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和计算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56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575214.7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和计算机装置。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通道,第一制冷剂流过该第一通道以冷却安装在车辆上的蓄电装置;第二通道,第二制冷剂流过该第二通道以冷却使车辆行驶的驱动装置;第三通道,由制冷循环冷却的第三制冷剂流过该第三通道;以及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连接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彼此独立地设置。热交换器被配置成在第一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和第三制冷剂之间相互交换热量。

    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65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061805.X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为内燃机预热温度以上时电池温度比电池预热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作为内燃机循环回路与电池循环回路之间的热交换的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比低于电池预热温度的预定电池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不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为预定电池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

    蓄电器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用电极和蓄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811530172.4

    申请日:2018-12-14

    Inventor: 林邦彦

    Abstract: 本公开的蓄电器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工序:(a)通过混合多个活性物质粒子、导电材料、粘合剂和溶剂,调制多个复合粒子。(b)通过混合多个复合粒子和多根金属短纤维,使多个复合粒子各自的表面附着多根金属短纤维。(c)通过在多根金属短纤维的附着后,将多个复合粒子汇集并压缩,由此制造蓄电器件用电极。多个复合粒子各自至少包含多个活性物质粒子、导电材料和粘合剂。在蓄电器件用电极中,多根金属短纤维的合计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41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439716.7

    申请日:2020-05-22

    Inventor: 林邦彦

    Abstract: 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抑制了在设在正极集电体上的绝缘层与该正极集电体之间的界面的露出部的短路产生而引起的温度上升。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绝缘层。所述正极集电体在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所述正极集电体露出的部分。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正极集电体露出的部分之间的边界部。所述绝缘层以75:25~25:75的质量比含有无机填料和树脂粒子。所述树脂粒子的压缩强度为74MPa以下。

    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951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333812.0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的处理这样的内燃机冷却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以通过内燃机散热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另外,本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热泵的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的处理这样的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而且,本冷却装置在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且内燃机冷却条件不成立这样的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并且,以通过热泵的冷凝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冷凝器来冷却制冷剂。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5972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142511.0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活性物质及导电材料的其中一者即第1电极材料的粉末、与磷酸锂的粉末混合而形成第1混合物;将第1混合物与活性物质及导电材料中的另一者即第2电极材料的粉末混合而形成第2混合物;将第2混合物与粘结材料及溶剂混合而形成湿法颗粒体;以及将湿法颗粒体粘附在集电箔的表面而形成活性物质层。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700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71029.9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池至少包含电极组和电解液。电解液至少含有溶剂和支持盐。电极组至少包含正极、多孔绝缘层和负极。多孔绝缘层配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多孔绝缘层至少包含无机纳米粒子组和聚合物粒子组。无机纳米粒子组中的各无机纳米粒子是电介质。无机纳米粒子组中的各无机纳米粒子与电解液接触。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587615.3

    申请日:2018-12-25

    Inventor: 林邦彦

    Abstract: 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能够在电池温度因内部短路等异常而上升时切实地防止连锁发热的进行。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片状正极(50)和负极(60)夹着隔板(70)相对的电极体(20)。并且,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在隔板(70)与正极合剂层(54)的界面(A)的剥离强度比在正极合剂层(54)与正极集电体(52)的界面(B)的剥离强度大。由此,在电池温度因内部短路等而上升时,通过随着隔板(70)的热变形使正极合剂层(54)从正极集电体(52)剥离,能够停止反应热增大造成的连锁发热的进行。

    蓄电器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用电极和蓄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530172.4

    申请日:2018-12-14

    Inventor: 林邦彦

    Abstract: 本公开的蓄电器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工序:(a)通过混合多个活性物质粒子、导电材料、粘合剂和溶剂,调制多个复合粒子。(b)通过混合多个复合粒子和多根金属短纤维,使多个复合粒子各自的表面附着多根金属短纤维。(c)通过在多根金属短纤维的附着后,将多个复合粒子汇集并压缩,由此制造蓄电器件用电极。多个复合粒子各自至少包含多个活性物质粒子、导电材料和粘合剂。在蓄电器件用电极中,多根金属短纤维的合计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