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悬浮型振动驱动电磁式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4664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243462.5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铁悬浮型振动驱动电磁式能量采集器,包括上下平面螺旋线圈保护外壳、主磁铁腔、磁柱放置环、圆形永磁铁、圆柱形永磁铁和上下平面螺旋线圈,所述圆形永磁铁处于中心悬浮状态,并具有自动快速归位功能,通过感应外界振动,自身起振,从而引起上下螺旋线圈的磁通量的改变,继而可循环反复地将外界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这种设计具有对外界振动的高敏感性,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低损耗性,既可采集微小振动能量,也可采集剧烈振动能量,动态范围大,结构稳定性高,在实现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自供电工作模式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自动定向追踪并反馈的光电通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734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191459.3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光电通信系统,具体是一种自动定向追踪并反馈的光电通信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无线光电通信系统通信质量差的问题。一种自动定向追踪并反馈的光电通信装置,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告警电路、云台、基座、壳体;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端电路、激光器、激光扩束镜、光调制器、发射端光学天线;所述发射端电路包括信源输入端口、发射端MCU、发射端DSP、光调制器控制芯片;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端光学天线、位置敏感探测器、光电传感器、接收端电路;所述接收端光学天线包括会聚准直透镜、分束镜;所述接收端电路包括接收端MCU、接收端DSP、信宿输出端口。本发明适用于数据网、电话网、微蜂网、微微蜂窝网等领域。

    摩擦-压电-磁电复合式振动微能源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151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3461.0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5/00 H02K53/00 H02N1/04 H02N2/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压电?磁电复合式振动微能源采集器,将一块磁铁悬浮起来作为微型能源采集器的敏感单元,提高了敏感部件的灵敏度,从而实现机械能的采集;同时,通过将具有互补工作模式的压电、磁电、摩擦三种发电单元集成,从而实现对机械能的高效采集。由中间向两侧,采集器依次包含电磁铁、摩擦薄膜、电磁感应线圈、压电层和结构基座,电磁层采用磁悬浮设计,避免了传统结构中敏感元件上面的机械连接,可以感应更微小的机械振动;压电层采用了一端固定并连接电极,另一端错位支撑的结构设计,而且利用磁场同极相斥的原理,感应敏感元件(悬浮磁铁)的位移变化,使压电薄膜发生形变。摩擦层采用叠放双层膜的方式,利用悬浮磁铁震动接触摩擦层,在两层摩擦膜之间感应电荷。

    磁体阵列平面转动式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466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43463.X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体阵列平面转动式能量采集器,主要依靠紧贴于圆环形永磁铁侧壁上的两块圆形永磁铁转动时的相互作用。外界振动导致其中一块圆形永磁铁产生一定的加速度,当具有一定加速度的圆形永磁铁靠近另一块圆形永磁铁的磁场范围时,两块圆形永磁铁间磁场的斥力作用,导致另一块圆形永磁铁也产生加速度,两块圆形永磁铁间不停的往复运动,且位置改变迅速,直至由于转动永磁铁与圆环形永磁铁侧壁的摩擦作用以及电磁阻尼作用使转动永磁铁中两块圆形永磁铁重新恢复磁场平衡状态为止,至此一次对外界振动的感应过程完成。可最大限度的将外界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能量采集和转化效率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d15模式铁电单晶薄膜压电振动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50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276198.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d15模式铁电单晶薄膜压电振动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底电极/二氧化硅层/硅基底与铌酸锂晶片进行键合,再依次进行减薄、化学机械抛光和清洗,得到铌酸锂单晶薄膜;在晶圆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离子束刻蚀剥离工艺制备对准标记及表面电极,接着采用离子束刻蚀法刻蚀铌酸锂单晶薄膜使其图形化,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法刻蚀二氧化硅层使其图形化,随后采用离子束刻蚀法刻蚀底电极使其图形化,最后采用深硅刻蚀工艺从硅基底正面制备悬臂梁与质量块并从其背部完成器件的释放。本申请能够将铁电单晶铌酸锂薄膜与硅片很好键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标准的MEMS工艺制备传感器件,工艺可行性和重复率高,制得的器件具有宽频带及很高的输出电压。

    基于行列寻址的高密度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39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86470.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元件组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行列寻址的高密度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制造方法,包括聚偏氟乙烯滤膜的预处理,过滤纳米线图案,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的预处理,将带有列引线导电层的PDMS绝缘层和带有行引线导电层的PDMS基底层键合,PDMS封装层激光打孔后,将PDMS封装层与PDMS绝缘层键合,使行引线导电层的电极点和列引线导电层的电极点暴露并完成封装。行引线导电层中同一行的电极点共用同一根引线,列引线导电层中同一列的电极点共用同一根引线,使N×N电极阵列的引线数量从N²减少到2N,降低了线路的复杂性和成本,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柔性神经电极阵列能显著提升脑电信号的采集效率和异常信号的定位精度。

    一种压阻式柔性压力触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2284.X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值、控制信号或类似信号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阻式柔性压力触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触须传感器只能检测单一方向上的力以及灵敏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圆形底座、圆形顶盖、纤毛和针锥,针锥固定至圆形底座的顶部,针锥的顶部插入圆形顶盖底部的凹槽中,圆形顶盖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筒,纤毛插入支撑圆筒并与支撑圆筒固定连接,圆形顶盖的直径小于圆形底座,圆形顶盖和圆形底座之间连接覆盖有柔性薄膜,柔性薄膜上粘贴有多组敏感栅,多组敏感栅沿柔性薄膜的周向均匀布置。本发明采用了柔性传感阵列、纤毛和转矩放大机构的组合设计,以实现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微弱应变感知能力,并显著提升其可靠性。

    基于行列寻址的高密度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39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86470.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元件组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行列寻址的高密度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制造方法,包括聚偏氟乙烯滤膜的预处理,过滤纳米线图案,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的预处理,将带有列引线导电层的PDMS绝缘层和带有行引线导电层的PDMS基底层键合,PDMS封装层激光打孔后,将PDMS封装层与PDMS绝缘层键合,使行引线导电层的电极点和列引线导电层的电极点暴露并完成封装。行引线导电层中同一行的电极点共用同一根引线,列引线导电层中同一列的电极点共用同一根引线,使N×N电极阵列的引线数量从N²减少到2N,降低了线路的复杂性和成本,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柔性神经电极阵列能显著提升脑电信号的采集效率和异常信号的定位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