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227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45208.9

    申请日:2006-11-16

    Inventor: 藤田信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64 H01M8/04089 H01M8/04097 H01M8/04253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有:燃料电池主体,通过第一反应气体和第二反应气体的电化学反应发电;第一气体供给流路及第二气体供给流路,向燃料电池主体提供第一及第二反应气体;和第一气体排出流路及第二气体排出流路,从燃料电池主体排出第一及第二反应气体的废气,该系统的特征在于,还具有从第一气体排出流路和第二气体排出流路中的一个分支的分支流路,从另一个气体排出流路导出的废气可在该分支流路中流通,在这种系统构造下,通常不接触高温的废气而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冷冻的设置在一个废气用分支流路中的配管、阀等构成部件,通过来自另一个气体排出流路的废气的热量而被有效地加热,因此可防止这些部件的冷冻。

    燃料电池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23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80007380.0

    申请日:2005-03-03

    Inventor: 藤田信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却装置,即使发生急剧的负荷变动,其也能够将冷却液的电导率维持在规定范围内。燃料电池(10)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可根据与制冷剂的温度相关的参数和该制冷剂电导率的相互关系来控制与制冷剂的温度相关的参数(TH、TL),使得将目标设定温度下的电导率(S)维持在目标电导率范围内(Smas-Smin)。由于根据与冷却温度相关的参数和该制冷剂电导率的相互关系来对电导率进行前馈控制,因此,即使是控制响应性较差的电导率,也能够将制冷剂的电导率可靠地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燃料电池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26711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80006650.6

    申请日:2005-03-0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去除在排出气体通路内以粒子状飞行的水分以及混在该水分中的杂质,从而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的燃料电池系统(1),该燃料电池系统(1)具有使排出气体再循环并将其再次供应给燃料电池(100)的气体循环系统,在该气体循环系统中设有离子交换树脂部件(20),并将通过了该离子交换树脂部件(20)的流体再次供应给燃料电池(100),其中,该离子交换树脂部件(20)吸附流经该气体循环系统的排出气体中混有的粒子状态的水分中所包含的杂质成分。

    燃料电池系统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89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480025945.3

    申请日:2004-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减低从燃料电池(121)排出的氢废气中的氢的量,然后将该氢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并包括调节阀(133),该调节阀(133)抑制从燃料电池(121)间歇排放到排气通路从而以脉冲方式流入该排气通路的氢废气的流量的脉动变化,以使该流量变得恒定(稳定)。

    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其停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6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5858.3

    申请日:2006-11-16

    Inventor: 藤田信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303 H01M8/04223 H01M8/04228 H01M8/04231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有燃料电池主体、向该燃料电池供给并排出反应气体的气体流路、和对该气体流路中的气体流通状态进行调整的调整部件,并且,具有对上述气体流路的一部分进行扫气的至少2个系统的扫气路径,第一扫气路径形成为包括燃料电池主体,第二扫气路径形成为旁通燃料电池主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