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87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0155592.7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星座设计的方法,包括:提供星座性能指标;提供目标函数,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包括对所述星座性能指标进行加权;选择至少两个星座;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函数评估所述至少两个星座。通过本发明,可以高效、可靠且精确地评估星座设计,由此确定星座设计中的较优者,为星座系统的前期方案论证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080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31159.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式子母星结构,包括:母星(500)和子星(300),其中,母星(500)包括外侧面的母星承力筒(502),母星承力筒(502)的上方连接母星顶板(503),母星承力筒(502)的下方连接母星底板(501);母星承力筒(502)的外侧面连接若干子星(300),每一个子星(300)都通过一个分离机构(400)连接到母星承力筒(502)。本发明卫星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结构重量占比低,子星(300)安装高度低,传力路径简洁高效,有助于优化子星(300)的搭载力学环境,子星(300)相互间距沿分离方向呈扇形扩大,子星(300)分离相互碰撞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39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071147.2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自主转移轨道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星上时是否达到脉冲控制开始时间;进行脉冲控制,所述脉冲控制为按照预先设置的脉冲方式进行工作,每个脉冲开T1时长、关T2时长;进行微调控制;以及结束控制。整个控制过程中,大幅减少了转移时间,地面站也只需在入境后接收星上数据进行监测,降低了对地面站的依赖程度和地面人员的任务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74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155921.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星座的构型的方法,包括:确定星座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星座的可选构型;根据星座的卫星轨道特点确定仿真输入条件并执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从所述可选构型中选择构型。通过该方法,可以从星座构型的多种可选方案中选出较优方案,为星座系统的前期方案论证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55921.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星座的构型的方法,包括:确定星座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星座的可选构型;根据星座的卫星轨道特点确定仿真输入条件并执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从所述可选构型中选择构型。通过该方法,可以从星座构型的多种可选方案中选出较优方案,为星座系统的前期方案论证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1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096000.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度增量最小的交会接近方法,包括根据机动卫星和目标卫星的参数,得到停泊轨道和目标轨道的位置和速度;求解所述停泊轨道和所述目标轨道的交线矢量和相关参数;计算所述机动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的交会点;根据摄动情况下的单脉冲轨道设计,确定最优轨控点;通过闭合轨道控制调整相位,使所述机动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最终在所述交会点交会接近。
-
-
公开(公告)号:CN1062272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26932.3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共面编队伴飞构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C-W方程解析解,获得构型几何参数的表达式;以所述表达式中,表征相对运动特性的几何参数作为控制目标,所述控制目标包括:椭圆中心径向位置xc、椭圆中心横向位置yc、椭圆短半轴b、伴随航天器在相对运动椭圆上的相位Θ;基于最省燃料控制理论对所述控制目标进行控制。上述控制方法是一种较为节省燃料的构型控制方法,适用于百米至数十公里量级的、有星间实时相对测量的、资源受限的微纳卫星星上自主共面编队构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1900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51520.9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的太阳翼控制方法、系统及卫星。所述卫星的太阳翼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卫星的太阳翼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卫星的地球遮挡角;当设定的控制周期到达时,获取当前时间点t的轨道坐标系下的归一化太阳矢量,计算当前时间点t的太阳翼主轴指向太阳的转动角;确定所述太阳翼主轴指向太阳时的转动角落入的区域;根据所述太阳翼主轴指向太阳时的转动角落入的区域求解太阳翼的目标姿态角;所述目标姿态角包括偏航角、滚转角以及俯仰角,所述偏航角恒为0。本发明实现尽最大可能提高能源获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1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98211.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空间异面目标交会成像的最优交线点的方法,根据空间交会成像任务需求,考虑主动航天器姿态以及载荷约束,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交线点参数,并基于聚类算法筛选出最优的交线点参数;所述交线点参数的定义为主动航天器与目标卫星在交线点的高度差和相位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