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406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163766.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L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耐辐照压力传感器,包括陶瓷端盖、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陶瓷弹性膜片、基板、封装外壳和检测单元,所述封装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陶瓷端盖,所述封装外壳内部设置有陶瓷弹性膜片,所述陶瓷弹性膜片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陶瓷端盖连接,所述封装外壳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检测单元。本发明在原有基于石墨烯薄膜的压力传感器基础上,利用陶瓷端盖和陶瓷弹性膜片替代其他金属材料或者半导体材料,并且通过密封圈将弹性膜片与端盖配合起来,形成密闭内部空间,实现了高辐照环境下的压力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1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87109.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架空导线找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重力作用下的导线长度和导线伸长量,求取无应力情况下导线长度即导线原长;S2、计算导线挂点直线距离,将导线挂点直线距离和S1中计算得到的导线原长的大小作对比,从而判定导线的初始形状;S3、按照导线的初始形状建模并预设初始装配应力,设置分析步中的衰减系数后进行有限元分析求取解算结果,获得模拟弧垂和模拟最大应力;S4、计算解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并判定建模的正确性,若误差值符合预定阈值条件,结束解算,若误差值不符合预定阈值条件,返回S3校正分析步中的衰减系数后继续执行,直到符合预定阈值条件。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计算结果稳定,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321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85273.2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nventor: 曹咏弘
IPC: F4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高速飞行体内嵌存储测试装置的软回收方法属缓冲保护技术领域,该软回收方法是采用缓冲保护设备软回收高速飞行体内嵌存储测试装置的方法,高速飞行体速度为1000m/s—1500m/s,缓冲设备由设置在地面上迎着高速飞行体的多块分立的缓冲板、水池及安装在水池壁上的涂有防水漆的缓冲板、水池里的水、水中由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水中的金属回收网依次排列组成,经缓冲板及水池中的水与气泡缓冲使高速飞行体速度变小,金属回收网最后软回收速度小于20m/s的高速飞行体,其优点有:该软回收方法采用层层缓冲保护,保证内嵌于高速飞行体中的存储测试装置安全软回收;采用该软回收方法,高速飞行体的弹丸位置范围完全确定,无需挖掘,回收方便,安全可靠;这种软回收方法值得采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31961.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倒装结构的石墨烯超高压压力传感器,具体涉及高压压力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封装外壳、传压膜片、承压膜片和电连接器,传压膜片与封装外壳顶部连接,电连接器与封装外壳底部连接,传压膜片、封装外壳和电连接器形成封闭的检测空间,传压膜片伸入封装外壳的一端的凹槽中心设置第一凸柱,承压膜片嵌入传压膜片伸入封装外壳的一端,且第一凸柱与承压膜片连接,承压膜片中心开设的方形孔上设置有十字梁,十字梁远离第一凸柱的一侧与承压膜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纳米检测单元,纳米检测单元通过设置在检测空间内的互连引线与电连接器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抗冲击能力,减小压力传感器的体积,工艺简单,降低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1487109.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架空导线找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重力作用下的导线长度和导线伸长量,求取无应力情况下导线长度即导线原长;S2、计算导线挂点直线距离,将导线挂点直线距离和S1中计算得到的导线原长的大小作对比,从而判定导线的初始形状;S3、按照导线的初始形状建模并预设初始装配应力,设置分析步中的衰减系数后进行有限元分析求取解算结果,获得模拟弧垂和模拟最大应力;S4、计算解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并判定建模的正确性,若误差值符合预定阈值条件,结束解算,若误差值不符合预定阈值条件,返回S3校正分析步中的衰减系数后继续执行,直到符合预定阈值条件。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计算结果稳定,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4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22846.4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nventor: 张瑜 , 张红艳 , 祖静 , 马铁华 , 徐鹏 , 裴东兴 , 范锦彪 , 杜红棉 , 沈大伟 , 曹咏弘 , 李新娥 , 靳鸿 , 尤文斌 , 王燕 , 崔春生 , 谢锐 , 陈昌鑫
IPC: F4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弹丸测试试验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试验弹回收装置。通过在回收舱充装部分液体,利用气瓶中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管、金属气管、单向阀、进气孔和开孔泡沫内筒等环节后可形成大量液泡,这些液泡进入回收舱中,含有大量液泡的液体变成可压缩的液体。测试弹丸高速冲入带有大量气泡的液体中时,利用气泡的可压缩性和液体的阻尼特性,既实现防止弹丸入水时的破损,又实现弹丸的减速功能,实现对高速测试弹丸的回收功能。本发明克服了,沙箱回收、机械式缓冲回收、泡沫铝回收、水阻尼回收和气体回收的缺点,为弹丸实验过程的回收问题提供一种新方法,在弹丸实验回收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弹丸回收技术方面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1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19593.1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2 , C08K7/24 , C08K7/26 , C08K2201/003 , C08L2203/14 , C08L7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缓冲防护用,多孔铝增强粉煤灰漂珠/聚氨酯复合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泡沫包括粉煤灰漂珠为主要组分、高聚物聚氨酯为粘结剂、多孔铝为增强体,所述多孔铝为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形等其他几何形状的胞元孔紧密有序排列组成的蜂窝状超轻质材料。将粉煤灰漂珠填充入多孔铝胞元孔内,通过压力浸渗的方法将发泡聚氨酯粘结剂边反应变填充入漂珠和多孔铝的缝隙内,形成多孔铝增强粉煤灰漂珠/聚氨酯复合泡沫。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泡沫材料具有轻质、组元均匀、性能和形状可调控性强等优点。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缓冲防护泡沫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工业副产品粉煤灰的重利用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321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585273.2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nventor: 曹咏弘
IPC: F4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高速飞行体内嵌存储测试装置的软回收方法属缓冲保护技术领域,该软回收方法是采用缓冲保护设备软回收高速飞行体内嵌存储测试装置的方法,高速飞行体速度为1000m/s-1500m/s,缓冲设备由设置在地面上迎着高速飞行体的多块分立的缓冲板、水池及安装在水池壁上的涂有防水漆的缓冲板、水池里的水、水中由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水中的金属回收网依次排列组成,经缓冲板及水池中的水与气泡缓冲使高速飞行体速度变小,金属回收网最后软回收速度小于20m/s的高速飞行体,其优点有:该软回收方法采用层层缓冲保护,保证内嵌于高速飞行体中的存储测试装置安全软回收;采用该软回收方法,高速飞行体的弹丸位置范围完全确定,无需挖掘,回收方便,安全可靠;这种软回收方法值得采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007746.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宽脉冲高g值加速度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及应用,属于冲击校准和试验技术领域,宽脉冲高g值加速度试验系统包括宽脉冲高g值加速度脉冲发生器、全光纤干涉速度测量仪、弹体软回收装置,试验方法是由爆燃发射药快速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动弹丸在短管炮内产生幅值20000~150000g、脉冲宽度1~5ms的激励加速度脉冲信号,为高g值加速度计的校准及弹载电子仪器的抗冲击性能研究提供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和方法技术性能先进,可应用于:高g值加速度计的溯源性校准、弹载电子仪器在高g值冲击环境下的存活性研究等。该试验装置的优点是能够准确获取弹丸在发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并实现了射弹在高速飞行条件下的微损伤回收。(56)对比文件Gao Jiacheng.Improvement of high gvalue acceleration generator based onHopkinson pressure bar. Journal ofProjectiles, Rockets, Missiles andGuidance.2019,第39卷(第3期),第35-38, 44页.范锦彪;祖静;林祖森;徐鹏;赵晓东.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激光绝对法冲击校准技术研究.振动与冲击.2012,(第11期),全文.于梅;胡红波;左爱斌;杨丽峰;刘爱东.新一代冲击加速度国家基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振动与冲击.2013,(第10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570687.4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F4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试验弹丸测试领域技术领域,涉及试验弹丸无损回收,具体为一种高速试验弹丸的多级软回收方法及其辅助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使高速试验弹丸依次射入第一级气液混合匀减速段、第二级液体减速段和第三级柔性固态混合物减速段,以实现高速试验弹丸的无损回收。通过该方法能实现高速试验弹丸的无损回收,而且回收距离短;该辅助装置制作成本低,通过气泡发生器以及气泵调整每小段的气液混合比使密度达到需要的数值,保证了高速试验弹丸射出第一级气液混合匀减速段后,减速至可安全回收的低速状态,再通过第二级液体减速段和第三级柔性固态混合物减速段进一步保证高速试验弹丸减速直至静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