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AC-AC变流器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211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660863.5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AC‑AC变流器调控方法,基于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拓扑,通过调整开关管之间的移相时间并优化开关管之间的逻辑时序对开关管进行改进型移相控制策略,解决了已有的开关电容AC‑AC变流器只能实现固定变比调压,调压范围不灵活的固有缺陷;同时,该控制策略解决了因谐振电感回路的引入带来的安全换流问题;此外,在不改变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拓扑结构,仅改变变流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可切换其升/降压工作状态,实现双向操作。

    一种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AC‑AC变流器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2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660863.5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AC‑AC变流器调控方法,基于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拓扑,通过调整开关管之间的移相时间并优化开关管之间的逻辑时序对开关管进行改进型移相控制策略,解决了已有的开关电容AC‑AC变流器只能实现固定变比调压,调压范围不灵活的固有缺陷;同时,该控制策略解决了因谐振电感回路的引入带来的安全换流问题;此外,在不改变双向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拓扑结构,仅改变变流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可切换其升/降压工作状态,实现双向操作。

    一种单相高增益升压型变换器的软开关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6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99867.X

    申请日:201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H02M3/158 H02M2001/0058

    Abstract: 一种单相高增益升压型变换器的软开关实现方法,涉及DC‑DC变换。电路拓扑中含有一个双绕组耦合电感、两个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一个箝位电容、两个开关电容、两个反馈二极管、一个输出二极管、一个输出电容。双绕组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共同实现高增益电压输出。箝位电容实现对主开关管漏源电压的有源箝位,且箝位电容吸收的漏感能量会传输到输出端。通过优化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的控制时序,使漏感和主开关管寄生电容、漏感和箝位电容之间谐振,实现主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以及辅助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与关断,变换器开关损耗可显著减少。

    利用三次谐波实现软开关的低电压应力无线能量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452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21399.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何良宗 郭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次谐波实现软开关的低电压应力无线能量发射装置,包括电源VDD、扼流电感LC、开关管S、并联电容CS、谐振电容C0和发射线圈L0,扼流电感LC、开关管S串联连接在电源VDD的两端之间,且h扼流电感LC位于电源VDD的正极与开关管S之间;并联电容CS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谐振电容C0和发射线圈L0串联在一起,并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箝位电路和三次谐波回路,嵌位电路包括嵌位电容CC和辅助开关管Sa,嵌位电容CC和辅助开关管Sa串联在一起,并与所述扼流电感LC并联连接;三次谐波回路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电感L3和电容C3串联在一起,并与所述开关管S并联连接。本发明利用三次谐波实现ZVS,解决了现有的降低E类逆变器电压应力的方案中,发射端感抗会影响传输距离与效率的问题。

    一种晶型手性药物的固体手性光谱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290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88930.9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型手性药物的固体手性光谱测试方法,其通过将晶型手性药物样品与预定质量比例的惰性基质混合并充分研磨形成粉末,并在该晶型手性药物样品的合适质量浓度范围内按一定浓度梯度逐级稀释,制成质量浓度值不同但总质量相同的多个片膜,然后分别将各个片膜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分别进行固体手性光谱测试,并对所得光谱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确定出所述晶型手性药物的固体手性光谱测试的合适质量浓度,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固体手性光谱数据;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晶型手性药物的固态手性立体化学结构表征、鉴定,且操作简单、直观,所得固体手性光谱数据可靠。

    基于阈值扩展卡尔曼算法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7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035154.2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何良宗 郭栋

    Abstract: 基于阈值扩展卡尔曼算法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EKF算法,获得各状态变量在当前时刻的估计值,该各状态变量包括电池剩余电量、第一RC环节端电压和第二RC环节端电压;2)结合短期历史电流数据设置状态方程中该各状态变量的阈值,并判断各状态变量的估计值是否超出各自阈值范围,若是,则将对应的状态变量限制在阈值范围内。本发明在EKF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数据为模型中的状态变量添加阈值,限制状态变化范围,防止状态变量发散导致的SOC估计精度降低,比现有基于模型的SOC估计方法拥有更高的鲁棒性。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端的有源E类整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208706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728044.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何良宗 郭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端的有源E类整流器。该有源E类整流器电路主体包含一个线圈、一个谐振电容、一个并联在谐振网络两端的电感、一个二极管、一个并联与二极管的小电容、一个由大电容与开关管构成的调节电路。与常用的全桥整流器串联DC‑DC变换器的输出功率调节拓扑相比,该结构元器件更少,功率密度更高且成本更低。

    利用三次谐波实现软开关的低电压应力无线能量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45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721399.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何良宗 郭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次谐波实现软开关的低电压应力无线能量发射装置,包括电源VDD、扼流电感LC、开关管S、并联电容CS、谐振电容C0和发射线圈L0,扼流电感LC、开关管S串联连接在电源VDD的两端之间,且扼流电感LC位于电源VDD的正极与开关管S之间;并联电容CS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谐振电容C0和发射线圈L0串联在一起,并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还包括箝位电路和三次谐波回路,箝位电路包括箝位电容CC和辅助开关管Sa,二者串联在一起,并与扼流电感LC并联连接;三次谐波回路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电感L3和电容C3串联在一起,并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降低E类逆变器电压应力的方案中,发射端感抗会影响传输距离与效率的问题。

    基于阈值扩展卡尔曼算法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7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35154.2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何良宗 郭栋

    Abstract: 基于阈值扩展卡尔曼算法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EKF算法,获得各状态变量在当前时刻的估计值,该各状态变量包括电池剩余电量、第一RC环节端电压和第二RC环节端电压;2)结合短期历史电流数据设置状态方程中该各状态变量的阈值,并判断各状态变量的估计值是否超出各自阈值范围,若是,则将对应的状态变量限制在阈值范围内。本发明在EKF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数据为模型中的状态变量添加阈值,限制状态变化范围,防止状态变量发散导致的SOC估计精度降低,比现有基于模型的SOC估计方法拥有更高的鲁棒性。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10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40340.5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包括一个耦合电感、两个箝位二极管、一个续流二极管、一个功率开关管、一个缓冲电容、一个谐振电容和一个发射线圈。该装置可以分为前端能量整形、缓冲端能量注入和发射端自由谐振三个主要工作模式。前端采用耦合电感进行储能,获得可调控的电流源,相比于用单个电感,每个开关周期储能增加一倍;缓冲端采用缓冲电容收集注入的能量,同时,也为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与零电压关断提供条件。发射端的自由谐振与前端的能量整形、能量注入部分时间相互独立,从而在整个周期内实现了自适应谐振,因此不必考虑谐振频率与变流器开关频率是否一致对谐振点带来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