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6390.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热工水力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主泵卡转子水力载荷计算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主泵还原设计;步骤2:阻力元件模型化;步骤3:计算条件设置;步骤4:完成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主泵卡转子水力载荷计算及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构建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简化三维模型,基于能量匹配和阻力平衡技术,实现了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瞬态压力波和水力载荷数值计算,可大幅度提高事故工况下反应堆一回路系统流动计算的精度,快速实现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瞬态压力计算和安全性评估,为反应堆系统一回路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6395.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流道多物理场智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矩形通道两相流动与传热过程有关的输入‑输出匹配的数据对;步骤2:获取与深度学习算法所需的矩形通道两相流动与传热过程有关的输入‑输出匹配的数据对,建立数据池;步骤3:构造损失函数,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后实现对输出匹配数据进行有监督的回归学习,获得矩形通道两相参数智能计算模型;步骤4:计算与矩形通道两相流动与传热过程有关的输入参数,以获取相应的输出参数,实现矩形通道两相流动与传热过程中的参数快速计算。有益效果在于:可很好地逼近输入‑输出特征,可有效保证智能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1969.X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镍基690合金腐蚀仿真的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镍基690样品进行电化学测试,利用镍基690合金的实验数据对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腐蚀模型中的反应系数和扩散系数进行参数校准,基于校准的参数建立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腐蚀模型,可以实现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模型对镍基690合金腐蚀演化的准确仿真,从而能够获得电流密度、腐蚀速率、腐蚀深度演化等信息,对腐蚀过程进行模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1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725573.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3 , G21C17/0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疲劳状态监测方法、设备和装置,本发明通过主管道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计算压力容器进出口位置温度场,用于计算疲劳使用系数,同时通过溶氧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进入压力容器冷却剂的含氧量,并利用辐照监督数据对弹性模量和材料硫含量进行修正,最后利用疲劳使用系数修正方法实现疲劳使用系数的自动修正,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本发明还通过先进行瞬态识别再进行疲劳计算的方式,有效减少了计算数据量,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87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422232.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瞬态分析的堆内棒状结构湍流激振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棒状结构在反应堆三维流场中的流场参数;利用相关长度数据库通过插值获得具体结构参数下的相关长度;基于无量纲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所述流场参数和所述相关长度,计算功率谱密度;计算功率谱密度的傅立叶半谱和傅立叶全谱;将功率谱密度的傅立叶全谱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方法把频域的功率谱密度转换到时域上,沿着棒状结构在长度方向上进行积分,得到作用在棒状结构上的湍流激励力时程;将湍流激励力时程施加到棒状结构上,计算棒状结构由随机湍流激励诱发的振动响应;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节点的位移、力的均方根值、最大值以及响应的时程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48770.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1M7/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站反应堆燃料组件抗震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反应堆抗震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设计加速度响应谱输入转换程序生成相应时程,并实时调整中间过程的响应谱,得到地震加速度时程;将地震加速度时程输入反应堆结构系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吊篮围板和上下堆芯地震时程;将吊篮围板和上下堆芯地震时程输入抗震载荷分配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燃料组件各个部位的地震载荷;将燃料组件的地震载荷与其它非地震载荷一起输入应力分析程序,得到燃料组件基准事故分析结果。本发明能够得到满足规范参数和保证安全裕度合理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提高燃料组件抗震分析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数据传递、载荷组合出现的错误和遗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06284.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结构力学模拟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形密封环螺旋弹簧刚度等效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计算螺旋弹簧基体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步骤1.1:建立螺旋弹簧基体和上下刚性法兰平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步骤1.2:分别采用六面体和壳体网格对弹簧和法兰平面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步骤1.3:编写后处理文件;步骤二、计算初始厚度下O形环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步骤三、计算得到刚度等效后O形环的壁厚。通过将内侧螺旋弹簧基体等效为一定厚度的O形环,以解决密封组件分析计算模型尺寸跨度大和计算效率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5308.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唐传宝 , 白晓明 , 崔怀明 , 艾红雷 , 王新军 , 张毅雄 , 曾忠秀 , 曹锐 , 王明利 , 李海颖 , 熊夫睿 , 文毅 , 谢海 , 黄代顺 , 郑连纲 , 刘佳 , 王岩
IPC: G06F18/24 , G06F18/241 , G06F18/22 , G21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运行瞬态快速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核反应堆运行时关键位置的运行数据;进行瞬态识别;分别提取瞬态开始和结束时的功率值,进行第一次瞬态分类;分别提取瞬态数据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值,并依次计算其与第一次瞬态分类后对应的参考瞬态数据库中的参考瞬态的相似度;对相似度进行排序,并将相似度与阈值相比,如果最大相似度大于阈值,则选取最大相似度值对应的运行瞬态归类为参考瞬态;如果最大相似度小于阈值,则将该运行瞬态标记为未知瞬态。本发明采用两级检测识别方式,能够快速并准确的将冷却剂系统发生的运行瞬态进行识别并归类,同时统计各类瞬态发生的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33905.9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应变能分析结构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的方法和终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在服役温度下的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以及弹性模量E;在结构上施加载荷并开展缺口部件的弹塑性计算,获得部件缺口局部应力σlocal和局部应变εlocal;获取无缺口结构的名义应力S和名义应变e;根据局部应力σlocal和局部应变εlocal以及材料应力应变数据,计算局部材料单元体的应变能Wσ‑ε;计算得到名义应力S和名义应变e所围成的名义应变能Wnominal;根据局部材料单元体的应变能Wσ‑ε和名义应变能Wnominal,获得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的模型。采用本方案,为缺口局部材料单元体进入塑性阶段后提供了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有效描述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服务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4982.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子晶体载流管路能带结构分析方法,在考虑泊松、摩擦和连接耦合的基础上,建立载流管路结构轴向、横向和扭转振动的三维振动微分方程组;对方程组两端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将振动特征参量转换到频域区间,得到载流管路结构的场传递矩阵;结合阻振质量与弹性支承引入对应频域上的点传递矩阵,根据管路周期单元中特征结构的设计连接情况,将对应的场传递矩阵与点传递矩阵按照排列情况依次相乘,得到管路周期单元总体传递矩阵。结合线性Bloch理论,求解由周期单元组成的声子晶体载流管路系统能带结构。本发明简化了求解过程,减少了累积误差的产生;能快速计算三维能带结构的禁带与通带分布,以及对应禁带范围内声振的衰减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