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95120.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16C60/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驼峰式改性表面对传热特性影响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响应于目标驼峰式改性表面对传热特性影响方式的确定信号,获取目标驼峰式改性表面的初始几何信息和材料属性信息;基于初始几何信息和材料属性信息,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控制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不同主要传热表面面积下的主要对流传热试验和主要临界热流密度试验,以及控制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不同次要传热表面面积下的次要对流传热试验和次要临界热流密度试验;基于主要对流传热试验结果、主要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结果、次要对流传热试验结果、次要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结果,确定目标驼峰式改性表面的表面面积对改性表面的传热特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133497.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不同交混距离的棒束通道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带有棒束入口、棒束出口的棒束通道,所述棒束入口与棒束出口之间设置测量模块,所述棒束入口与测量模块之间设置若干示踪剂注入模块,若干示踪剂注入模块至测量模块的距离各不相等;还包括与所述示踪剂注入模块相匹配的堵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不同交混距离的棒束通道实验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获取复杂棒束通道内的交混特性的问题,实现在同一套棒束通道实验本体上进行不同交混距离测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73817.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入式外切旋流式鼓泡器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通过下封头形成封闭端,所述筒体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与筒体内部连通的鼓泡管,若干鼓泡管沿筒体周向均匀布设,且鼓泡管的中心线与筒体的内接圆相切。本发明由于鼓泡管沿切向布置一周,使流出蒸汽产生周向旋转运动,即一边沿径向运运,一边沿周向运动;由于蒸汽的射流作用,部分蒸汽冷凝为液相,部分蒸汽及不可凝气体继续螺旋运动,推动鼓泡器周围液体产生回旋运动,促进了液体的分布交混,增加了蒸汽与过冷流体的作用面积,有助于使蒸汽有效冷凝。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2575.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相流体截面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通道冷态两相界面参数测量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束通道冷态两相界面参数测量装置,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电导激励层、电导接收层和第二电导激励层;所述第一电导激励层、第二电导激励层和电导接收层均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电导丝;所述电导接收层的电导丝与第一电导激励层、第二电导激励层的电导丝交错设置;所述电导接收层的电导丝用于接收第一电导激励层、第二电导激励层所发出的激励信号。本发明能够测量冷态两相界的空泡份额、气泡速度和气泡直径,从而为管束通道内两相流动特性研究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3497.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不同交混距离的棒束通道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带有棒束入口、棒束出口的棒束通道,所述棒束入口与棒束出口之间设置测量模块,所述棒束入口与测量模块之间设置若干示踪剂注入模块,若干示踪剂注入模块至测量模块的距离各不相等;还包括与所述示踪剂注入模块相匹配的堵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不同交混距离的棒束通道实验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获取复杂棒束通道内的交混特性的问题,实现在同一套棒束通道实验本体上进行不同交混距离测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8111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0594.3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全透明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棒束通道本体(4)、设置在棒束通道本体(4)外用于卡紧棒束通道本体(4)的承压外壳(3),所述棒束通道本体(4)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承压外壳(3)上在其四周开设有观察槽(31)。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具有可承受一定内压、具有大尺寸可视窗口的棒束通道本体,实现了棒束通道全流场的可视化,解决了棒束通道可测量几何范围偏小、观察区域有限的问题;可用于进行棒束或管束的单相和两相可视化实验研究,能够实现全流场的速度场测量或两相流动过程的图形记录,能够为进一步开展棒束通道内的单相和两相流动以及局部现象的定量研究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514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57275.3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易拆卸的压差测量结构,包括套装在内管上的前密封头,前密封头的一端用于与外管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后密封头连接,后密封头包括一个密封球头、以及内管的引出管,在前密封头与后密封头连接的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密封球头相匹配的锥面。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方式而言,本发明的密封结构不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没有要求,解决了传统密封结构中焊接质量依赖于焊接工人技术水平的问题,使得产品的质量一致,密封效果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解决了焊接工艺中的易焊透内管造成内管堵塞引流不通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95121.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矩形通道,所述矩形通道内通入流体;所述矩形通道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低电阻发热段;压差调节块,所述压差调节块设置于所述芯体的所述低电阻发热段上,所述压差调节块与所述低电阻发热段之间形成高度差,用于使流经所述压差调节块两侧的所述流体形成压差;沿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在所述压差调节块两侧的所述芯体上开设有压差引出孔,所述压差引出孔通过引压管与压差变送器连接,将所述流体的压力引入至所述压差变送器。能够准确测量流经芯体发热段的流体的流量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7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5249.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涉及核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本体壳体,本体壳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本体壳体底部连接有与加热组件接触的测温组件;加热组件上方安装有透明耐压玻璃,透明耐压玻璃与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矩形流道,矩形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转接结构;本体壳体顶部设置有压紧结构。该可视化试验装置具备加热芯体可替换、两相流体流动稳定、绝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基于具备不同微观形貌特征的改性表面上开展的两相可视化实验,为分析改性表面微观结构与两相沸腾传热现象、汽液相态分布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3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27216.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流量自动分配的燃料组件上管座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流量调节板和流量调节浮块,所述流量调节板的下侧面水平设置在燃料组件盒的上方,所述流量调节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流量调节板上侧面和下侧面的流量调节孔,且所述流量调节孔与所述燃料组件盒内的燃料元件的位置对应;流量调节浮块设置在所述流量调节孔内,且所述流量调节浮块的下端与所述燃料元件的上端抵靠;本发明通过在燃料组件盒上安装流量调节板,并通过燃料元件的通胀来改变流量调节浮块的位置,从而改变流量调节孔的大小,利用不同功率分区内燃料元件的膨胀量差异,实现了不同区域的阻力调节功能,达到了堆芯流量的动态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