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与UUV脐带缆的拖力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7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336242.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船与UUV脐带缆的拖力估计方法,属于海上数据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无人船通过绞车释放脐带缆与UUV连接,标定和初始化相关传感器设备;采集数据;计算脐带缆的瞬时拖力大小F';将瞬时拖力大小F'作为输出值,更新数据集;根据更新的数据集,更新模型;估计拖力的大小#imgabs0#估计拖力方向#imgabs1#将估计拖力大小#imgabs2#置信区间、估计拖力方向#imgabs3#输出到动力定位系统作为控制器的前馈量;将模型传入轨迹规划算法和任务规划算法。本发明可预测未来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时脐带缆的拖行阻力。根据未来不同时刻的拖行阻力需求,无人船和UUV可以针对性的修改自身的轨迹规划和任务规划,从而提高效率。

    一种导管架灌浆管线快速拆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6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74830.6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管架灌浆管线快速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灌浆管线设置为上下分段式结构且通过快速接头连接,两段所述灌浆管线的连接点设置于水下;S2、下段所述灌浆管线固定连接于导管架且设置为永久结构,上段所述灌浆管线在水面上采用焊接固定,在水面下采用索具穿对接孔的方式进行临时固定;S3、当灌浆完毕后,解除上段所述灌浆管线在水面上的固定连接,潜水员下水断开所述快速接头,实现两段所述灌浆管线的分离;S4、将所述索具抽出,完成下段所述灌浆管线临时固定的快速拆除。本发明采用管线快速拆除结构和技术,可优化传统的导管架施工作业流程,节约浮吊作业船舶,提升海洋平台安装作业效率,有效节约海洋平台建设成本。

    一种液压打桩锤水下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36706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3598.X

    申请日:2021-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打桩锤水下测试平台,包括基础坑、弹簧阻尼隔振器和挡水板,所述基础坑的底壁安装有多组均匀布置的弹簧阻尼隔振器,所述弹簧阻尼隔振器的外壁安装有挡水板,所述弹簧阻尼隔振器的顶部安装有平台底座;所述平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由圆台、扩展板、电动伸缩杆、外罩筒和环形凸块组成,所述圆台的底部与平台底座的顶部贴合。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进行高度变换,继而便于不同高度规格在液压打桩锤通过本装置进行测试,实验桩与平台底座之间的安装可通过栅格筋板分散力,同时装置中的弹簧阻尼隔振器外包有防水罩布,可用于隔水防锈,装置中的节筒与围筒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圆形筋板围合,可减少变形。

    较深水导管架的超细长比隔水套管海上安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89900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128476.6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一种较深水导管架的超细长比隔水套管海上安装工艺,采用以下安装步骤:第一步:将第二起吊索具安装在超细长比隔水套管上;第二步:将第一起吊索具组装并连接在超细长比隔水套管上;第三步:利用浮吊扶正超细长比隔水套管;第四步:利用浮吊将超细长比隔水套管悬挂在导管架井口;第五步:由第一起吊索具吊装模式转换为第一起吊索具和第二起吊索具组成的整体吊装模式,利用浮吊安装超细长比隔水套管至自由入泥;实现超细长比隔水套管安全、稳定、可靠的扶正及安装,突破超细长比隔水套管翻身长度限制,减少较深水导管架隔水套管分节数量,实现较深水导管架首节隔水套管入泥,解决井口区的悬挂难题;操作便捷,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张力腿平台张力筋腱分段组对接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47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86011.0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一种张力腿平台张力筋腱分段组对接长的方法,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将支撑桁架安装在工程船的舷侧位置;二:将塔架与支撑桁架和工程船的甲板相连;三:将张力筋腱的液压升降夹持机构安装在塔架的甲板上;四:将张力筋腱的下段安装在塔架的甲板的中间位置;五:开启张力筋腱的液压升降夹持机构;六:将张力筋腱的上段起吊,并牵引使张力筋腱的下段进入塔架的中间位置和液压升降夹持机构就位;然后,锁紧液压升降夹持机构,使浮吊吊机呈不受力状态;七:将张力筋腱的上段缓慢稳定下放,与张力筋腱的下段完成对接。本发明解决了张力筋腱公母头段吊装组对过程产生碰撞损坏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及难度;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