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71231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310122606.4
申请日:200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改性的钛铬基储氢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使用Zr取代合金中的部分钛元素与V和Fe两种元素取代合金中的部分铬元素,经改性的钛铬系合金的组成为:Ti1-XZrXCrM-N-PVNFeP。其中X的范围为:0.05≤X≤0.6,M的范围为:1.75≤M≤2.1,N的范围为:0<N≤1.2,P的范围为:0<P≤0.5。经改性的合金储氢量均超过2.0wt%,最高可达2.4wt%,可作为大规模氢源的储氢材料,应用在燃料电池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552934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200310122606.4
申请日:200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改性的钛铬基储氢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使用Zr取代合金中的部分钛元素与V和Fe两种元素取代合金中的部分铬元素,经改性的钛铬系合金的组成为:Ti1-XZrXCrM-N-PVNFeP。其中X的范围为:0.05≤X≤0.6,M的范围为:1.75≤M≤2.1,N的范围为:0<N≤1.2,P的范围为:0<P≤0.5。经改性的合金储氢量均超过2.0wt%,最高可达2.4wt%,可作为大规模氢源的储氢材料,应用在燃料电池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552927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200310122610.0
申请日:200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改性的钛铬基储氢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使用Ni、V和Fe三种元素取代合金中的部分铬元素,经改性的钛铬系合金的组成为:TiCrM-N-PVNFePNiJ。其中M的范围为:1.75≤M≤2.1,N的范围为:0<N≤1.2,其中P的范围为:0<P≤0.5,J的范围为:0.05≤J≤0.6。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钛铬基储氢合金储氢量均超过2.0wt,最高可大于2.6wt%,可作为大规氢源的储氢合金,应用在燃料电池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438341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3115828.5
申请日:2003-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活化的钛基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分别为TiFex-yMeyVj和Ti1-xZrxMnyMezVj,前者0.7<x<1.5,0≤y<1,0.1≤j≤0.3,Me为Mn、Cr、Al、Cu、Ni或Zn中一种;后者0≤x≤1,0.8≤y<2.5;0≤z<0.5,0.1≤j≤0.3,Me为Cr、Al、Cu、Ni或Zn中一种。其制备是在磁悬浮高频感应炉氩气保护下反复熔炼3-4次,熔炼后所得的铸态合金在900-1300℃惰性气体保护下退火5-20小时。经改进后的储氢合金不仅具拥有高的储氢容量,而且在温和条件下很容易被活化,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07412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3141849.X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储氢量的Ti-V基BCC相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组成为Ti100-x-y-zVxMnyMz,其中15≤x≤50,5≤y≤30,5≤z≤30,50≤x+y+z≤80(x,y,z均为原子百分含量)。M至少为Cr,Fe,Ni,RE(稀土)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合金形成单一的BCC固溶相或者是BCC相包含部分的C14 Laves相的两相结构。合金的生产包括一个退火处理过程,其条件为:800~1500℃下退火0.5~50小时。合金的最大级氢量为3.8-4.2%(重量),100℃以下的放氢量为2.5-3%(重量)。该合金生产方法简单,在氢的存储和运输、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燃料电池用的储氢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473948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3141849.X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储氢量的Ti-V基BCC相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组成为Ti100-x-y-zVxMnyMz,其中15≤x≤50,5≤y≤30,5≤z≤30,50≤x+y+z≤80(x,y,z均为原子百分含量)。M至少为Cr,Fe,Ni,Re(稀土)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合金形成单一的BCC固溶相或者是BCC相包含部分的C14 Laves相的两相结构。合金的生产包括一个退火处理过程,其条件为:800~1500℃下退火0.5~50小时。合金的最大级氢量为3.8-4.2wt%,100℃以下的放氢量为2.5-3wt%。该合金生产方法简单,在氢的存储和运输、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燃料电池用的储氢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214124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3129301.8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钒、铁改性的钛铬系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1)V和Fe两种元素同时取代TiCrx合金中的部份铬元素;(2)合金组成为:TiCrx-y-zVyFez,式中1.75≤X≤2.0,0<Y≤1.2,0<Z≤0.5。取代后钛铬系储氢合金0℃时的储氢量最高可超过3wt%,可作为大规模氢源的储氢材料,用于燃料电池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570176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8371.9
申请日:2004-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改性的钛铬基储氢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使用Mn、V和Fe三种元素同时取代合金中的部分铬元素,经改性的钛铬系合金的组成为:TiCrX-N-P-JVNFePMnJ。其中X的范围为1.65≤X≤2.1,N的范围为0<N≤1.2,P的范围为0<P≤0.5,J的范围为0<J≤0.5。合金的制备是按组成范围称量混合后在氩气氛保护下完合熔炼3-4次,充分熔融后,在2000℃保持5分钟以上,然后在氩气保护下快淬,快淬速度为15-25m/s。所制备合金在0℃时的最大吸氢量超过了2.3wt%。
-
公开(公告)号:CN1438342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3115831.5
申请日:2003-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储氢量的钛-锰基储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的组成的分子式为TiMnxCryMz,其中0.7≤x≤1.2,0.2≤y<0.6,0.1<z<0.4,1.3≤x+y+z≤1.8。所述的储氢合金中M至少为Fe、Ni、Al、Cu和V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合金形成C14Leves相结构。合金在经3-4次反复熔炼后经900℃~1300℃退火,5~30小时后拥有高的储氢容量和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组份为TiMn0.85Cr0.35V0.24Fe0.06合金退火后的最大储氢容量可达2.1wt%,显示此类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629351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092543.7
申请日:2003-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活化的钛基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分别为TiFex-yMeyVj和Ti1-XZrxMnyMezVj,前者0.7<x<1.5,0≤y<1,0.1≤j≤0.3,Me为Mn、Cr、Al、Cu、Ni或Zn中一种;后者0≤x≤1,0.8≤y<2.5;0≤z<0.5,0.1≤j≤0.3,Me为Cr、Al、Cu、Ni或Zn中一种。其制备是在磁悬浮高频感应炉氩气保护下反复熔炼3-4次,熔炼后所得的铸态合金在900-1300℃惰性气体保护下退火5-20小时。经改进后的储氢合金不仅具拥有高的储氢容量,而且在温和条件下很容易被活化,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