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7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12252.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划船式压电直线电机,由定子及其U形外框、连接块、动子及其弹性预压机构、底座组成;定子由两层定子组合体组成,定子组合体由位移放大机构、两组叠层压电陶瓷、柔性支撑、预紧机构、两个球面垫块组成;定子固定连接在U形外框内,U形外框的下框与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弹性预压机构沿着U形外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U形外框的两侧并与U形外框之间形成一定空隙,动子的接触平板包括设置在空隙内的第一部分,以及搭接在弹性预压机构上表面的第二部分;弹性预压机构在弹性形变产生的预压力作用下保持动子与定子的接触。给电机的四组叠层压电陶瓷施加相位依次延后90°电信号,可实现电机双驱动足的交替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6952.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V10/26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类激活映射自举的路面裂痕分割方法及装置,涉及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领域,方法包括:训练基于深度网络的正常与裂痕路面分类模型;利用类激活映射方法生成路面图像的激活映射图,通过高激活阈值筛选出类别高激活掩码并进行增强操作后,加入路面图像训练集;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设定条件;基于训练好的正常与裂痕路面分类模型生成待推理的路面图像的激活映射图,通过裂痕掩码阈值获得待推理的路面图像的裂痕掩码,作为裂痕分割结果。本发明利用分类模型与激活映射,寻找类别高激活掩码更新路面图像训练集,不断迭代优化掩码效果,以改善路面裂痕分割效果,无需对裂痕进行像素级的标注,大大降低了标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7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25027.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T7/00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V10/26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R31/12 ,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类别余弦映射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领域,包括:从真实数据集合与合成数据集合中获取图像数据、故障标签以及类别标签;利用类别余弦偏置编码将类别偏置编码进图像数据,利用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编码结果中的空间特征;利用类别余弦偏置解码缓解空间特征中的偏置信息以获得类别特征,利用多标签分类器获取类别特征与类别标签的分类损失;利用分割解码器获取空间特征与故障标签的掩码损失;基于分类损失与掩码损失完成模型训练。本发明将正常、故障绝缘子以及合成图像的类别差异通过余弦偏置编码至图像数据中,引导模型理解合成图像与真实场景中的分布差异,最终提升合成数据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7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4321.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泉州圣源警用侦察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森林火灾风险区块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区块分类的目标检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基于区块分类的目标检测模型实现无人机森林火灾风险区块检测;所述基于区块分类的目标检测模型利用区块映射器无人机图像中的不同区块映射为区块特征;利用多阶段采样网络对区块特征进行多种尺度的采样,并利用降维映射层进行尺度对齐,获得多尺度区块特征;通过哈达玛积融合多尺度区块特征,利用区块分类器将融合后的多尺度区块特征映射至区块类别概率。本发明以区域分类方式实现风险区块的定位,避免了现有技术因精确定位导致的庞大计算量,延长无人机可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334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7573.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40/1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T7/7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服装描述生成的行人性别与年龄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包括:构建行人性别与年龄识别模型,通过线性映射层和前a层Transformer块将行人图像处理为识别特征和图像特征,利用人体部位检测模型获取行人图像中的人体部位的位置,并裁剪出各个人体部位图像,利用图像字幕生成模型生成各个人体部位图像对应的服装文字描述,并利用词嵌入模型将服装文字描述映射为服装文字描述向量,将服装文字描述向量输入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得到对应的向量特征,将所有向量特征拼接后再连接至识别特征和图像特征后,并依次经过后b层Transformer块、第一全连接层和Softmax函数层,得到识别结果,解决性别与年龄识别技术受观察角度与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95144.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面向大范围车辆再辨识的不完备模态特征融合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训练包括三通道模型和单通道模型的双模态模型,对可见光车辆图像,采用三通道模型提取主特征,辅以图像灰度化,采用单通道模型提取辅助特征;对红外光车辆图像,采用单通道模型提取主特征,辅以通道复制扩展,采用三通道模型提取辅助特征;将主特征和辅特征叠加获得完整特征,利用KL散度优化完整、主、辅特征三者之间后验概率分布差异,优化特征融合效果。本发明能解决在长时间大范围的监控场景中车辆因活动轨迹复杂多变出现的模态不完备问题,即可见光和红外车辆图像不完备而无法直接实现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特征融合问题,提升车辆再辨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6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75203.3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1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景感知动态部件学习的行人再辨识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领域,包括:将浅层特征映射解码为前景能量图,利用交叉熵优化前景能量图,使其趋于真实前景标签,再将前景能量图空间划分为若干部件能量块,用各个部件能量块代表相应的浅层特征映射块的当前重要性;结合当前重要性和历史重要性对各浅层特征映射块进行综合重要性计算并排序,根据综合重要性排序优先选择高综合重要性的浅层特征映射块参与行人再辨识模型训练,从而减少来自背景区域的低综合重要性的浅层特征映射块参与行人再辨识模型训练的机会,达到抑制背景区域对行人辨识的干扰,提升行人再辨识准确性,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场景中的城市安防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91061.0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40/1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态域适应性和特征鉴别性平衡方法及行人再辨识方法,其中的模态域适应性和特征鉴别性平衡方法用于红外光与可见光跨模态行人再辨识。本发明在模态域适应性优化和特征鉴别性优化之间设置一个注意力模块,用模态域适应性优化函数监督注意力模块的掩码学习,并用特征鉴别性优化函数监督注意力模块的反掩码学习,从而借助注意力机制自动平衡模态域适应性和特征鉴别性之间的矛盾,改善特征学习效果,提升红外光与可见光跨模态行人再辨识准确性。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行人身份识别、行人轨迹分析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87228.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跨模态行人再辨识的随机置色数据增强方法,先对可见光图像随机裁剪局部区域,对所裁剪的局部区域进行随机灰度化变换,以及对红外光图像随机裁剪局部区域,对所裁剪的局部区域进行随机彩色化变换;再将变换后的局部区域替换为原先被裁剪区域,获取随机置色增强可见光和红外光图像用于跨模态行人再辨识步骤。本发明在图像层面上,以轻量计算代价缓解可见光和红外光图像风格差异,从而提升跨模态行人再辨识模型对模态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提升跨模态行人再辨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91209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3282551.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交替划船式压电直线电机,由定子及其U形外框、连接块、动子及其弹性预压机构、底座组成;定子由两层定子组合体组成,定子组合体由位移放大机构、两组叠层压电陶瓷、柔性支撑、预紧机构、两个球面垫块组成;定子固定连接在U形外框内,U形外框的下框与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弹性预压机构沿着U形外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U形外框的两侧并与U形外框之间形成一定空隙,动子的接触平板包括设置在空隙内的第一部分,以及搭接在弹性预压机构上表面的第二部分;弹性预压机构在弹性形变产生的预压力作用下保持动子与定子的接触。分别给电机的四组叠层压电陶瓷施加相位依次延后90°的信号,实现电机双驱动足的交替驱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