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光亮退火马弗管等蠕变寿命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964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291154.1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大型光亮退火马弗管等蠕变寿命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设计的马弗管上下区段的使用寿命接近相等,首先,计算马弗管内壁热流密度;模拟计算马弗管上温度;拉伸蠕变和持久蠕变实验,求得θ映射本构模型参数和Larson-Miller参数;计算H段的应力,根据计算所得温度,得到应变为0.3时蠕变变形寿命极限和蠕变持久寿命极限,判断H段马弗管的寿命;使上下两段的寿命相等,得到应变为0.3时G段的应力,继而求得该段蠕变持久寿命极限,判断并确定G段的应力,计算得到G段的厚度;计算F段的应力,确定G段的长度和F段的厚度;逐一确定上端每段的厚度和长度。该方法设计的马弗管能够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带钢C翘控制方法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44265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102898.X

    申请日:2011-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C翘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先检测带钢的翘曲量,然后计算出翘曲高度值,再通过位移处理取出对应的用以前馈控制的翘曲高度值,最后通过计算出应控制防皱辊的切入深度,并以此进行前馈控制,从而通过改变轧制包角及带钢上下表面的延伸差,来实现控制带钢C翘,保证带钢板型质量,提高带钢成品率。

    冷连轧机中间辊辊形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88889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070274.4

    申请日:2011-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连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连轧机辊形。一种冷连轧机中间辊辊形,上、下辊的辊形反对称设置,以中间辊的轴线为x轴,中间辊的径向为y轴,中间辊头部顶点为原点,所述的中间辊辊形为。本发明冷连轧机中间辊辊形为三次多项式与正弦函数的组合,能够增强轧机对窄带钢的板形控制能力,提高了成品带钢的板形质量,同时对端部辊形进行圆弧修形,降低辊间接触压力尖峰,提高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均匀性,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

    高强度冷轧带钢的轧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1142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10046535.1

    申请日:2009-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冷轧带钢的轧制控制方法,在所述轧制过程中使用具有组合辊形曲线的支持辊,该组合辊形曲线包括:一中部曲线,其设于所述组合辊形曲线的中部;两直线倒角,其对称分设于所述中部曲线的两侧,且该两直线倒角的宽度均为50~100mm,其高度均为0.5~1.5mm。本轧制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支持辊加工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承载辊缝的横向刚度,增强普通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以获得良好的高强钢板形,为轧后工序稳定通板提供基础。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轧辊辊耗,提高轧辊的服役周期,从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故推广及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6535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55471.1

    申请日:2009-07-28

    Abstract: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来料凸度落在第一机架的凸度调控能力范围内时,则由第一机架去消除此凸度偏差;当来料凸度不在第一机架的凸度调控能力范围内时,则第一机架将带钢的凸度控制在其凸度调控能力范围的相应极限,剩余的凸度偏差由第二机架去消除;当第二机架能完全消除此凸度偏差时,由第二机架去控制,若消除不了,则第二机架将带钢的凸度控制在其凸度调控能力范围的相应极限,剩余的凸度偏差由第三机架去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该设定方法通过在连轧机组的前续机架对来料凸度波动的消除,降低来料凸度波动对成品带钢板形的影响,从而提高带钢板形的控制精度。

    一种薄壁高温合金管材模拟挤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00537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37678.0

    申请日:2009-11-20

    Abstract: 一种薄壁高温合金管材模拟挤压装置,属于管材热挤压领域。本装置包括有导向装置的标准模架和模拟管材热挤压的模具,模拟管材热挤压的模具安装在有导向装置的标准模架上,标准模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和导套,导套的一端与上模座连接,导柱与下模座连接,导柱另一端套接在导套中,可沿导套上下移动。模拟管材热挤压的模具包括挤压轴、挤压针、挤压垫、定位架、挤压筒内衬、挤压筒外衬、模垫、垫块和挤压模。本发明装置通用性好;采用了导柱、导套,模垫和挤压筒有定位环的配合,挤压针和挤压垫具有导向配合,对中性好,使用方便、灵活;实验过程耗时短,效率高,并且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

    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078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028179.7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并以拉矫机机组出口带钢板形质量良好为标准,从中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相关数据作为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训练样本参数,结合拉矫机组自身特点,选取人工神经元网络工具中较为成熟和常用的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结构。最终将现场良好的操作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不同带钢规格、材质条件下拉矫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现场拉矫工艺参数设定缺乏相应理论指导,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适合机组自身生产产品特点,具有较好的拉矫效果,可以满足现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758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10028179.7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并以拉矫机机组出口带钢板形质量良好为标准,从中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相关数据作为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训练样本参数,结合拉矫机组自身特点,选取人工神经元网络工具中较为成熟和常用的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结构。最终将现场良好的操作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不同带钢规格、材质条件下拉矫工艺参数的的设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现场拉矫工艺参数设定缺乏相应理论指导,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适合机组自身生产产品特点,具有较好的拉矫效果,可以满足现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超高强度带钢低热-磁-振耦合时效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5505.4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钢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超高强度带钢低热‑磁‑振耦合时效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热轧超高强度带钢进行低热‑磁‑振耦合作用下的残余应力时效处理。S2、在进行低热‑磁‑振耦合时效残余应力调控之前,重复步骤S1,并建立基于Kriging算法的热轧超高强度钢残余应力调控预测模型。S3、利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寻求最佳的热轧超高强度带钢低热‑磁‑振耦合时效残余应力调控方案组合。该方法具有残余应力消减效果好、效率高以及低热‑磁‑振耦合残余应力消减过程利用热轧超高强度带钢余热进行,无需二次加热,因此同时具有绿色低碳、成本低等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热‑磁‑振耦合时效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该计算方法在计算速度、收敛性及鲁棒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一种带大张力拉平装置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076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8214.6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大张力拉平装置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检测设备,涉及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支架沿长度方向限定出内滑轨和外滑轨;测厚机构,测厚机构与外滑轨滑动连接,测厚机构能够测量带钢的厚度;夹料机构,夹料机构包括固定夹料机构和活动夹料机构,固定夹料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架的内侧面并靠近支架的一端,活动夹料机构与内滑轨滑动连接并靠近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夹料机构和活动夹料机构分别夹持带钢的两端头。测厚机构与外滑轨滑动连接,在滚珠丝杠和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测厚机构能够沿外滑轨移动,对带钢宽度方向各个位置进行厚度检测,检测效率高。测厚机构测量结果无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