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强脉冲噪声检测及压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982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46894.0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强脉冲噪声检测及压制方法。依据数理统计的随机误差理论,计算可控震源地震记录的各采集道基准振幅,输入一道原始非相关数据,对所有峰值及谷值数据分别排序,去除峰值和谷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定义强脉冲噪声检测的正阈值,在地震数据中检测强脉冲信号,对强脉冲噪声位置的地震数据清零或噪声振幅压缩。经试验,本发明公开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强脉冲噪声检测及压制方法广泛适用于具有较强背景噪声,难以得到高信噪比数据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预处理过程,图1和图2展示了采用强脉冲噪声压制技术前后的地震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对改善地震数据质量改善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被强脉冲噪声淹没的地震波信号。

    可控震源锁相控制系统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23874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271585.6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震源锁相控制系统,是由主控单元分别连接锁相控制单元和信号采集与输出单元,信号采集与输出单元连接可控震源模块构成。是在FPGA芯片内部编程实现K-L分解滤波器,既避免了外界电磁干扰噪声对锁相环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抗噪性能,又实现了对可控震源反馈信号的无相移滤波,解决了反馈信号相位检测时间偏移和零点跳变问题,从而显著提高了相位检测精度,并增加锁相环输出信号的相位精确度。同时本发明中的标准信号由直接频率合成器(DDS)产生,这种将直接频率合成器与数字式锁相环技术相结合的相位控制方案,与现有的模拟锁相环控制方案相比,极大地改善了可控震源锁相控制的速度。

    一种变截面客车侧围立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8588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42181.X

    申请日:2013-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车安全性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客车侧翻安全性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的变截面冲压拼焊客车侧围立柱结构。由外板结构(6)和U型内板结构(7)两部分焊接而成,外板结构(6)从顶部纵梁(2)到窗腰梁(3)之间宽度相同,窗腰梁(3)到下腰梁(5)之间,其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U型内板结构(7)截面尺寸沿立柱长度方向由上向下逐渐增大,U型内板结构(7)各个截面的尺寸宽度均小于相同截面位置处外板结构(6)的截面宽度,U型内板结构(7)与外板结构(6)连接处有等宽度的焊接搭接区域。本发明能够保证在客车侧翻过程中客车车身侧围立柱的碰撞力矩与立柱截面尺寸相匹配,使侧围立柱变性更加均匀,提高客车的侧翻安全性能。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9713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424198.7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由设置在客车两侧底部行李舱门上的可使舱门迅速展开的舱门弹出机构(3)、设置在驻车制动器处的触点开关、设置在车体重心位置的倾角传感器(1)和控制器(2)构成,它还包括置于两侧客车行李舱门(6)内侧并置于塑料薄板(18)内的安全气囊组件(7),舱门弹出机构(3)与安全气囊组件(7)分别与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的倾角传感器(1)、驻车制动器处触点开关分别与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本发明在现有客车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提高客车侧翻安全性的防护装置,致力于在不改变原车身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上掀式活动舱门和安全气囊组件来提高客车侧翻安全性,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

    一种基于性能互补思想的全承载客车车身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586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376218.8

    申请日:2012-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性能互补思想的全承载客车车身结构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带有中门的全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的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刚度的合理匹配,使底架强侧与承载能力较弱的侧围(右侧围)互补,底架弱侧与承载能力较强的侧围(左侧围)互补,车身整体形成一个均匀承载的空间框架结构,大大提高了结构各部分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利用内力优化与灵敏度分析技术,有效地降低结构各杆件的非轴向载荷,使得结构构件的受力更加合理、载荷分配更加均匀。

    可控震源地震记录中脉冲噪声干扰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498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0991.7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震源地震记录中脉冲噪声干扰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利用可控震源的直达波信号确定基准振幅值和噪声检测阈值;然后根据检测阈值,设计自动检测记录中脉冲噪声的算法;最后,通过检测得到的脉冲噪声进行分析,评价可控震源记录受脉冲噪声的影响程度。本发明公开的分析方法能够广泛适应于可控震源线性和非线性的扫频方式,在地震数据采集现场快速有效地实现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的噪声分析,实时分析可控震源的脉冲噪声对记录的影响,避免由于噪声水平强或包含随机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可控震源相关记录质量不佳情况,从而降低成本,有效保证了可控震源的采集质量。

    一种变截面客车侧围立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858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2181.X

    申请日:2013-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车安全性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客车侧翻安全性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的变截面冲压拼焊客车侧围立柱结构。由外板结构(6)和U型内板结构(7)两部分焊接而成,外板结构(6)从顶部纵梁(2)到窗腰梁(3)之间宽度相同,窗腰梁(3)到下腰梁(5)之间,其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U型内板结构(7)截面尺寸沿立柱长度方向由上向下逐渐增大,U型内板结构(7)各个截面的尺寸宽度均小于相同截面位置处外板结构(6)的截面宽度,U型内板结构(7)与外板结构(6)连接处有等宽度的焊接搭接区域。本发明能够保证在客车侧翻过程中客车车身侧围立柱的碰撞力矩与立柱截面尺寸相匹配,使侧围立柱变性更加均匀,提高客车的侧翻安全性能。

    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6807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6899.2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在勘探区域,采用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采集时,检波器位置选择遵循以检波器接收信号不饱和为前提,通过反褶积运算,对可控震源单炮记录做互相关检测,即得到包含震源子波的地震记录。经试验,本发明适于任何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检测过程,尤其适于可控震源与地面耦合不好或地质体结构复杂,勘探条件较差的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本发明与现有的以震源控制信号、基板附近信号为相关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检测方法相比,信噪比得到显著的提高。尤其是解决了在金属矿区用地震勘探方法找矿由于信噪比低而不能的问题;本发明使得地震勘探能够用于金属矿区的地震数据采集和金属矿藏的寻找。

    客车侧翻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1620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11257.5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车安全性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客车侧翻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是由设置在车体重心位置的倾角传感器感知车身的倾斜角度,当客车行驶过程中车身倾角超过设定的临界角度时通过控制器对设置在行李舱门与车身间的舱门弹出机构发出指令打开行李舱门,先于车身触地的行李舱门,通过车身腰梁下立柱、与车身腰梁下立柱铰连的舱门立柱、两端分别铰连于车身腰梁下立柱和舱门立柱上的折叠式拉杆组成的三角形结构提前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以缓冲和减少车身结构的触地变形,保护乘员生存空间的作用。本发明能更好的利用车身现有结构,通过主动方式提升客车抗侧翻性能。

    基于波束定向原理的地震单炮记录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093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647632.2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束定向原理的地震单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单炮记录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噪声具有随机性,利用波束定向方法,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随机噪声的叠加。实现了有效信号的加强和随机噪声的减弱。解决了单炮随机噪声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很低,以至于难以分辨单炮记录中的有效信号的问题。对于原始单炮数据,不同道和同一道的不同时刻的随机噪声都不同,而有效信号却相同,利用波束定向原理,实现了单炮记录中信号的加强以及不同时间空间上随机噪声的叠加,从而降低单炮记录中的随机噪声,提高单炮记录的信噪比,提高了原始单炮数据的质量,为后期的地震处理提供良好的地震数据。本方法能广泛适应于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地震勘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