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4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381160.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8 , G21C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料环可重复使用的堆芯仪表组件,包括堆芯仪表集束、堵头、填料环及压紧装置,所述堵头上还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为光孔;所述堆芯仪表集束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压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母、限位板及紧固螺栓;所述堵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紧固螺栓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所述限位板通过紧固螺栓与堵头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板用于为第一螺母施加压力:在拧紧紧固螺栓的过程中,限位板为第一螺母施加压力。本堆芯仪表组件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堆芯仪表集束与堵头的配合形式,采用本配合形式,可实现填料环的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0137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132891.8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探测器组件拆除用主轴平移卷绕机构和使用方法,设置在外框体(307)内的开合滑轨(315),沿开合滑轨(315)滑动装配的左卷绕主轴模块(302)、右卷绕主轴模块(305);还包括设置在外框体(307)内的整体平移滑轨(303),沿整体平移滑轨(303)滑动装配的整体平移框架(314);左卷绕主轴模块(302)、右卷绕主轴模块(305)均同时与整体平移框架(314)联动装配;还包括连接于整体平移框架(314)并控制整体平移驱动组件沿整体平移滑轨(303)平移的整体平移驱动组件(301);还包括连接于左卷绕主轴模块(302)、右卷绕主轴模块(305)并控制左卷绕主轴模块(302)、右卷绕主轴模块(305)沿开合滑轨(315)相向或相反方向运动的开合驱动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58346.9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浩 , 王仲辉 , 张显均 , 罗英 , 余志伟 , 王留兵 , 邓朝俊 , 李燕 , 曹阳 , 党高健 , 胡雪飞 , 李娜 , 明哲东 , 胡朝威 , 颜达鹏 , 罗亮 , 王东辉 , 任春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的堆内流量分配装置及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包括流量分配筒和流量分配板;所述流量分配筒的两个端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流量分配筒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流水孔,所述第一流水孔用于连通流量分配筒的内腔和外部空间,所述流量分配筒的环形侧壁在轴向上的截面为圆弧结构,所述流量分配筒的内腔两端的径向尺寸大于中部的径向尺寸;所述流量分配板设置在流量分配筒的底部,所述流量分配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流水孔,所述流量分配板上的第二流水孔的孔径从流量分配板中心到边缘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流量分配结构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7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0374.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培峰 , 王仲辉 , 李燕 , 罗英 , 李浩 , 于天达 , 曹阳 , 钟元章 , 邓朝俊 , 王庆田 , 李娜 , 胡雪飞 , 王留兵 , 饶琦琦 , 张翼 , 胡朝威 , 蒋兴钧 , 赵伟 , 吴冰洁 , 曹奇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伸缩式辐照样品孔塞,包括上端盖、辐照塞主体、腔内弹簧、伸缩结构、自锁块、“Z”型连接件和下底板;辐照塞主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上端盖滑动设置在辐照塞主体的上端,下底板设置在辐照塞主体的下方;腔内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端盖的底部和辐照塞主体的内腔底部连接;自锁块和“Z”型连接件均设置在下底板和辐照塞主体之间的腔体内,自锁块通过Z”型连接件的转动实现自锁,伸缩结构包括螺纹槽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在螺纹槽内,另一端穿过辐照塞主体的底部与中间杆连接,螺纹槽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上端盖的底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压水反应堆上采用的辐照样品孔塞不能实现稳定自锁而导致的冲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42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022314.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探测器组件拆除装置机器视觉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包括小车组件、升降组件、旋转组件、摄像照明组件;所述小车组件上安装有前侧接近传感器和后侧接近传感器、开有探测孔;前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后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探测孔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弧线上,且探测孔的圆心位于前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与后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之间;所述圆弧线的圆心为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的圆心;当探测孔位于任意一个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上螺孔的正上方时,该螺孔为待查螺孔,则前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位于该待查螺孔前方任意一个螺孔的切线A上,则后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位于该待查螺孔后方任意一个螺孔的切线B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354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381160.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8 , G21C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料环可重复使用的堆芯仪表组件,包括堆芯仪表集束、堵头、填料环及压紧装置,所述堵头上还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为光孔;所述堆芯仪表集束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压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母、限位板及紧固螺栓;所述堵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紧固螺栓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所述限位板通过紧固螺栓与堵头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板用于为第一螺母施加压力:在拧紧紧固螺栓的过程中,限位板为第一螺母施加压力。本堆芯仪表组件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堆芯仪表集束与堵头的配合形式,采用本配合形式,可实现填料环的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81234.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锁扣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螺旋弹簧及压环;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旋转轴下端设置有突出键;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插孔,还包括内槽;所述压环呈筒状,且压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C形槽,各C形槽由三个槽段组成:水平段,两段竖直段;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定位销;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压环中,且螺旋弹簧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上。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22314.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探测器组件拆除装置机器视觉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包括小车组件、升降组件、旋转组件、摄像照明组件;所述小车组件上安装有前侧接近传感器和后侧接近传感器、开有探测孔;前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后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探测孔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弧线上,且探测孔的圆心位于前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与后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之间;所述圆弧线的圆心为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的圆心;当探测孔位于任意一个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上螺孔的正上方时,该螺孔为待查螺孔,则前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位于该待查螺孔前方任意一个螺孔的切线A上,则后侧接近传感器的探测工位点位于该待查螺孔后方任意一个螺孔的切线B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21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1297405.6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4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所述一体化堆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围筒组件,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围筒组件的上端,且屏蔽板作为围筒组件上端的盖板,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上、下端的通孔。所述屏蔽板包括呈板状的屏蔽板本体,所述屏蔽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本体上、下端的通孔。该一体化堆顶及屏蔽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安全壳内空间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86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70439.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的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取消了型材、配套焊材的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取消了所有的全焊透焊缝,避免了结构的焊接变形,提高了成形质量;采用了整体成形的上支承结构,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整体成形的上支承结构的结构材料性能均匀,尤其是结构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工艺大大简化,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