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0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31480.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亲疏水交替纳米通道强化的高水渗透性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纳滤膜的具体制备方法为:通过真空抽滤将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区域的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到多孔支撑层上,将水相和油相单体分别和具有亲疏水交替结构的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中间层接触,引发界面聚合反应,最终获得的纳滤膜具有超高水渗透性且能有效去除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中间层不仅能基于亲疏水交替位点调控界面聚合过程,还能通过亲水位点‑疏水位点协同作用加快水在中间层中的传。解决了传统纳滤膜水渗透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纳滤膜水处理过程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3095.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稳定的单宁酸‑铁耐酸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纳滤膜由多孔支撑层和分离层构成,所述分离层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和单宁酸‑铁复合构成的连续分离层。具体制备方法为: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负载到多孔支撑层上;将铁盐和单宁酸溶液分别与负载有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多孔支撑层的表面接触,形成双金属中心、双配体单元的复合结构,最终获得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单宁酸‑铁复合分离层不易在酸性条件下失稳。本发明得到的纳滤膜对二价盐和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同时在酸性条件下能长时间稳定,解决了现有单宁酸‑铁分离层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失稳的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44201.4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双面复合电催化陶瓷膜的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包括进水管、进水泵、溢流孔、单向阀、搅拌装置、缺氧区‑好氧区隔板、电化学膜组件,电化学膜组件由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双面复合电催化陶瓷膜构成,在外侧为阴极层,而内侧为阳极层,集膜过滤、阴极类芬顿催化氧化、阳极电催化氧化于一体,充分发挥过滤强化传质对电极界面反应的促进作用,且阴阳极间距可控制在1~10毫米,有效降低了低电导率溶液电阻引起的电位降,本发明反应器在连续流模式下运行时可实现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氧化降解和矿化去除,显著提高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4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4406.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D67/00 , B01D69/02 , B01D69/12 , C02F1/4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囊泡调控的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首先利用磷脂的自组装合成尺寸均匀的纳米囊泡;然后以超滤膜为基底,纳米囊泡和哌嗪的混合液为水相,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为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制备纳米囊泡调控的纳滤膜。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囊泡能够改变膜表面的电荷密度,提高纳滤膜的通量,调节膜的孔径,使膜具有较高的染料/盐分离性能。此外,在处理高盐度的染料/盐混合物时,该膜也具有优异的分离稳定性,优于大多数已报导的纳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90623.7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由基膜和聚酰胺层复合而成,聚酰胺层表面具有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表面活性剂、植物油、哌嗪和水的哌嗪纳米乳液;(2)将基膜采用哌嗪纳米乳液浸润,之后去除基膜表面多余液滴,得处理后的基膜;然后用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处理后的基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再将所得膜片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在水相中引入纳米油滴作为模板,在聚酰胺层表面构筑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在不损失纳滤膜盐截留率的同时,显著增大聚酰胺层的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进而大幅提升纳滤膜的水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70992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0039872.9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沸石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机粘结剂溶液滴加至沸石中,充分研磨搅拌后,以一定厚度刮涂于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可制得沸石膜。本发明制备的沸石膜无需复杂的晶体水热生长过程,可直接使用天然沸石或人造沸石制备成膜,制得的沸石膜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水渗透性能好、污染物截留率高和沸石负载量高等特点。该沸石膜用于水中污染物的截留处理时,不仅可以截留水中的大分子污染物,还可利用沸石的离子交换特性实现氨氮的高效截留,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4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55749.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中性微污染物高效去除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首先制备得到CdⅡ/L‑半胱氨酸纳米线,再配制CdⅡ/L‑半胱氨酸纳米线正己烷分散液,将CdⅡ/L‑半胱氨酸纳米线正己烷分散液置于间苯二胺水溶液的表面进行自组装,再将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溶液添加到自组装界面,引发界面聚合反应,之后沉积到基膜的表面即可形成所述反渗透膜。本发明在自组装界面富集的间苯二胺有利于形成更致密、峰谷形貌更明显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对小分子中性微污染物截留提升的同时兼具高水渗透性。本发明所制备的高性能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843095.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稳定的单宁酸‑铁耐酸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纳滤膜由多孔支撑层和分离层构成,所述分离层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和单宁酸‑铁复合构成的连续分离层。具体制备方法为: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负载到多孔支撑层上;将铁盐和单宁酸溶液分别与负载有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多孔支撑层的表面接触,形成双金属中心、双配体单元的复合结构,最终获得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单宁酸‑铁复合分离层不易在酸性条件下失稳。本发明得到的纳滤膜对二价盐和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同时在酸性条件下能长时间稳定,解决了现有单宁酸‑铁分离层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失稳的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090623.7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由基膜和聚酰胺层复合而成,聚酰胺层表面具有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表面活性剂、植物油、哌嗪和水的哌嗪纳米乳液;(2)将基膜采用哌嗪纳米乳液浸润,之后去除基膜表面多余液滴,得处理后的基膜;然后用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处理后的基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再将所得膜片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在水相中引入纳米油滴作为模板,在聚酰胺层表面构筑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在不损失纳滤膜盐截留率的同时,显著增大聚酰胺层的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进而大幅提升纳滤膜的水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444201.4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双面复合电催化陶瓷膜的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包括进水管、进水泵、溢流孔、单向阀、搅拌装置、缺氧区‑好氧区隔板、电化学膜组件,电化学膜组件由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双面复合电催化陶瓷膜构成,在外侧为阴极层,而内侧为阳极层,集膜过滤、阴极类芬顿催化氧化、阳极电催化氧化于一体,充分发挥过滤强化传质对电极界面反应的促进作用,且阴阳极间距可控制在1~10毫米,有效降低了低电导率溶液电阻引起的电位降,本发明反应器在连续流模式下运行时可实现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氧化降解和矿化去除,显著提高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