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气液燃料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21762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283749.7

    申请日:201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气液燃料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采用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混合气均匀性评价指标,采用缸内混合气不均匀系数nindex来评价缸内混合气的混合均匀性:步骤二,建立进气道和气缸的CFD仿真模型,基于模型仿真确定氢气喷嘴位置和喷射夹角以及喷射压力;步骤三,安装氢气喷嘴:根据三维仿真模型中的氢气喷嘴的位置,在汽油发动机内安装氢气喷嘴,氢气喷嘴与汽油喷嘴成夹角设置,氢气喷嘴和汽油喷嘴的射流交叉。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发动机同时燃用氢气和汽油两种燃料,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汽油的雾化过程,实现汽油、氢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和扩散。

    用于南水北调渠道边坡的藻类沉积物收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12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04055.2

    申请日:2022-07-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南水北调渠道边坡的藻类沉积物收集系统,设有负压箱、收集箱、若干过滤板、竖向升降杆和分隔板;负压箱设有负压接口、沉积物输入接口;收集箱设有进气接口;负压箱、收集箱通过落藻口连通;过滤板顶部可与负压箱的磁铁建立磁力连接,底部可与竖向升降杆活动端的电磁线圈建立更强的磁力连接;这样可选择过滤板随着竖向升降杆升降;降到收集箱内的过滤板被从进气接口涌入的高压气流清理附着其表面的藻类沉积物;分隔板水平移动,开闭落藻口,使负压箱内的藻类沉积物间歇式地落入收集箱内;这样,收集箱可在连续工作的状态下,对负压箱内附着过滤板表面的藻类沉积物进行清理收集,降低停机频率,不用反复拆装,保障吸藻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适用于大温差环境下的多透镜隔圈光学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6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760278.4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大温差环境下的多透镜隔圈光学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计算确定镜筒的材质、长度和内径参数;S2:然后计算确定镜筒内需要安装透镜的材质、数量以及相邻透镜之间的间隔参数;S3:然后根据S2中的参数在S1中的镜筒内设计出每个透镜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槽;S4:每两个相邻透镜之间均为隔圈安装位置,针对每个隔圈安装位置设计相对应的隔圈,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在轴向上隔圈的形变与其相邻两个透镜总形变成互补配合;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如上设计方法制作的适用于大温差环境下的多透镜隔圈光学系统,解决了在‑40℃到60℃环境下光学系统热变形导致结构损坏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

    一种基于平面衍射光栅的高度测试传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807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621382.X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机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平面衍射光栅的高度测试传感系统。包括检测光源、光谱仪、准直镜、反射镜、变周期平面衍射光栅以及高度调整架,所述检测光源及光谱仪共同通过双芯光纤与准直镜连接,所述准直镜的出射方向设置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准直镜的出射方向成60°‑70°设置,所述反射镜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反射光的变周期平面衍射光栅,所述变周期平面衍射光栅水平设置于高度调整架上端。本申请借助变周期平面衍射光栅的衍射特性,实现对高度的测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灵敏度高、线性度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一种水下履带电动车辆重心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66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80400.4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履带式车辆水下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履带电动车辆重心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安装壳体和大容量动力电池,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大容量动力电池的位置,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槽、角度传感器、步进电机、丝杆、转动轴承、调节块和承载板,所述调节槽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内底面的中部位置,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壳体的内底面,用于感测安装壳体的倾斜角度,所述丝杆沿安装壳体纵向延伸。本发明中,当水下履带电动车辆在斜坡上作业时,角度传感器可检测安装壳体的倾斜角度,调节大容量动力电池的位置,使整体车辆的重心向趋于稳定的方向偏移,有利于保持车身稳定,降低车辆在斜坡作业时翻倒的可能。

    一种基于平面变周期透射光栅的光学位移传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3749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22177.8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变周期透射光栅的光学位移传感系统,属于机械测试领域,包括变周期透射光栅、准直器组、检测光源、光谱仪、连接杆、步进电机和控制箱,所述准直器组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准直器组包括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所述第一准直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检测光源,所述第二准直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光谱仪,所述第一准直器与所述第二准直器分别位于所述变周期透射光栅两侧且关于变周期透射光栅垂直对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绝对位移测量、有效预防电磁干扰、电磁感应以及雷电引起的电磁冲击,并且对物体位移量的检测灵敏度高,线性度好。

    一种具有消热差的动态星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964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58039.5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消热差的动态星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包括光阑、镜筒和星点显示器件,所述光阑与星敏感器入瞳匹配,所述星点显示器件安装在镜筒的尾端,在镜筒内自前端至尾端依次同轴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第四透镜为凸面朝向光阑方向的弯月透镜,第五透镜为凹面朝向光阑方向的弯月透镜,本发明所模拟星点的星间角距误差精度高,优于2″,且在实际使用下,能够在不同温度下保持光学系统像质稳定,从而满足高精度星敏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地面测试和标定需求。

    基于粒子群模糊神经网络的氢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优化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673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18988.5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模糊神经网络的氢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优化系统及其优化方法,该优化系统包含主机系统、燃料/空气供给系统、接口单元、电控系统、信号采集单元及测试系统,主机系统包含粒子群算法处理模块,燃料/空气供给系统、信号采集单元、测试系统分别通过接口单元与电控系统相通讯,主机系统通过接口单元与电控系统相信号连。本发明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训练寻找最优适应度及对应的权值,极大地减小工作量及试验成本,并结合部分现有标定数据,对最佳点火提前角进行预测标定的系统和方法,极大减小人工标定工作量,能够精确、快速地实现氢燃料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标定工作,简化氢燃料发动机的实验研究及工业应用。

    天然气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多次喷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02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91448.X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气的喷射方法,尤其是天然气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多次喷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天然气发动机为四行程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该天然气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设置在进气门侧方,天然气与空气在气缸内混合燃烧;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多次喷射控制是在发动机活塞压缩行程上止点前2400曲轴转角到压缩行程上止点后2400曲轴转角范围内调节燃料供给装置供给天然气的喷射次数和喷射量。利用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发动机受负荷工况,以局部分层的方式保证了发动机稳定点火,提高了火焰传播速度,改善了着火的稳定性。

    一种氢内燃机氢气射流分散及混合气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485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0725.6

    申请日:2013-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内燃机氢气射流分散及混合气体的方法,其中,步骤一,确定混合气均匀性评价指标,采用缸内混合气不均匀系数nindex来评价缸内混合气的混合均匀性:步骤二,建立进气道和气缸的CFD仿真模型,基于模型仿真确定扰流块的形状和位置;步骤三,安装扰流块:根据三维仿真模型中的扰流块形状和位置,制造扰流块,将扰流块安装在内燃机内。本发明通过在气道内合理设置扰流快,分散氢气喷射射流,增大进气涡流,加快氢空气的混合速度,增大氢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改善氢气的扩散效果,实现混合气的均匀混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