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3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20599.8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在线监测仪表与智能管理控制进行耦合,通过各个在线监测仪表实时监测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各个数据,并将监测的数据通过传感器传递至中控集成模块内进行分析计算,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超过设定阈值,则发送报警信号并通过中控集成模块或远程终端对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各元件的启停状态或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各项指标参数的远程监控及控制,降低操作的复杂性,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保证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8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5385.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泥破壁的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污泥在AnDMBR的主反应区内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并产生沼气,消化后的污泥进入到AnDMBR的膜分离区进行浓缩分离得到浓缩污泥;浓缩污泥一部分外排,一部分回流至侧流式污泥电破壁装置进行破壁处理,然后返回至AnDMBR的主反应区进行厌氧消化。本发明在膜分离区与主反应区之间的污泥循环管道上增设侧流式污泥电破壁装置,浓缩后的消化污泥经破壁后重新回流至消化体系,通过破壁过程促进胞内有机质溶出以及固着性胞外聚合物与细胞剥离,显著提升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细胞破壁以水解酸化过程的速率,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20703407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379033.9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气循环压力平衡装置及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沼气循环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开放式腔体以及设于开放式腔体内部的循环密封腔体;开放式腔体的顶部开口,该开放式腔体内承装有液体;循环密封腔体为封闭式,该循环密封腔体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开放式腔体连通的导流孔,该循环密封腔体的顶部设有与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区顶部连通的平衡沼气入口以及与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区的曝气管连通的平衡沼气出口。本实用新型利用自然大气压产生的水封效应,来平衡因沼气抽吸循环使得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区产生的负压,从而实现沼气畅通循环,减缓了膜污染速率,保证了动态膜的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20766780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378877.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双面平板膜及动态膜组件,采用硬质PVC网格作为膜骨架的内部支撑骨架,并采用外部支撑层沿膜骨架四周密封贴合在内部支撑骨架的两侧,并在膜骨架一侧设置一与膜骨架内部相通的孔道作为膜出水孔;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平板膜制备价格低廉且无需进行频繁的清洗或更换,所需要的运行成本较低,可使得AnDMBR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在高污泥浓度下长期稳定运行,提升了反应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220703485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368626.5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远程控制系统,采用在线监测仪表与智能管理控制进行耦合,通过各个在线监测仪表实时监测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各个数据,并将监测的数据通过传感器传递至中控集成模块内进行分析计算,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超过设定阈值,则发送报警信号并通过中控集成模块或远程终端对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各元件的启停状态或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各项指标参数的远程监控及控制,降低操作的复杂性,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保证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045661.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视觉的高级氧化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应用于污水反应池,包括进水区、接触区、反应区和出水区,该系统包括: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接触区的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反应区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出水区的第三图像信息;图像处理装置,与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以及第三图像信息确定对应的水质监控信息;曝气装置,与图像处理装置电连接并与臭氧供气源导通连接,用于基于水质监控信息执行对应的臭氧供应调节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4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45661.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视觉的高级氧化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应用于污水反应池,包括进水区、接触区、反应区和出水区,该系统包括: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接触区的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反应区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出水区的第三图像信息;图像处理装置,与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以及第三图像信息确定对应的水质监控信息;曝气装置,与图像处理装置电连接并与臭氧供气源导通连接,用于基于水质监控信息执行对应的臭氧供应调节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0215.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解析反渗透膜面硅铝复合污染层生长过程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以通量下降程度为标准,建构不同污染程度的膜;然后分析不同污染程度膜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变化,初步确认硅铝复合污染层结构的均一性;进而测试硅铝复合污染层截面的高分辨形貌和元素分布,明确硅铝复合污染层组成;最后通过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深度剖析,解析不同深度污染层组成元素的化学态,实现污染层的三维重构。基于污染层表面‑截面‑三维重构的分析,可以高效准确地实现反渗透膜面硅铝复合污染层生长过程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378447.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凝胶涂覆不锈钢丝网的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将不锈钢丝网、用于制备水凝胶的Kevlar纤维、用于界面聚合的哌嗪和均苯三甲酰氯等原材料价格便宜,且整体制备方法无需复杂设备,简单易行。另外,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在不锈钢丝网支撑层上预涂覆水凝胶,构建便于聚酰胺生长的反应界面,克服了不锈钢丝网间隙较大不利于界面聚合生成连续聚酰胺层的问题,成功在不锈钢丝网上制备得到了新型导电纳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5749.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中性微污染物高效去除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首先制备得到CdⅡ/L‑半胱氨酸纳米线,再配制CdⅡ/L‑半胱氨酸纳米线正己烷分散液,将CdⅡ/L‑半胱氨酸纳米线正己烷分散液置于间苯二胺水溶液的表面进行自组装,再将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溶液添加到自组装界面,引发界面聚合反应,之后沉积到基膜的表面即可形成所述反渗透膜。本发明在自组装界面富集的间苯二胺有利于形成更致密、峰谷形貌更明显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对小分子中性微污染物截留提升的同时兼具高水渗透性。本发明所制备的高性能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