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表面催化的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4645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38986.1

    申请日:2007-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表面催化的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氢材料是由镁金属和作为表面催化的催化剂为Ti-V基合金,合金的通式为Ti100-x-y-zVxMnyMz,式中15≤x<50,5≤y<30,0<z≤30,M至少为Cr,Fe,Ni或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所使用的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0%。所使用的催化剂为铸态或氢化态;制备的方法是将镁金属与作为催化剂Ti-V基合金混合后,在氢气氛下球磨0.5-5小时,球磨时所用的氢压为1-50大气压。制备的镁基储氢材料在常温下的最大吸氧量和200℃以下的最大放氢量分别可达6.5%。

    高储氢量的钛-锰基储氢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38342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3115831.5

    申请日:200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储氢量的钛-锰基储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的组成的分子式为TiMnxCryMz,其中0.7≤x≤1.2,0.2≤y<0.6,0.1<z<0.4,1.3≤x+y+z≤1.8。所述的储氢合金中M至少为Fe、Ni、Al、Cu和V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合金形成C14Leves相结构。合金在经3-4次反复熔炼后经900℃~1300℃退火,5~30小时后拥有高的储氢容量和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组份为TiMn0.85Cr0.35V0.24Fe0.06合金退火后的最大储氢容量可达2.1wt%,显示此类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有效吸氢量高的钛-钒基储氢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0335665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10031075.7

    申请日:2005-10-24

    Abstract: 本发明为吸氢量高的Ti-V基储氢合金。合金组成通式为TiaVbCrcMndMe100-a-b-c-d,式中,0<a≤15,20≤b≤35,15≤c≤30,40≤d≤55,85≤a+b+c+d≤100;a,b,c,d均为原子百分含量。Me可以为Fe、V4Fe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的组合。合金形成单一的BCC相或者是以BCC相为主、包含C14Laves相的两相共存结构。在所定义的PCT(压力-成分-温度)放氢曲线上高于1atm的部分为有效吸氢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合金有效吸氢量最高可达1.84wt%。合金放氢平台压处于1atm~5atm之间。由于较大的有效吸氢量、适中的平台压,合金具有实用价值,并将在燃料电池氢源、氢气的存储和运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2631C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02111213.4

    申请日:200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经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属于储氢合金领域,其特征在于在TiMn2合金中添加V、Fe、Cr三种改性元素,设计出新合金组分通式为:TiFexVyCrzMn(2-x-y-z),其中0≤x≤0.15,推荐范围0.05-0.1;0≤y≤0.30,推荐范围0.10-0.25;0≤z≤0.10,推荐范围为0.05-0.08。Fe、Cr、V三种元素或以其中任意二个或三种元素同时取代TiMn2合金中的Mn元素。由于Fe、Cr、V新元素的引入使合金中出现了新相,从而导致新合金的吸氢最高原子比(H/M)达3.0,吸氢量较未改性的TiMn2明显增加,储氢量可达2%以上,有望作为大规模氢源的储氢材料,应用在燃料电池等方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