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80067157.X
申请日:2020-09-10
IPC: H01M8/0228 , H01M8/0284 , C09J123/26 , C09J7/10 , C09J7/30 , B32B15/085 , B32B27/32
Abstract: 提供:在温水的存在下粘接力优异的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和上述燃料电池用接合体中使用的层叠体。一种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其具有:含有聚烯烃的粘接性树脂层、及通过上述粘接性树脂层粘接的2个以上的构件,所述聚烯烃具有选自由酸性基团和酸酐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团,且酸值为0.01mgKOH/g~6.5mgKOH/g,所述构件的至少1个是偶极子项在表面自由能中所占的比例为0.01%~5.0%的金属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80067157.X
申请日:2020-09-10
IPC: H01M8/0228 , H01M8/0284 , C09J123/26 , C09J7/10 , C09J7/30 , B32B15/085 , B32B27/32
Abstract: 提供:在温水的存在下粘接力优异的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和上述燃料电池用接合体中使用的层叠体。一种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其具有:含有聚烯烃的粘接性树脂层、及通过上述粘接性树脂层粘接的2个以上的构件,所述聚烯烃具有选自由酸性基团和酸酐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团,且酸值为0.01mgKOH/g~6.5mgKOH/g,所述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08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0137603.0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电池单体。燃料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工序、配置工序和胶粘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作为双层胶粘片的热塑性胶粘剂4,所述双层胶粘片具有第一接合层41和第二接合层42。在配置工序中,在使第一接合层41与膜电极组件21相对并且使第二接合层42与树脂框架3相对的状态下,将热塑性胶粘剂4配置在膜电极组件21与树脂框架3之间。在接合工序中,将热塑性胶粘剂4进行加热而使其增塑,进而使增塑后的热塑性胶粘剂4的温度降低而使其固化,由此经由热塑性胶粘剂4将膜电极组件21与树脂框架3胶粘。
-
公开(公告)号:CN10531205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288373.8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4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2092 , B01D2255/30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202 , B01D2258/012 , B01J21/12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35/0013 , B01J35/006 , B01J35/023 , B01J37/0207 , B01J37/0219 , B01J37/0242 , B01J37/0248 , B01J37/08 , B01J37/088 , F01N3/103 , Y02A50/2341
Abstract: 废气净化催化剂包含氧化铝载体、二氧化硅层和活性金属颗粒。二氧化硅层在氧化铝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活性金属颗粒由铂和钯形成,铂和钯负载在二氧化硅层上。具有2.0nm或更小粒度的细粒与所有活性金属颗粒的比根据颗粒的数目为50%或更高,细粒包含在活性金属颗粒中。具有10原子%至90原子%的钯含量比的细合金颗粒与所有细粒的比根据颗粒的数目为50%或更高,细合金颗粒包含在细粒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37603.0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电池单体。燃料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工序、配置工序和胶粘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作为双层胶粘片的热塑性胶粘剂4,所述双层胶粘片具有第一接合层41和第二接合层42。在配置工序中,在使第一接合层41与膜电极组件21相对并且使第二接合层42与树脂框架3相对的状态下,将热塑性胶粘剂4配置在膜电极组件21与树脂框架3之间。在接合工序中,将热塑性胶粘剂4进行加热而使其增塑,进而使增塑后的热塑性胶粘剂4的温度降低而使其固化,由此经由热塑性胶粘剂4将膜电极组件21与树脂框架3胶粘。
-
公开(公告)号:CN10856830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0190224.1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提供用于SCR方式的净化装置时能够适宜抑制压损上升的壁流型排气净化用催化剂。此处公开的排气净化用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多孔的分隔壁的壁流结构的基材;从与入侧室接触的分隔壁的表面形成至分隔壁的内侧并且从排气流入侧的端部沿着延伸方向形成的入侧催化剂层;从与出侧室接触的分隔壁的表面形成至分隔壁的内侧并且从排气流出侧的端部沿着延伸方向形成的出侧催化剂层,其中,入侧催化剂层与出侧催化剂层的长度的合计比分隔壁的全长长,并且存在于出侧催化剂层的SCR催化剂体的总量比存在于入侧催化剂层的SCR催化剂体的总量多。
-
公开(公告)号:CN10955049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097099.6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对于HC、CO和NO全部显示充分高的氧化效率的排气净化用催化剂装置。解决手段是一种排气净化用氧化催化剂装置,在基材(5)上具有排气流动上游侧的第1催化剂被覆层(1),排气流动下游侧上层的第2催化剂被覆层(2)和排气流动下游侧下层的第3催化剂被覆层(3),第1催化剂被覆层(1)中的铂的质量与钯的质量之比为0.75~4.50,第2催化剂被覆层(2)中的铂的质量与钯的质量之比超过4.50且为25.0以下,第3催化剂被覆层(3)中的铂的质量与钯的质量之比为0.12以下,第1催化剂被覆层(1)的长度L1为基材(5)的长度(d)的8~55%,第2催化剂被覆层(2)的长度(L2)为基材(5)的长度(d)的45~95%,第3催化剂被覆层(3)的长度(L3)为基材(5)的长度(d)的45~95%。
-
公开(公告)号:CN109550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097099.6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对于HC、CO和NO全部显示充分高的氧化效率的排气净化用催化剂装置。解决手段是一种排气净化用氧化催化剂装置,在基材(5)上具有排气流动上游侧的第1催化剂被覆层(1),排气流动下游侧上层的第2催化剂被覆层(2)和排气流动下游侧下层的第3催化剂被覆层(3),第1催化剂被覆层(1)中的铂的质量与钯的质量之比为0.75~4.50,第2催化剂被覆层(2)中的铂的质量与钯的质量之比超过4.50且为25.0以下,第3催化剂被覆层(3)中的铂的质量与钯的质量之比为0.12以下,第1催化剂被覆层(1)的长度L1为基材(5)的长度(d)的8~55%,第2催化剂被覆层(2)的长度(L2)为基材(5)的长度(d)的45~95%,第3催化剂被覆层(3)的长度(L3)为基材(5)的长度(d)的45~95%。
-
公开(公告)号:CN102811810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80065624.1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4 , B01D53/945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1025 , B01D2255/202 , B01D2255/204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1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58 , B01J23/63 , B01J35/0006 , B01J37/0244 , F01N3/0814 , F01N3/0842 , F01N3/106 , F01N2510/0682 , F01N2510/0684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通过防止HC、CO、NOx的竞争吸附而能够高效地利用NOx吸藏还原型催化剂的结构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本发明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具备包含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中的至少一种NOx吸藏材料以及Pt和/或Rh的NOx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层,在所述NOx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层上具备负载有Pt和/或Pd的氧化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683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190224.1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提供用于SCR方式的净化装置时能够适宜抑制压损上升的壁流型排气净化用催化剂。此处公开的排气净化用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多孔的分隔壁的壁流结构的基材;从与入侧室接触的分隔壁的表面形成至分隔壁的内侧并且从排气流入侧的端部沿着延伸方向形成的入侧催化剂层;从与出侧室接触的分隔壁的表面形成至分隔壁的内侧并且从排气流出侧的端部沿着延伸方向形成的出侧催化剂层,其中,入侧催化剂层与出侧催化剂层的长度的合计比分隔壁的全长长,并且存在于出侧催化剂层的SCR催化剂体的总量比存在于入侧催化剂层的SCR催化剂体的总量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