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938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66097.8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33 , H01F1/0054 , H01F41/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氧化硅壳和金属硅酸盐界面的铁钴三元合金纳米颗粒。具体地,提供了一种超顺磁核-壳纳米颗粒,其具有铁钴三元合金核、该核上的硅氧化物壳和在该核与壳层之间的金属硅酸盐界面层。还提供了制备该纳米颗粒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42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80022679.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Abstract: 一种隔振器,其可以配置成提供改进的振动隔离性能,例如与自行车鞍座有关的振动隔离性能。自行车鞍座可以操作性地连接至自行车车架。隔振器可以位于自行车车架的一部分内。隔振器可以相对于自行车鞍座操作性地定位。隔振器配置成呈现非线性刚度分布。非线性刚度分布可以包括准零刚度区域。隔振器包括布置成堆叠的多个弹簧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719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010208200.1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Inventor: M·P·罗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未增强区域的织造碳纤维增强的钢基体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钢基体与集成至该基体中的增强碳纤维,并具有适合于冲压或其它变形的未增强区域。该复合材料具有比钢显著更低的密度,并且在具有增强碳纤维的区域内期望具有相当大的强度,同时在未增强区域中具有较大的可变形性。用于形成复合钢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组合至少两个横向间隔开的增强碳纤维组分(例如碳纤维编织物)与钢纳米颗粒并烧结钢纳米颗粒以便形成具有在其中集成增强碳纤维的钢基体,和位于碳纤维组分之间的横向空间中的未增强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33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113173.9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Inventor: M·P·罗威
Abstract: 一种人工肌肉堆叠,包括多个人工肌肉层。每个人工肌肉层包括一个或多个人工肌肉,该人工肌肉包括具有电极区域和可扩张流体区域的壳体、容纳在壳体内的介电流体、以及位于电极区域中的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的电极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接片部分和两个或更多个桥接部分。两个或更多个桥接部分互连相邻的接片部分。第一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位于接片部分之间并环绕可扩张流体区域的中心开口。多个人工肌肉层被布置成使得每个人工肌肉层的人工肌肉的可扩张流体区域与相邻人工肌肉层的一个或多个人工肌肉的至少一个接片部分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2789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80065344.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IPC: F15B11/06 , F15B11/08 , F15B13/044 , F15B15/26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刚度控制和用于刚度控制的系统。第一板和第二板可以与刚性支撑件、液压致动器和高粗糙度表面连接。在致动时,致动器可以迫使高粗糙度表面抵靠第一板,从而通过对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液压压力来增加刚性。因此,可以以可变且可逆的方式更改表面的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19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208200.1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Inventor: M·P·罗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未增强区域的织造碳纤维增强的钢基体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钢基体与集成至该基体中的增强碳纤维,并具有适合于冲压或其它变形的未增强区域。该复合材料具有比钢显著更低的密度,并且在具有增强碳纤维的区域内期望具有相当大的强度,同时在未增强区域中具有较大的可变形性。用于形成复合钢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组合至少两个横向间隔开的增强碳纤维组分(例如碳纤维编织物)与钢纳米颗粒并烧结钢纳米颗粒以便形成具有在其中集成增强碳纤维的钢基体,和位于碳纤维组分之间的横向空间中的未增强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888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009307.7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 马尼托巴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18 , B22F1/0003 , B22F1/0018 , B22F3/14 , B22F9/24 , C22C1/0491 , C22C12/00 , C22C2202/02 , H01F1/0045 , H01F1/01 , H01F1/086 , H01F4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锰基络合阴离子元素试剂配合物(Mn‑LAERC)合成铁磁性锰‑铋纳米颗粒及由其形成块状MnBi磁体。提供了一种用于合成铁磁性锰‑铋(MnBi)纳米颗粒的方法及所合成的MnBi纳米颗粒。该方法采用了基于锰基阴离子元素试剂配合物(Mn‑LAERC)的新的试剂。还提供了一种由所合成的MnBi纳米颗粒形成块状MnBi磁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纳米颗粒同时施加高温和高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63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117757.3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7 , B01J13/02 , B32B15/02 , B82Y40/00 , H01M4/9041 , H01M8/023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经由新型试剂合成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在电化学装置中的应用。具体地,提供了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和如此制备的纳米颗粒。该方法包括向零价金属与氢化物之间的新型试剂络合物添加表面活性剂。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包括在制作蓄电池电极中有用的不含氧化物的零价锡纳米颗粒。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