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361592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03382.2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热管,属于空间系统热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空间系统热控制中一根热管无法连接多个热源,多根热管连接多个热源时增加空间系统重量,并且导致热管内部工质循环紊乱,甚至失效的问题。本发明的热管包括内循环通路和外循环通路;内循环通路包括设在内通路热管外壳上的热输入段、隔热段和热输出段;外循环通路包括设在外通路热管外壳上的热输入段、隔热段和热输出段;外通路热管外壳套装在内通路热管外壳的外侧,且与内通路隔热段的长度相等,位置对应;内通路隔热段的管壁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绝热材料,内层为金属材料。该热管可以连接两个热源,具有较高的热传输效率,并且不会显著增加热管的尺寸,节约空间系统的空间。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9197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16966.6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地面试验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满足光学遥感器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同步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筒体和支架,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内表面涂有发射率≥0.85的黑漆,筒体外表面粘贴有薄膜型电加热器,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n个高度调节螺栓连接,上支架与支撑圆环焊接在一起。本发明的筒体前端端面直径与空间光学遥感器入光口口径相同,柱形筒体后端的直径不小于光学遥感器视场角在柱形后端近平行光源端面处的投影直径,可以使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一并进行规划,试验工况交叉进行,这样既可以缩短试验周期,又可以节约试验成本。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9197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516966.6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地面试验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满足光学遥感器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同步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筒体和支架,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内表面涂有发射率≥0.85的黑漆,筒体外表面粘贴有薄膜型电加热器,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n个高度调节螺栓连接,上支架与支撑圆环焊接在一起。本发明的筒体前端端面直径与空间光学遥感器入光口口径相同,柱形筒体后端的直径不小于光学遥感器视场角在柱形后端近平行光源端面处的投影直径,可以使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一并进行规划,试验工况交叉进行,这样既可以缩短试验周期,又可以节约试验成本。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494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90347.1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系统及方法,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环境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接触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外热流模拟系统和方法破坏遥感器表面的真实状态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空间环境模拟器、多层隔热组件、电加热器、单面镀铝聚酯薄膜、空间光学遥感器、电缆和程控电源,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表面上,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的空间光学遥感器放置于空间环境模拟器内,电加热器和单面镀铝聚酯薄膜从内至外依次固定在多层隔热组件最外层镀铝聚酯薄膜的外表面上,单面镀铝聚酯薄膜的镀铝面面向多层隔热组件最外层,电加热器通过电缆与程控电源连接。该系统保证空间光学遥感器表面保持真实状态。

    一种适用于太阳同步轨道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辐射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442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87220.2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太阳同步轨道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辐射散热器,解决实际工作中辐射散热器不能安装在遥感器“非受晒面”的问题,它通过有效的屏蔽太阳同步轨道外热流,提高辐射散热器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所述辐射散热器由辐冷板、地球屏、太阳屏、侧屏组成,太阳屏对太阳辐射热流进行屏蔽,同时兼做该侧的地球红外热流屏蔽,地球屏对地球红外和太阳反照热流进行屏蔽,三角形侧屏用来屏蔽来自该方向的地球热流。在实际应用当中,根据遥感器具体的姿态和受照角度安装屏蔽屏,可实现对全部或大部分来自太阳和地球方向外热流的屏蔽。本发明的结构无主动部件,简单可靠。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043697U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20448250.7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系统,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环境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接触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外热流模拟系统破坏遥感器表面的真实状态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空间环境模拟器、多层隔热组件、电加热器、单面镀铝聚酯薄膜、空间光学遥感器、电缆和程控电源,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表面上,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的空间光学遥感器放置于空间环境模拟器内,电加热器和单面镀铝聚酯薄膜从内至外依次固定在多层隔热组件最外层镀铝聚酯薄膜的外表面上,单面镀铝聚酯薄膜的镀铝面面向多层隔热组件最外层,电加热器通过电缆与程控电源连接。该系统保证空间光学遥感器表面保持真实状态。

    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3788631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164793.6

    申请日:2014-0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层隔热组件外表面反射率高、不能消杂光、易对光学系统产生影响,且内表面导热率低,不具备等温化作用的技术问题。该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包括低反射层、间隔层、导热层和接地带,低反射层、间隔层和导热层从外至内依次排列,间隔层为多层结构,由反射屏和间隔材料层交替排列组成,间隔层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均为反射屏。本实用新型在不降低多层隔热组件隔热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多层隔热组件外表面的反射率和内表面的温度梯度,提高了多层隔热组件的消杂光能力和等温化能力。

    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热管

    公开(公告)号:CN203657578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751667.6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热管,属于空间系统热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空间系统热控制中一根热管无法连接多个热源,多根热管连接多个热源时增加空间系统重量,并且导致热管内部工质循环紊乱,甚至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包括内循环通路和外循环通路;内循环通路包括设在内通路热管外壳上的热输入段、隔热段和热输出段;外循环通路包括设在外通路热管外壳上的热输入段、隔热段和热输出段;外通路热管外壳套装在内通路热管外壳的外侧,且与内通路隔热段的长度相等,位置对应;内通路隔热段的管壁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绝热材料,内层为金属材料。该热管可以连接两个热源,具有较高的热传输效率,并且不会显著增加热管的尺寸,节约空间系统的空间。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203550988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73164.1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空间光学遥感器真空热试验地球外热流模拟器属于空间光学遥感器地面试验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满足光学遥感器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同步进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和支架,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内表面涂有发射率≥0.85的黑漆,筒体外表面粘贴有薄膜型电加热器,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n个高度调节螺栓连接,上支架与支撑圆环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前端端面直径与空间光学遥感器入光口口径相同,柱形筒体后端的直径不小于光学遥感器视场角在柱形后端近平行光源端面处的投影直径,可以使热平衡试验和热光学试验一并进行规划,试验工况交叉进行,既缩短试验周期,又节约试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