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监督域自适应的单目三维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0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0724.4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监督域自适应的单目三维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单目三维目标检测模型,并进行预训练与自训练;利用训练好的单目三维目标检测模型实现单目三维目标检测;所述单目三维目标检测模型包括:深度图生成模块,接收原始单目图像,输出包含相对尺度深度信息的归一化尺度深度图;伪激光点云生成模块,接收归一化尺度深度图,生成伪激光点云;伪标签生成模块,接收伪激光点云,输出带伪标签的伪激光点云;多模态融合模块,接收带伪标签的伪激光点云和原始单目图像,进行融合获得融合特征;点云目标检测器,根据融合特征实现对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准确定位和分类。本发明的无监督域自适应策略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一种激光光纤准直聚焦的同轴观测质谱离子源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30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5849.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光纤准直聚焦的同轴观测质谱离子源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光纤、样品腔,光纤耦合模块,所述光纤耦合模块沿着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的方向同轴水平设置将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耦合进入所述光纤后输出,所述光纤位于样品腔一侧并与样品腔所在水平面错开;沿着所述样品腔的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光纤准直聚焦模块和同轴照明观测模块,所述光纤准直聚焦模块改变光纤耦合输出的激光方向并将其准直聚焦至样品,所述同轴照明观测模块与所述样品腔及光纤准直聚焦模块同轴对所述样品照明与成像;所述样品腔内设位移控制模块,所述位移控制模块以及所述激光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带动样品移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的激光发射参数。

    一种单相Z源升压型变频交流-交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102009.X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单相Z源升压型变频交流‑交流变换器,能实现升压及变频交流‑交流变换;所述Z源升压型变频交流‑交流变换器由一个Z源网络、一个双向开关、一个极性开关单元以、电源和负载组成;其中Z源网络包括两个无极性储能电容和两个储能电感,双向开关为两个全控型MOSFET开关器件源极串联而成,极性开关单元为一个全控型MOSFET器件与一个二极管串联而成;通过控制各个开关的控制时序,可以得到不同幅值及不同频率的交流输出电压,控制方式简单。相对传统交流变换器采用更少的开关器件,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重量轻、功率密度高、器件总功率等级低等优点且具备安全换流特性,适用于需要变压变频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

    基于注意力特征融合的负向障碍物语义分割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88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84347.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意力特征融合的负向障碍物语义分割检测方法及装置,获取左目图像和右目图像,进行透视变化,并处理得到视差图;构建并训练得到负向障碍物语义分割检测模型,负向障碍物语义分割检测模型包括编码器、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和解码器,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包括特征融合模块和注意力模块,特征融合模块采用嵌套结构组合,注意力模块与特征融合模块连接,用于重新分配权重;将经过透视变化的左目图像和视差图输入负向障碍物语义分割检测模型中,通过编码器和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得到最终融合特征;将最终融合特征输入解码器,得到负向障碍物的语义分割结果,能增加负向障碍物边缘分割精度,提高分割结果的水平。

    一种自行车架的自动检测及矫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60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356340.4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架的自动检测及矫正装置,该装置包括该车头管偏转检测模块和车头管偏转矫正模块,所述车头管偏转矫正模块包括车头管偏转矫正驱动组件和车头管定位件,所述车头管定位件可与安装凹槽相定位配合;当车头管偏转检测模块检测出车头管在水平方向产生偏转时,所述车头管偏转矫正驱动组件带动车头管定位件在水平方向转动进而通过车头管定位件带动车头管在水平方向转动以矫正车头管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位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对车头管的水平方向的偏转进行检测,还能对产生偏转的车头管进行矫正,无需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723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8716.6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其分为3个模块:预处理模块,超体素生成模块,超体素融合模块。预处理模块对3D点云数据进行背景去除及降噪。超体素生成模块利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超体素分割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分割成优化超体素块。超体素融合模块,通过超体素邻接关系图,相邻体素根据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进行增长融合,得到最终实例分割结果。本发明方法结合移动最小二乘法,有效去除工业环境下的点云粘连,提高了分割准确率,同时对点云的数据简化效果减少了后续配准等操作时间。

    一种铜六锡五全IMC微凸点的快速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89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240096.2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铜六锡五全IMC微凸点的快速制造方法,涉及三维封装互连制造。提供可解决三维封装大互连间隙无铅耐高温微凸点难以快速制造及微凸点性能与可靠性不佳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可快速形成高性能与高可靠性的一种Cu6Sn5全IMC微凸点的快速制造方法。形成的互连微凸点是以Cu6Sn5优选取向晶粒为主体的完全IMC结构。

    一种动态电压恢复器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808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552978.8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动态电压恢复器及其智能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及电力电子。单相补偿时,a相、b相、c相补偿器均由一个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和一个隔离变压器组成;双相补偿时,a相、b相、c相补偿器均由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1、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2和隔离变压器1、隔离变压器2组成;三相补偿时,a相、b相、c相补偿器都由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1、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2、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3和隔离变压器1、隔离变压器2、隔离变压器3组成。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10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40340.5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包括一个耦合电感、两个箝位二极管、一个续流二极管、一个功率开关管、一个缓冲电容、一个谐振电容和一个发射线圈。该装置可以分为前端能量整形、缓冲端能量注入和发射端自由谐振三个主要工作模式。前端采用耦合电感进行储能,获得可调控的电流源,相比于用单个电感,每个开关周期储能增加一倍;缓冲端采用缓冲电容收集注入的能量,同时,也为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与零电压关断提供条件。发射端的自由谐振与前端的能量整形、能量注入部分时间相互独立,从而在整个周期内实现了自适应谐振,因此不必考虑谐振频率与变流器开关频率是否一致对谐振点带来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