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5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153452.3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 H01M8/0202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元件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燃料电池元件的制造工序的管理变烦杂。燃料电池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准备层叠体和以夹着层叠体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分隔件;(b)将一对分隔件与密封部接合而形成分隔件接合层叠体;及(c)通过由分隔件接合层叠体的温度下降引起的一对分隔件的热收缩而与一对分隔件接合的密封部向内侧移动,从而使与密封部接合的膜电极接合体在间隙内挠曲。
-
公开(公告)号:CN11053478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423255.1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接线板的构造成为简单的构造的技术。燃料电池用接线板具备:芯板,在与歧管对应的位置具有第1开口部;盖板,在与歧管对应的位置具有第2开口部,至少配置于芯板的燃料电池单元侧的面;以及树脂片,夹设在芯板与盖板之间,在与歧管对应的位置具有第3开口部,配置于与歧管形成区域对置的位置。芯板具有:第1金属板,配置于与发电区域对置的位置;和第2金属板,与第1金属板接合,具有第1开口部,配置于与歧管形成区域对置的位置。盖板与第2金属板分别由耐腐蚀性比第1金属板高的金属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4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226738.2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原卓也
IPC: H01M8/04007 , H01M8/2404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和制造燃料电池组的方法。根据本公开的燃料电池组包括集电体,该集电体被构造成收集由多个燃料电池单体电池生成的电力。该集电体包括分隔件和集电体板在密封构件介于分隔件和集电体板之间的情况下彼此粘接的结构。由集电体板、分隔件和密封构件形成的空间是封闭空间。该集电体包括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用于在封闭空间中的压力升高时将气体从封闭空间排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770002.3
申请日:2015-11-12
IPC: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97 , H01M8/0228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的分隔件、燃料电池及分隔件的制造方法。分隔件具备:分隔件中央区域部,与膜电极接合体的中央的发电区域相对;外缘部,位于该分隔件中央区域部的外缘;橡胶制的橡胶成形体,利用模具而使用橡胶成形材料模塑成形于外缘部;及粘结剂层,为了将橡胶成形体粘结于外缘部而形成于外缘部,其中,粘结剂层遍及粘结剂层区域而形成,该粘结剂层区域包括在外缘部模塑成形橡胶成形体的区域且比该区域宽阔。由此,能够抑制在橡胶成形体的成形时产生的毛边引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359319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37349.0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29 , H01M8/02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1004 , H01M8/2483
Abstract: 与膜电极接合体相对配置的分隔件具备: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对的分隔件中央区域;从分隔件中央区域向外缘延伸的外缘部;设于外缘部的第一歧管孔和第二歧管孔;从第一歧管孔经由分隔件中央区域朝向第二歧管孔的流体流路;以及密封垫片,设于外缘部,包围流体流路的区域和第一歧管孔、第二歧管孔的外周。密封垫片被划分为第一密封垫片部和第二密封垫片部,第一密封垫片部与分隔件中央区域的端部相邻,沿端部的边延伸,第二密封垫片部包围第一歧管孔和第二歧管孔的外周。第一密封垫片部的宽度比第二密封垫片部的宽度宽。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97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80016772.2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6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B29C45/14467 , B29L2031/346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以提高衬垫等密封部件的耐久性为解决课题。底部(23)是与夹在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的衬垫(40)接触的密封面。冷却水歧管(411)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冷却水用的流路。法兰(24)从第一隔板的一面沿厚度方向伸出,包围冷却水歧管(411)的一部分。作为法兰(24)两端部的端部(T1、T2)之间的区域是形成第一隔板的面方向的流路的开口部(K)。在法兰(24)中位于限制线(RL)上的斜面(22)为了限制相邻的电池单体的衬垫(40)的移动而与衬垫(40)相向。位于限制线(RL)上的端部(T1)与衬垫(40)相向的面被用于保护衬垫的保护膜(70)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70002.3
申请日:2015-11-12
IPC: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97 , H01M8/0228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的分隔件、燃料电池及分隔件的制造方法。分隔件具备:分隔件中央区域部,与膜电极接合体的中央的发电区域相对;外缘部,位于该分隔件中央区域部的外缘;橡胶制的橡胶成形体,利用模具而使用橡胶成形材料模塑成形于外缘部;及粘结剂层,为了将橡胶成形体粘结于外缘部而形成于外缘部,其中,粘结剂层遍及粘结剂层区域而形成,该粘结剂层区域包括在外缘部模塑成形橡胶成形体的区域且比该区域宽阔。由此,能够抑制在橡胶成形体的成形时产生的毛边引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28093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00354.2
申请日:2015-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04 , F16J15/024 , F16J15/062 , H01M8/0276 , H01M2008/1095 , H01M8/0284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橡胶衬垫夹装于在燃料电池中层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具备:底座部,配置在该第一部件的表面;及唇部,由第一峰部和第二峰部构成,且该唇部与该第二部件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峰部从该底座部向该第二部件方向突出且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曲面,所述第二峰部从该第一峰部向该第二部件方向突出且具有比该第一曲率半径小的第二曲率半径的曲面。该底座部在与该第一峰部的下端部连续的连结部具有相对于该面方向倾斜的平面状的倾斜面,在将从该第二峰部的曲率中心向该第一部件引出的垂线设为该第二峰部的中心轴的情况下,该第一峰部的曲率中心不在该中心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80067157.X
申请日:2020-09-10
IPC: H01M8/0228 , H01M8/0284 , C09J123/26 , C09J7/10 , C09J7/30 , B32B15/085 , B32B27/32
Abstract: 提供:在温水的存在下粘接力优异的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和上述燃料电池用接合体中使用的层叠体。一种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其具有:含有聚烯烃的粘接性树脂层、及通过上述粘接性树脂层粘接的2个以上的构件,所述聚烯烃具有选自由酸性基团和酸酐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团,且酸值为0.01mgKOH/g~6.5mgKOH/g,所述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5347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423255.1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接线板的构造成为简单的构造的技术。燃料电池用接线板具备:芯板,在与歧管对应的位置具有第1开口部;盖板,在与歧管对应的位置具有第2开口部,至少配置于芯板的燃料电池单元侧的面;以及树脂片,夹设在芯板与盖板之间,在与歧管对应的位置具有第3开口部,配置于与歧管形成区域对置的位置。芯板具有:第1金属板,配置于与发电区域对置的位置;和第2金属板,与第1金属板接合,具有第1开口部,配置于与歧管形成区域对置的位置。盖板与第2金属板分别由耐腐蚀性比第1金属板高的金属材料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