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3565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3383.7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IPC: A61K36/185 , A61K31/519 , A61K31/437 , A61P25/16 , A61P25/24 , A61P25/28 , C07D487/04 , C07D471/04 , C07D519/00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骆驼蓬属植物种子中总生物碱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制备与应用。骆驼蓬属植物(包括骆驼蓬、多裂骆驼蓬和骆驼蒿)种子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趁热溶解加入2-10%盐酸酸化、氨水碱化析出沉淀、经干燥后即得主要含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的比例为0.18∶1-4.30∶1、总生物碱含量大于50%的总生物碱提取物。总生物碱提取物经色谱法分离得到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等10个有效单体成分。通过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分析显示本发明制备的总生物碱提取物及其有效单体成分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药物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
-
公开(公告)号:CN1314804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10026025.X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12N15/09 , C12N15/10 , C12N15/54 , C12N15/63 , C12N15/87 , C12N15/82 , C12N5/04 , C12N15/70 , C12N15/74 , A01H4/00 , A61K36/481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源基因超量表达技术提高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将多糖代谢途径的两个代谢反应偶连的关键酶基因ugp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和gbss基因(腺苷二磷酸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经体外修饰,增加强化表达的调控元件,构建成功中间载体,通过电穿孔法将表达中间载体pBI-UG转入发根农杆菌LBA-9402,获得转多糖合成双基因的黄芪毛状根。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比未转基因的黄芪毛状根高6倍。
-
-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240729.9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酿酒酵母中引入外源功能基因构建的经由迷迭香酸从头生物合成丹酚酸B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采用外源基因与宿主菌株内源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不需要添加苯丙素类化合物底物、以基本碳源和氮源为原料从头生物合成丹酚酸B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开创了首例异源从头生物合成丹酚酸B的方法,为药用丹酚酸类化合物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7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69553.2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丹参功能基因从头生物合成迷迭香酸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采用主要来源于丹参的功能基因,在酵母体内构建了从头合成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采用两步发酵法,该工程酵母菌以基本碳源和氮源为原料,不需要添加苯丙素类化合物为底物,可以从头合成迷迭香酸,使通过发酵工艺生产迷迭香酸成为可能,为迷迭香酸的来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72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604691.8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半乳聚糖,其分子量为8.5×104;硫酸基团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27%;化学结构是由重复单元A、重复单元B、重复单元C和重复单元D无规组成,其中:重复单元A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0~13%,重复单元B的摩尔百分含量为6~7%,重复单元C的摩尔百分含量为63~65%,重复单元D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7~19%,四种重复单元的摩尔百分含量的总和为98~100%。所述的硫酸半乳聚糖是首先通过水提取蜈蚣藻,然后将提取液进行醇沉、冻干和分离纯化操作制备而得。本发明的硫酸半乳聚糖可应用于制备抗血管生成和/或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可应用于制备抗S-180肉瘤和肝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571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10032937.1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 , A61K31/216 , A61P9/00 , A01H4/0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量酚酸类化合物的丹参毛状根SmHr1及其培养方法,本发明的丹参毛状根含有丹酚酸B、丹酚酸K、丹酚酸和迷迭香酸化合物,含量高于野丹参。应用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丹参毛状根的生长量积累及药用成分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从而为大规模生产这些化合物提供了高产的株系,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9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088501.6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3.4628(Aspergillus niger,CGMCC 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本发明选用的转化菌株黑曲霉3.4628易于购得,且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柚皮素转化速度快,可在较短时间得到红花素和异红花素;且转化过程污染小,工艺简单,底物-柚皮素还可以循环利用,使规模化及低成本制备红花素和异红花素这两种物质成为可能,对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理论研究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利用具有重要贡献。
-
-
-
-
-
-
-
-
-