非线性问题时带来的求解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9485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177920.6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接触器吸合时间合格率预测方法,属于接触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触器设计过程中对吸合时间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存在的需要加工制作样品导致设计和测试成本高和设计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接触器设计文件确定对吸合时间有影响的三种参数设计值及上下限、采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利用MATLAB产生N组参数组合;然后根据该N组参数组合获得N组吸合时间特性参数;进而获得吸合时间参数的分布特性;最后根据该分布特性和接触器的吸合时间设计参数利用Simpson法则获得接触器吸合时间合格率。本发明适用于在接触器的设计环节对接触器吸合时间的合格率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为接触器的设计者提供修正设计参数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05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263219.6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动式上置永磁T型衔铁结构,包括外壳、上轭铁、永磁体、线圈骨架、线圈、下轭铁、衔铁、连杆以及弹簧,其中所述外壳、所述上轭铁、所述下轭铁和所述衔铁均为导磁材料。所述上轭铁为圆环形,设置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处;所述永磁体与所述上轭铁的内圆周紧密连接;所述线圈骨架为圆环型,与所述外壳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下轭铁为圆环型,位于所述上轭铁以下、所述线圈骨架以上的位置处;所述衔铁包括固定连接的衔铁上底和衔铁柱体,用以在所述上轭铁和所述下轭铁之间垂直上下移动。本发明采用对称结构,安装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废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0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97448.5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继电器批次产品释放时间一致性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批次产品释放时间一致性控制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继电器产品研发过程中缺乏一致性控制方法指导研发人员对可控参数分配合理的容差,进而导致制造过程中批次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而提出了继电器批次产品释放时间一致性控制方法。一、正交试验设计;二、试验数据贡献率分析;三、建立容差分配目标函数;四、确定关键参数及其容差;五、继电器制造过程控制。本发明应用于继电器研发阶段的一致性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0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097448.5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批次产品释放时间一致性控制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继电器产品研发过程中缺乏一致性控制方法指导研发人员对可控参数分配合理的容差,进而导致制造过程中批次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而提出了继电器批次产品释放时间一致性控制方法。一、正交试验设计;二、试验数据贡献率分析;三、建立容差分配目标函数;四、确定关键参数及其容差;五、继电器制造过程控制。本发明应用于继电器研发阶段的一致性控制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