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97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85018.8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阵构型电子漂移管。该电子漂移管的点阵阴极将目标辐射的X光转换为具有空间阵列分布的电子脉冲串,电子脉冲串在空间阵列互不干扰的渐变电场作用下高速漂移,漂移中电子脉冲串的空间尺度被充分保障。然后穿过等比空间阵列分布的后端栅网,经微通道板获得倍增后轰击荧光屏发光,将电信号重新转换为光信号,整个过程电子脉冲串均处在由带屏蔽壳磁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中。该电子漂移管可显著改善电子匀速漂移区内的空间分辨特性,利用磁场约束最大限度降低电子脉冲串的空间横向串扰,实现空间保真和大动态范围,有助于推动超高时间分辨二维成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提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诊断精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097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76664.0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物的系列X光像的坐标对应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记录目标物的系列X光像,将每幅X光像中的各记录单元记录的X光强度求和,获得每幅X光总强度,得到A;b.将每幅X光像中的各记录单元的X光强度与对应的二维坐标相乘,并求和,得到B;c.C=B/A,得出每幅X光像的光强重心坐标;d.利用系列X光像中的每幅X光像的光强重心坐标相对应的属性,给出系列X光像中的每幅X光像的二维坐标对应关系。该方法能够实现不同观测方位的各幅X光像坐标精确对应,定量化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各幅X光像坐标时间演化,坐标对应精度达到成像系统空间分辨水平,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室天体物理或高能量密度物理中具有广阔且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9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910014039.1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辐射流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包括沿X射线辐射流入射方向顺序排列的阴极、加速极、电子聚焦透镜和偏转电极,偏转电极后有电子收集极Ⅰ和电子收集极Ⅱ,电子收集极Ⅰ与示波器的通道Ⅰ相连接,电子收集极Ⅱ与示波器的通道Ⅱ相连接;阴极为透射式平响应阴极。工作时,强弱辐射流信号分别与阴极作用后发射出电子,电子受到加速极的加速与电子聚焦透镜的聚焦作用后保持电子的初始形貌不发散,然后被偏转电极分别偏转到电子收集极Ⅰ和电子收集极Ⅱ,再由示波器的通道Ⅰ和通道Ⅱ分别记录。该诊断系统能够同时对强度相差较大的X射线辐射流信号进行测量,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5893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050479.3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X射线源,包括防护箱以及设置在该防护箱内的X射线管,在所述防护箱内设有可转动的托盘和可移动的光阑,在所述防护箱上设有准直部件,所述X射线管上具有出射窗口,在所述托盘上设有至少两块荧光片,出射窗口出射的X射线依次经过荧光片、光阑和准直部件后向防护箱外出射,所述荧光片均为单质金属材料,从其中一块荧光片出射的荧光X射线的能点大于或小于从其余任一块荧光片出射的荧光X射线的能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可调X射线源,结构新颖,易于实现,能够出射能点可调的单能荧光X射线,并且近似呈点出射,空间分布均匀,荧光X射线的发散角及强度均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770279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70002.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3/28 , G02B27/09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脉冲序列发生装置,包括防护盒以及设置在该防护盒内的平台,在所述防护盒上设有入射孔和出射孔,在所述平台上设有超连续谱产生模块、超连续谱展宽模块和超连续谱整形模块,其中,所述超连续谱展宽模块包括短时间窗口通道和长时间窗口通道,在所述超连续谱产生模块和超连续谱展宽模块之间设有可收折的反射镜一,在所述超连续谱展宽模块和超连续谱整形模块之间设有可收折的反射镜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谐脉冲序列发生装置,能够产生时间窗口可选、脉冲序列时间间隔和时间跨度可调的超连续谱脉冲序列,结构新颖,易于实现,操作简单,时间分辨率高,调谐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29113.5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辨率透射柱面弯晶谱仪,包括箱体,在箱体内依次同轴设置有柱面弯晶分析器、后置铅光阑、以及可透光的台阶闪烁体和X射线记录装置;所述后置铅光阑中部设有狭缝,该狭缝用于阻挡直穿的X射线,而供经柱面弯晶分析器分光的X射线透过;所述台阶闪烁体靠近后置铅光阑的一端沿其轴向至少设有两级台阶,每个所述台阶的端面均具有将衍射后的X射线的衍射线转化成可见光后,还保持其谱分辨率的晶体薄层。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台阶型闪烁体实现多分辨率和大测谱范围的X射线的兼顾测量,满足更多测量场合,同时实现实时获取捕捉X射线谱图像,能快速看到测量结果,构思新颖,具有极大的科研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42795.3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空间分辨四相位成像型速度测量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高空间分辨四相位成像型速度测量装置包括打靶模块、分光模块和至少一个成像记录模块,所述成像记录模块均包括条纹相机、1/2波片、1/4波片、第一分束镜、第二分束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一偏振分束器、第二偏振分束器、第一成像透镜、第二成像透镜、第三成像透镜和第四成像透镜。采用本高空间分辨四相位成像型速度测量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大大提高现有VISAR技术的空间分辨,接近系统的空间分辨设计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5231.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时间分辨X射线成像测量仪器,包括收光成像模块、X射线光学转换模块、干涉模块、压缩记录模块以及控制处理模块。不仅能够实现X射线的高时间分辨成像测量,而且不同于传统的X射线条纹相机和X射线分幅相机,该高时间分辨X射线成像测量仪器放置于靶室内部的器件均为非电子光学元件,易受辐射干扰的光学条纹相机和控制处理模块能够放置于远离靶室的位置,中间的信号转化及传递均为光学过程,因此该高时间分辨X射线成像测量仪器不仅能够对X射线进行高时空分辨成像,还具有极佳的抗辐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66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408685.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P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冲击波速度场准连续诊断仪器,包括打靶收光模块、干涉模块和记录模块,所述记录模块包括第二分束镜、线成像记录支路和压缩成像记录支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线成像记录支路和压缩成像记录支路两种诊断支路的设计,线成像记录支路能够实现一维冲击波速度场演化过程诊断,压缩成像记录支路采用双通道互补编码结合条纹相机,实现了二维冲击波速度场诊断,其中,通过旋转线成像记录支路中的倒位棱镜,能够选择待测冲击波速度场不同弦切方向进行诊断,结合高精度的一维速度场演化信息,实现压缩成像记录支路二维速度场诊断的扫描校验,提高了二维动态信息的还原精度,进而完成二维冲击波速度场的高精度诊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6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810428206.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4B10/2575 , H04B10/50 , H04B10/508 , H04B10/524 , H04B10/61 , H04B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态脉冲电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光信号生成模块、第一光纤耦合器、电信号转换模块、信号处理器和记录模块,所述电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第一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第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功分器和延时部件,所述功分器分别与第一马赫增德尔调制器和第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连接,所述光纤延时部件设置在第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和信号处理器之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瞬态脉冲电信号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巧妙,结构新颖,易于实现,利用该系统能够在强电磁环境下进行电信号传输,不仅能够具有较高的带宽、较大的动态范围,同时可以避免记录系统被损坏的风险,多路合成一路可以节省记录系统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