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抗过载冲击的PCB板灌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13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67252.5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抗过载冲击的PCB板灌封装置,属于灌封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PCB板稳定性及可靠性差、体积大、结构复杂、无法满足PCB板的抗过载冲击问题。灌封装置包括底板、盖板和框架,底板与盖板之间设有框架,框架通过缓冲件与底板连接;框架包括筒状主体和支撑部,PCB板设于筒状主体的上端面;支撑部高于筒状主体的上端面,盖板设于支撑部的顶端;筒状主体的外壁设有连接部,支撑部通过连接部与筒状主体连接;筒状主体内部为第一灌封胶空间,支撑部与盖板围成的空间为第二灌封胶空间。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稳定性及可靠性高,解决了PCB板的抗过载冲击问题。

    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7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092092.5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数量过多、系统过于复杂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板卡模块、继电器模块和设备输出接口模块。板卡模块根据用户需求,输出预设总线数据和对应的总线选通控制命令。继电器模块,根据总线选通控制命令,选通其内传输预设总线数据对应的唯一通路,并通过该通路将预设总线数据传输至设备输出接口模块。设备输出接口模块,接收预设总线数据,将其以总线数据格式发送至目标设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设备输出接口模块可复用,并且,只需要一个板卡模块即可实现多总线选择控制,测试效率高,兼容性强,成本低廉,且用户体验效果好。

    一种基于电子纸桌面的教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89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62330.8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纸桌面的教学系统,包括学生端、教师端和课程服务端;学生端与教师端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与课程服务端连接,课程服务端存储教学内容,教师端控制课程服务端向学生端发送教学内容;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端使用电子纸桌面接收课程服务端发送的课堂教学内容供学生学习,实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电子交互信息,发送到课程服务端进行存储。本发明可以灵活方便的提供学校教学内容,学生使用电子纸进行课堂学习,节约大量书本纸张,有利环保,且减轻学生负担;通过机器阅卷、机器批改作业,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家长可以登录课程服务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实现家校共同教育。

    一种可靠盲插的电连接器及盲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8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00236.2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靠盲插的电连接器及盲插方法,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无手动操作空间的应用场景下,电连接器如何对轴向对接尺寸误差和径向对接尺寸误差进行校正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在无手动操作空间应用场景下,电连接器对接面的遮蔽保护问题。一种电连接器可靠盲插装置,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上设有触发装置,所述插座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触发装置构造成与所述保护装置相配合,所述保护装置用以对电连接器遮蔽保护,弹簧安装螺柱安装在所述插头上,用于校正电连接器轴向对接尺寸误差。本发明实现了电连接器的可靠盲插,延长了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FC-AE-1553和FC-AE-ASM的混合网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89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128747.0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C‑AE‑1553和FC‑AE‑ASM的混合网络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节点卡;节点卡内部包括多个独立的节点,在上位机的配置下多个独立的节点设置成并行工作的多个FC‑AE‑1553节点和/或FC‑AE‑ASM节点;在数据发送时,所述上位机发送控制指令到对应节点,使节点将发送数据生成与节点类型对应的FC帧发送到光纤网络中;在数据接收时,所述节点卡从光纤网络中接收FC帧数据,在对应的节点中进行解析后发送到上位机;当存在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时,节点卡通过轮询调度,按照优先级从所述多个节点中仲裁出数据发送的顺序,逐个节点进行数据发送或数据接收。本发明简化了FC‑AE‑1553、FC‑AE‑ASM混合网络结构,减小了FC‑AE‑1553、FC‑AE‑ASM混合网络系统的体积,降低了FC‑AE‑1553、FC‑AE‑ASM混合网络所需的成本。

    一种多环境参量无源无线读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88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003067.5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境参量无源无线读取装置及方法,属于环境参数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复杂环境参量非接触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种多环境参量无源无线读取装置,所述无源无线读取装置包括集成SAW传感器和阅读器;所述集成SAW传感器,包括N个独立的谐振器型SAW传感器,在规定工作频段内,采用频分多址的方式设置各谐振器型SAW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允许区间,各区间不重合;所述阅读器,用于向所述集成SAW传感器发射激励信号,并接收所述集成SAW传感器回传的反射信号,根据所述激励信号与所述反射信号的偏差得到当前环境参量。本发明提出的读取装置实现了多环境参量的短时间内的快速检测,解决SAW传感器信号碰撞干扰的问题,提高了读取效率。

    动态目标行为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443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62960.5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目标行为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预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测方法的实时性差、仅是单个目标的行为预测及其任务规划和分配的问题。动态目标行为预测方法包括:对动态目标进行实时检测;通过目标跟踪方法实现多目标跟踪;结合双目摄像头的位姿信息确定各帧目标检测结果在地图坐标系下的坐标,并且连接不同帧的相同目标点以获得目标轨迹;以及通过所述目标轨迹的切线方向预测动态目标的具体行为。实现了通过所述目标轨迹的切线方向能够预测动态目标的具体行为,从而能够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更好的完成多目标搜索、围捕等任务。

    移动机器人跟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4155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16725.4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跟随方法,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跟随方法非合作目标跟随、确定跟随目标繁琐等的问题。跟随方法包括:根据人的特定手势确定跟随目标信息;通过激光雷达、惯性导航单元、GPS采集数据,根据数据利用SLAM软件构建地图并实时计算移动机器人自身位姿;通过双目视觉模块采集跟随目标信息,根据跟随目标信息实时计算目标位姿;根据目标位姿和移动机器人自身位姿计算全局最优路线以自动规避静态障碍,以及基于全局最优路线提供线速度和角速度指令。根据人的特定手势确定跟随目标信息,实现对非合作目标的跟踪,通过计算全局最优路线实现自动规避静态障碍。

    一种FC-AE-1553和FC-AE-ASM的混合网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89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128747.0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C‑AE‑1553和FC‑AE‑ASM的混合网络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节点卡;节点卡内部包括多个独立的节点,在上位机的配置下多个独立的节点设置成并行工作的多个FC‑AE‑1553节点和/或FC‑AE‑ASM节点;在数据发送时,所述上位机发送控制指令到对应节点,使节点将发送数据生成与节点类型对应的FC帧发送到光纤网络中;在数据接收时,所述节点卡从光纤网络中接收FC帧数据,在对应的节点中进行解析后发送到上位机;当存在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时,节点卡通过轮询调度,按照优先级从所述多个节点中仲裁出数据发送的顺序,逐个节点进行数据发送或数据接收。本发明简化了FC‑AE‑1553、FC‑AE‑ASM混合网络结构,减小了FC‑AE‑1553、FC‑AE‑ASM混合网络系统的体积,降低了FC‑AE‑1553、FC‑AE‑ASM混合网络所需的成本。

    一种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11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31727.5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系统及方法,属于移动载体的自主导航控制领域。本发明包括惯导模块、单目视觉模块、控制模块和姿态输出模块。惯导模块感应测量载体的运动信息,单目视觉模块通过图像帧获取载体周围环境信息。控制模块中的预处理模块根据运动信息采用捷联惯导算法解算得到载体的惯导信息,并根据单目视觉模块提供的连续三帧图像信息利用特征点匹配算法对图像特征点进行粗匹配,得到粗匹配特征点组;REPF滤波器对得到的粗匹配特征点组进行精匹配得到最佳匹配点组,并利用全部最佳匹配点组解算得到载体的姿态信息。本发明具有尺度确定和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提高了里程计系统的导航精度和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