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1633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151864.X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P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旋转轴相位差校准系统包括旋转轴转速的校准系统--用于校准测量旋转轴转速的仪器、旋转轴相位差校准系统一用于校准测量旋转轴相位差的仪器两个技术方案,属测量或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点有:这种校准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转速、相位差(扭矩)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的问题,为旋转轴转速和相位差(扭矩)测试仪器提供一个校准仪器及其校准精度,具有实用意义,能实现对一些如容栅、光栅、霍尔、磁栅、红外、光电、光电编码器等旋转轴转速测试仪及容栅、光栅、磁栅等旋转轴相位测试仪等进行校准;本发明的校准系统结构简单且灵活,旋转轴的转速可调,套筒可更换,套筒之间的距离也可调,操作方便,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244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161268.X
申请日:2011-06-1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P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g值加速度计冲击灵敏度的溯源性校准装置与方法属加速度传感器计量技术领域,其校准装置有:发射管、钛合金射弹、紫铜调整垫、Hopkinson杆、测试仪器等;其校准方法采用上述校准装置,通过操作其校准装置中高压气体加速的射弹撞击Hopkinson杆左端面的调整垫,在Hopkinson杆中产生一应力脉冲激励该高g值加速度计,通过测试仪器,测得该加速度计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实现其冲击灵敏度的溯源性校准;本发明的校准装置优点有:通过钛合金射弹撞击紫铜调整垫,在Hopkinson杆中产生脉宽200~500μs、幅值5,000~20,000g的冲击脉冲,是校准技术领域新创新、新突破;本发明的校准方法导出了高g值加速度计冲击灵敏度的溯源性校准所需的最小激励脉冲宽度公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43586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42663.8
申请日:2011-10-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微小电容的测试方法属电容测试、或电容式传感器测试技术领域,采用周期/电压信息转换的方法,即采用周期/电压信息转换、采样、处理的测试电路对微小电容进行测试的方法,思路独特,具有许多优点,测试电路包括电容充放电电路和数据采集存储电路,电容充放电电路包括一个电压比较电路、一个RC振荡电路和一个电压跟随电路,测量电路相互紧密联系又互相制约控制,形成复杂因果关系,测试精度高,保障了微小电容测量的精确性,设计电路选择一个双运放的芯片构成核心电路,芯片较少,故体积小,相比传统电容测量电路,其原理简单、功能强大,降低了功耗和测量的成本,本发明的微小电容的测试方法值得采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561298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074322.X
申请日:2009-05-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微小型智能电子测试仪属微小型电子测试仪器技术领域,该测试仪采用SoC技术由单片电路芯片集成,并由智能电子测试电路及虚拟面板的编程软件构成,根据不同测试的目的或测试需求,以及测试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虚拟面板的软件编程可设置为不同的恒定参数测试模式、变参数测试模式、级联测试模式的多功能微小型智能电子测试仪,它能置于被测体内并跟随被测体一起运动,完成测试并记录结果,它还具有低功耗的电源分配式供电管理功能,该微小型智能电子测试仪设计先进、结构微小、功能多样、设置完善,它代表着存储式测试仪向微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值得采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598619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74592.0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公开的压力传感器加速度效应的校准方法与校准装置属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校准方法是:通过施加系列不同的压力并采用霍普金森杆产生对应的不同系列激励加速度脉冲激励该压力传感器,通过测试仪器对应测得该压力传感器不同系列激励加速度效应,从而得出受压状态下加速度的灵敏度;其校准装置由霍普金森杆以及其杆前端面安装的波形整形器、末端面安装的密封式施压器和该密封式施压器上安装的被校准的压力传感器、光栅组成;优点有:这种压力传感器加速度效应的校准方法与校准装置开创了在动态条件、在高幅值压力、大加速度又不损坏传感器情况下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本发明的校准方法和校准装置值得采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56145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74323.4
申请日:2009-05-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R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SoC瞬态波形记录仪属电子测试仪器技术领域,该记录仪系采用SoC技术由单电路芯片集成,该记录仪具有多次响应随机发生的分次测试或分段记录的功能,解决了不能分次测试的现状和难题,它能置于被测体内,跟随被测体一起运动,并自动精确的测量和记录被测体各种动态参数变化过程,通过电源分配式供电,能在休眠状态、全工作状态、半休眠状态分别供电,是具有超低功耗的瞬态波形记录仪,其设计先进、结构微小、适用于存储记录多个或多次随机发生的测试环境和场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20008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90614.9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破片速度、位置测量,具体为一种同时获取破片速度与位置的靶板结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梳状结构和高导电性覆铜板结构的新型三明治靶板结构,该靶板顶层为梳状电极阵列,中间层为绝缘层,底层为连续等厚的金属铜箔。从顶层的负电极引出一条负极检测线,底层铜箔的四个角分别引出四条信号检测线。当破片击中靶板时,通过对顶层负极检测线与底层每条信号检测线之间电阻变化的精确测量,根据四个电阻值便可确定破片击中靶板的具体位置。此外,通过检测破片穿过靶面与起点爆心的时间差,并结合靶板与爆心的距离获得破片的速度。本发明提出的三明治式结构梳状靶具有低制造成本和成熟的加工工艺,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007746.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宽脉冲高g值加速度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及应用,属于冲击校准和试验技术领域,宽脉冲高g值加速度试验系统包括宽脉冲高g值加速度脉冲发生器、全光纤干涉速度测量仪、弹体软回收装置,试验方法是由爆燃发射药快速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动弹丸在短管炮内产生幅值20000~150000g、脉冲宽度1~5ms的激励加速度脉冲信号,为高g值加速度计的校准及弹载电子仪器的抗冲击性能研究提供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和方法技术性能先进,可应用于:高g值加速度计的溯源性校准、弹载电子仪器在高g值冲击环境下的存活性研究等。该试验装置的优点是能够准确获取弹丸在发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并实现了射弹在高速飞行条件下的微损伤回收。(56)对比文件Gao Jiacheng.Improvement of high gvalue acceleration generator based onHopkinson pressure bar. Journal ofProjectiles, Rockets, Missiles andGuidance.2019,第39卷(第3期),第35-38, 44页.范锦彪;祖静;林祖森;徐鹏;赵晓东.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激光绝对法冲击校准技术研究.振动与冲击.2012,(第11期),全文.于梅;胡红波;左爱斌;杨丽峰;刘爱东.新一代冲击加速度国家基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振动与冲击.2013,(第10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570687.4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F4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试验弹丸测试领域技术领域,涉及试验弹丸无损回收,具体为一种高速试验弹丸的多级软回收方法及其辅助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使高速试验弹丸依次射入第一级气液混合匀减速段、第二级液体减速段和第三级柔性固态混合物减速段,以实现高速试验弹丸的无损回收。通过该方法能实现高速试验弹丸的无损回收,而且回收距离短;该辅助装置制作成本低,通过气泡发生器以及气泵调整每小段的气液混合比使密度达到需要的数值,保证了高速试验弹丸射出第一级气液混合匀减速段后,减速至可安全回收的低速状态,再通过第二级液体减速段和第三级柔性固态混合物减速段进一步保证高速试验弹丸减速直至静止。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146532.5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消除压力传感器加速度效应和温度效应的装置,装置壳体内并列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压力传感器A和B。压力传感器B的敏感面与外壳中的盲孔相连,不与外界连通,压力传感器A的敏感面与传压孔相连,与外界连通,传压孔和盲孔中都涂有传压硅脂,压力传感器A受到压力、振动冲击和温度作用产生信号;压力传感器B受到振动冲击和温度作用产生信号;两传感器安装扭矩相同,采样频率一致,采样时间起点相同,故可将采集到两信号作差得到纯净的压力信号,这样消除了加速度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本方法可以消除影响压力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加速度效应和温度效应,得到准确理想的待测压力曲线。本装置设计简单,方法合理,结果精确,值得采用和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