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空间望远镜的对日滤光镜组件及其热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8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587642.7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提供的太阳空间望远镜的对日滤光镜组件,包括N片滤光片,每片滤光片的一侧或两侧镜面镀有不同的光学膜系,光学膜系均仅反射或透射特定波段的太阳光。本发明提供的热分析方法根据太阳光的光谱能量分布及光学膜系的光谱辐射特性参数,计算得到滤光镜组件在太阳直射状态下的整体的能量分布,以此作为航天器热分析仿真软件的输入条件,通过能量等效方法计算得到太阳空间望远镜的对日滤光镜组件的在轨温度。本发明使航天器热分析仿真软件在不进行光谱热分析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滤光镜组件的在轨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航天器热分析仿真软件准确得出对日滤光镜组件的温度分布问题。

    TDICMOS滚动行周期下成像效果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29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27790.3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TDICMOS滚动行周期下成像效果评估方法,涉及TDICMOS成像效果评估技术领域,首先根据不同行周期下得到的电荷转移信号跳变沿位置,统计出各驱动信号的高电平起始和结束位置及在一个行周期内同一个驱动信号出现上升沿或下降沿的次数;然后逐个电荷转移信号进行上升和下降沿位置的比较,重新计算上升沿位置;接着计算每次电荷转移的质心位置等于上升和下降沿位置之和;计算出各步骤下的质心之间的间距;最后根据电荷转移的相数和对应行周期下的各质心的间距计算得到当前的动态传递函数值。本发明通过上升和下降沿的相对位置判断,可以方便进行质心位置的计算,避免冗余转换而出现的错误。

    CMOS图像传感器的串行图像数据训练系统及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30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26610.5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CMOS图像传感器的串行图像数据训练及实时仿真系统,涉及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串行图像数据训练及仿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对频率低于200MHz的串行数据在进行位校正过程中,存在检测不到数据跳变沿或检测到一个数据跳变沿的情况,在跳变沿的仿真过程中,存在检测不到跳变沿的情况等问题,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器、电平转换器和单片控制器;所述单片控制器内包含时序控制模块、数据调理模块、训练模块,iodelay、iserdes和输出位置可控制的移位寄存器;本发明包含完整的串行图像数据训练的具体拓扑结构图,通道训练的实现目标,根据iodelay的tap位置进行并行数据跳变沿的产生方式,各通道tap位置的具体产生方式,以及表示跳变沿的异常数据的表述方式。

    基于电子倍增的光谱图像合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3510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696592.9

    申请日:2017-08-15

    Abstract: 基于电子倍增的光谱图像合成系统,针对高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超光谱图像能量偏弱,不同谱段的光谱信号输入光能量偏差较大问题,采用可实时切换倍增增益通道和非倍增增益通道的图像传感器进行光谱信号的接收。首先对接收到的图像电荷信号在读出前经非破坏性浮置栅极输出放大器进行输入光能量的判断,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输入光能量值进行倍增增益和正常通道的转移读出选择。根据实时标定获得的倍增增益,最后将倍增增益通道和非倍增增益通道的图像合并为高通道范围的图像。采用单帧内光谱信号倍增增益的切换,不仅能提高弱光谱信号的信噪比,还能保证较强光谱信号不饱和,提升整体的动态范围。

    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热管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1592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03382.2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热管,属于空间系统热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空间系统热控制中一根热管无法连接多个热源,多根热管连接多个热源时增加空间系统重量,并且导致热管内部工质循环紊乱,甚至失效的问题。本发明的热管包括内循环通路和外循环通路;内循环通路包括设在内通路热管外壳上的热输入段、隔热段和热输出段;外循环通路包括设在外通路热管外壳上的热输入段、隔热段和热输出段;外通路热管外壳套装在内通路热管外壳的外侧,且与内通路隔热段的长度相等,位置对应;内通路隔热段的管壁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绝热材料,内层为金属材料。该热管可以连接两个热源,具有较高的热传输效率,并且不会显著增加热管的尺寸,节约空间系统的空间。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9197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16966.6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地面试验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满足光学遥感器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同步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筒体和支架,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内表面涂有发射率≥0.85的黑漆,筒体外表面粘贴有薄膜型电加热器,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n个高度调节螺栓连接,上支架与支撑圆环焊接在一起。本发明的筒体前端端面直径与空间光学遥感器入光口口径相同,柱形筒体后端的直径不小于光学遥感器视场角在柱形后端近平行光源端面处的投影直径,可以使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一并进行规划,试验工况交叉进行,这样既可以缩短试验周期,又可以节约试验成本。

    一种适用于空间相机热控制的隔热垫

    公开(公告)号:CN102495515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410559.8

    申请日:2011-12-1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空间相机热控制的新型隔热垫,涉及空间相机热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空间相机热控制中所用的隔热垫不能更好兼顾隔热效果和轻量化的问题,本发明所述隔热垫的多层隔热材料垫片沿周向夹于聚酰亚胺环之间,通过多层固定点用螺钉固定,聚酰亚胺环通过隔热垫固定点用螺栓与相应设备连接。本发明可以显著减轻空间相机热控制系统的重量,节约空间相机的资源,可以有效满足设计要求并且使用方便可靠。

    宽温域自适应多腔热管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9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3300.4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温域自适应多腔热管,包括外管壳,在外管壳的内部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工质腔体和位于相邻两个工质腔体之间的空腔,在不同的工质腔体内填充不同工作温区的工质,每个工质腔体分别划分为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每个工质腔体的绝热段与冷凝段为光滑内壁,在每个工质腔体的蒸发段的内壁固定有毛细结构,每个工质腔体的蒸发段分别与热源连接,在每个工质腔体的冷凝段的内壁涂覆有疏水层。本发明将热管设计为一管多腔结构,向不同的工质腔体内填充不同工作温区的工质,使不同工作温区的工质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切换,从而实现热管的宽温域需求。

    基于泡沫炭和相变材料的星敏感器遮光罩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74984.3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热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泡沫炭和相变材料的星敏感器遮光罩,包括泡沫炭主体,在泡沫炭主体的孔隙内填充两种不同熔点的相变材料;石墨烯膜,共固化在泡沫炭主体的外表面,将泡沫炭主体的外表面全部覆盖;加热片,沿泡沫炭主体的周向和周向粘贴在石墨烯膜的外表面,形成不同的加热区域;热敏电阻,粘贴在石墨烯膜的外表面对应于每个加热区域的位置;多层隔热组件覆盖在石墨烯膜的外表面;温控仪,温控仪用于根据热敏电阻采集的温度数据和相变材料的状态,采用自适应温控算法调节加热片的输出功率,将星敏感器遮光罩的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和疏导遮光罩上的太阳直射热流,实现遮光罩的高热稳定性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